動物學史
鈍吻真鯊最初由布勒克爾(Bleeker)於1856年描述為Carcharias amblyrhynchos。後來他將此名稱更改為Carcharhinus amblyrhynchos。屬名Carcharhinus源自希臘語“karcharos”(意為銳化)和“rhinos”(指鼻子)。在先前的科學文獻中,其同義詞包括Carcharias amblyrhynchos Bleeker 1856、Carcharhinus amblyrhynchus Wheeler 1856、Carcharinus amblyrhynchos Bleeker 1856、Eulamia amblyrhynchos Bleeker 1856、Carcharhinus amblyrhinchosBleeker 1856、Galeolamna coongoola Whitley 1964、Galeolamna fowleri Whitley 1944、Eulamia melanoptera non Quoy & Gaimard 1824、Carcharhinus menisorrah Müller & Henle 1839、Carcharias nesiotes Snyder 1904。
形態征體
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50-60厘米。體呈紡錘型。頭寬扁。尾基上下各具一凹窪。吻短而圓鈍。眼圓,
瞬膜發達。前鼻瓣具一短三角形突出;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邊緣具細鋸齒,齒尖略外斜;下頜齒較窄而直立,邊緣略具鋸齒,基底寬。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
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中大,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後緣深凹,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與臀鰭起點相對,後緣微凹,后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幾平直,外角鈍圓,內角圓形,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
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尖。體背側灰色或古銅灰色,腹側灰白;第一背鰭具不規則之白色邊緣;尾鰭具一明顯之寬黑色緣;
胸鰭、第二背鰭、臀鰭及腹鰭尖端淡黑色。
棲息環境
鈍吻真鯊屬暖水性近岸中大型魚類。活動範圍廣闊常在海面至水深100米處活動。棲息於大陸架、島嶼斜坡或附近開放性海域的中大型鯊類。通常巡遊於珊瑚礁區,亦常出現於深海底層或位於強洋流附近而較淺的瀉湖區。
生活習性
性兇猛,喜夜間活動,主要以礁區的魚類、烏賊、章魚、螃蟹、龍蝦或其他蝦類為食。通常成群覓食,掠捕速度快。
分布範圍
海域: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區,西起馬達加斯加島,東至土木土群島,北至中國沿海,南至澳洲。在中國分布於南海、台灣西部海域。
國家:澳大利亞、英屬印度洋領地(查戈斯群島)、法屬玻里尼西亞(土阿莫土群島)、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留尼旺島、塞席爾、美國(夏威夷群島)。
繁殖方式
鈍吻真鯊是胎生的物種。胚胎在母親體內通過卵黃胎盤進行滋養。妊娠期約持續12個月,然後活產1-6尾幼鯊。
保護現狀
主要價值
主要以底拖網、流刺網及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可加工製成維他命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
物種危害
大型個體,性兇殘,狂暴,為著咬害魚類,有多次襲擊人的記錄。受刺激或受食餌引誘時,該魚會冒擱淺的危險進入近岸淺水處,露出背鰭,捕食大型水生動物。當潛水人員看見該魚抬起頭部、尾鰭大幅擺動、弓背、 胸鰭下垂、快速游來時,表明鈍吻真鯊即將向獵物發起攻擊,應迅速離開該海域。 海濱作業人員或潛水者遇到鈍吻真鯊時,不要接近,應與之保持一定距離,最好不要到鯊魚經常出沒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