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姜土

黑姜土是一種砂姜黑土土種,分布在安徽阜陽、安徽宿州、安徽淮南、安徽淮北、安徽蚌埠、安徽渦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姜土
  • 土種編號:10371
  • 土壤類型:砂姜黑土
  • 土壤亞類:典型砂姜黑土
  • 土類(二普):砂姜黑土
  • 亞類(二普):砂姜黑土
  • 母質:古黃土性河湖相沉積物
  • 剖面構型:A11—A12—AC—Ck
  • 面積(公頃):445867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渦陽縣魏園東南120m的淺平窪地,海拔30m,古黃土性河湖相沉積物,地下水位1.5m。年均溫14.6℃,年降水量823.7mm,無霜期215天,≥10℃積溫4778.7℃。旱耕地。 A11層: 0—16cm,灰色(濕,5Y 6/1),壤質粘土,屑粒狀結構,較疏鬆,中量根系,無石灰反應,pH8.2。 A12層: 16—24cm,灰色(濕,5Y 6/1),壤質粘土,小塊狀結構,稍緊, 中量根系,無石灰反應,pH8.3。 AC層: 24—53cm,灰色(濕,5Y 4/1),壤質粘土,棱塊狀結構,緊實,有銹紋斑,少量根系,無石灰反應,pH7.9。 Ck層: 53—120cm,亮黃棕色(濕,2.5Y 6/6),壤質粘土,棱塊狀結構,緊實, 有銹紋斑,多量面砂姜,少量根系,弱石灰反應,pH8.5。

主要性狀

該土種母質為古黃土性河湖相沉積物,地下水位1.0—1.5m,汛期可上升到1.0m以內。剖面具有黑土層和砂姜層兩個基本層段,分界不明顯,70cm左右可見少量的面砂姜或剛砂姜顆粒,往下砂姜逐漸增多,剖面為A11—A12—AC—Ck型。經人為長期耕種熟化,黑土層已分化成A11層和A12層,其下則為AC層、Ck層,AC層多呈塊狀或棱塊狀結構,結構體面上有暗色膠膜。土壤質地為壤粘土,脹縮性大,久乾遇水1 小時後膨脹率19—24%。耕層容重1.24g/cm3,孔隙度53.21%。土體無石灰反應,碳酸鈣含量 0. 10—1.96%,pH7.6—8.5。陽離子交換量為25—30me/100g土,粘土礦物蒙脫石為主,據3918 個農化樣分析統計,有機質1.30%,全氮0.090%,速效磷6ppm , 速效鉀 153ppm;有效鋅0.21ppm,有效硼0.18ppm,有效鉬0.08ppm,屬極缺。

生產性能

該土種養分貧乏,有效鋅、硼、鉬不足。土壤粘重板實, 耕性差,濕耕起粘條,乾耕起坷垃,適耕期3天左右。如耕後涼垡,很難耙碎耙透, 往往形成上有坷垃,下有臥垡,影響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造成缺苗斷壟,土壤脹縮性大,易旱易澇。故瘦、僵、旱、澇是該土種的四大低產因素。目前該土種以小麥—大豆(或玉米)—小麥(油菜)—甘薯—休閒—玉米輪作為主,三年五熟,年畝產小麥200kg,大豆120kg,玉米250kg,甘薯1000kg 左右。 安徽省農科院土肥所在蒙城小馬店採取秸稈還田 ( 畝施麥草250kg)加綠肥掩青(畝施檉麻1000kg)的辦法改良該土種,效果明顯,小麥畝產增加80% 以上。又據阜陽地區農科所試驗,該土種小麥氮、磷酸比的肥效方程為:Y(產量)=142. 46+13.74N(氮)-0.666N2+18.83P(磷)-1.31P2+0.398NP,最佳施肥量氮為10.34kg/ 畝, 磷(P2O5)7.41kg/畝,小麥產量311.4kg/畝,氮磷比例為1∶0.72。

歸屬分布

黑姜土,屬砂姜黑土亞類黑姜土土屬。分布在安徽省阜陽、宿縣、淮北、淮南及蚌埠五地市,地勢多屬河間平原和淺平窪地,面積668.8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