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層,通常人們說黑土層,是指表層肥沃的具有良好結構的層次,但像鹼土的鹼化層,有些白漿土的澱積層顏色也呈黑色,但不能因為顏色黑,就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黑土層。在土壤科學中稱這層土壤為腐殖質層,而不用黑土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土層
- 定義:表層肥沃的具有良好結構的層次
- 專業名稱:腐殖質層
- 隸屬:土壤科學
概述
特點機理
對於黑土層的界定,沒有量化標準,對A(Ah)層的認同問題不大,但對AB層(由A層向B層的過渡層),除了看顏色之外,還要看土壤結構和新生體,既有腐殖質積累的特徵,還要有澱積特徵,這對非土壤專業人員來說,有一定難度。
黑土層變薄,是指黑土地的有效耕層變薄,直接導致支撐糧食產能的有機質含量降低,土壤肥力下降。然而農業科技進步和高產作物增加作用下的糧食增產,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黑土層日漸變薄、耕地質量下降的嚴峻現實,導致農民和相關部門放鬆對耕地質量的保護。
量化指標
土層變化
2.到1980年,黑土區農業區域天然次生林已經絕跡,林區林緣大踏步後退。黑土層厚度明顯變薄,黑土層較厚的地塊已由解放初期的50cm~60cm下降到25cm~30cm左右,黑土層較薄的地塊由25cm~30cm下降到15cm~20cm。
3.到2000年,黑土層厚度進一步變薄,黑土層較厚的地塊已由50cm~60cm下降到20cm~25cm左右,黑土層較薄的地塊由25cm~30cm下降到10cm~15cm。侵蝕溝繼續增加和發展。
4.從2000年到2012年,治理面積達到了每年近1600Km2。從2003年開始,東北黑土區試點工程治理完成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效益顯著,平均減少泥沙流失68%,抵禦洪澇災害能力普遍增強。
現狀
逐漸減少
污染的加劇導致土壤中的有益菌大量減少,土壤質量下降,自淨能力減弱,影響農作物的產量與品質,危害人體健康,甚至出現環境報復風險。重金屬污染的增加,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板結,導致農產品產量與品質下降。
建國初期,黑龍江省黑土層大都一米多厚,現在找半米深的都難了,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只剩下表皮薄薄一層,顏色也由黑變黃。形成1厘米的熟化黑土層大約需要50年,半米就得上千年,而現在東北黑土區平均每年流失0.3至1厘米的黑土層。有專家擔心如果不及早治理,部分黑土層或將在幾十年後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