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孩子(理察·賴特著自傳體小說)

黑孩子(理察·賴特著自傳體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黑孩子》是理察·賴特的自傳體小說。作者在南方度過了童年並發展了自己的種族關係。最後他搬回到芝加哥,在那裡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並且成為共產黨的一員。

基本介紹

  • 書名:黑孩子
  • 又名:《美國飢餓》
  • 作者:理察·賴特
  • 類別:小說
故事情節,美國飢餓,選文,

故事情節

《黑孩子》(《美國飢餓》)是理察·賴特童年與青少年期的回憶錄,被分為兩部分:“南方之夜”(關於他在南方度過的童年)與“恐懼與榮譽”(關於他在芝加哥的剛成年時期)。
小說以四歲的賴特放火燒房子開端,而這一特質也貫穿全書。懷特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孩子,而他生活的家庭卻是一幫嚴厲苛刻的宗教女以及一夥缺乏責任感的粗暴男。很快他便和自己的環境發生了摩擦,不喜歡和其他孩子玩,喜歡自己讀書,並且小小年紀便信任無神論而拒絕教堂。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感到愈發格格不入,而且接觸到了南方20世紀20年代氣猖獗發展的種族主義。他發現了種族主義的非正義性,尤對白人(及其他黑人)排斥自己知識欲望與潛質的企圖反感至極。父親拋妻棄子後,他在病怏怏的母親、狂熱的宗教祖母以及七大姑八大姨九大叔之間疲憊輾轉。當他去白人世界找工作碰運氣時,遭遇了極端種族主義與野蠻的暴力,而這將一直伴他終老。一家人被飢餓逼上了絕路。他們一起把北方當作機遇之地,於是東拼西湊夠資金後,理察德和姑姑去了芝加哥,並跟母親和兄弟許諾以後來接他們。
他發現北方比南方的種族歧視要少很多,開始自己形成對美國種族關係的具體觀念。他做過很多工作,大多都是卑下的雜活。白天擦洗地板,晚上閱讀普魯斯特以及醫學雜誌。一家人還是窮困潦倒,母親在一次中風后殘了,親戚們又不斷針對他的無神論思想和閱讀來煩他。誰看不出這意義何在。他在郵局找了一份工作,遇見一些同意他的憤世思想,特別是宗教觀點的白人。那些人邀他加入約翰里德俱樂部,這是一個鼓勵藝術與社會變革的組織。他還加入了一個叫做《左翼》的雜誌。他漸漸醉心於共產黨,開始組織該黨的作者與藝術家們。
起初他以為自己會在黨內找到朋友,特別是在那些黑人黨員中間,但是他發現他們和他離開的那些南方白人一樣害怕改變。共產黨員懼怕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而賴特,作為一個一直質疑並且表達自己思想的人,很快便被貼上“反革命”的標籤。在試圖脫離共產黨時,有人指控他攜眾叛黨。賴特目睹了另一名黑人黨員因反革命活動被審問,於是決定退黨。但他仍舊被貼以“黨敵”的標籤,黨員們還威脅他遠離各種工作與集會。然而,他並未回擊他們,因為他相信他們在蹣跚中摸索向他所信仰的觀念:團結,寬容,平等。在書的結尾他決心以自己的筆墨探索出一條革命之路:他認為所有人都渴望一種有待充實的生活,而對他而言,寫作是自己通向人心之路。

美國飢餓

1977年,賴特自傳的第二部分在他死後出版,名為《美國飢餓》,主要講述的是賴特的黨員生涯,以及對共產黨理解的破滅。賴特本來是想將兩部分以一個整卷出版的,但月書俱樂部提出,如果他同意回到芝加哥並且略去自己在北方的任何困難與失落而不提,便重點推出他的書——賴特1940年的小說《土生子》是月書俱樂部選摘的非洲裔美國人作品的第一本書。《黑孩子》第一版零售本是195,000份,通過月書俱樂部賣出351,000份。1991年,美國圖書館以《黑孩子》(《美國飢餓》)為書名出版了這兩個部分。

選文

I would hurl words into this darkness and wait for an echo, and if an echo sounded, no matter how faintly, I would send other words to tell, to march, to fight, to create a sense of hunger for life that gnaws in us all. ~Richard Wright, American Hunger, 1977 我要向著黑暗大聲呼喊,然後等待回音。如果聽到回音,不管多么微弱,我都會報以更多話語,為啃噬我們所有人的生活而訴說,而抗爭,而創生一種飢餓感。理察·賴特《美國飢餓》19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