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雪雀

黑喉雪雀

黑喉雪雀(學名:Pyrgilauda davidiana):體重21-25克,體長120-150毫米。是一種中等體型的皮黃褐色雪雀。額、眼先、頦及喉純黑色。初級覆羽基部白色,外側尾羽偏白。幼鳥較成鳥色淡且臉上無黑色。與棕背雪雀棕頸雪雀的幼鳥的區別為無眉紋或無白色的臉部。虹膜褐色,嘴、腳黑褐色。

主要生活于海拔約3000-3500米的草原、河谷階地、農田及居民點附近。留鳥。繁殖期間常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多成小群,也與麻雀混群。善在地面上奔跑,行動敏捷,善飛行,但飛的不高。以植物果實、種子、草子、葉芽和昆蟲為食。分布於俄羅斯的阿爾泰山蒙古及中國北方。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喉雪雀雌雄羽色相似。嘴基、額、眼先、眼下緣和頰前部黑色,且與頦、喉黑色融為一體。頰後部皮黃白色,耳覆羽、頭頸後部兩側和頸側亦為皮黃白色,頭頂、枕、後頸、背、肩、腰沙褐色或棕褐色,具不明顯的黑褐色羽乾紋。尾上覆羽棕褐色或沙褐色,中央一對黑褐色具寬闊的棕褐色或沙皮黃色羽緣外,其餘尾羽黑褐色具寬的白色亞端斑,羽緣淡棕褐色,翅上小覆羽沙褐色或棕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黑色,羽緣沙皮黃色或棕褐色,初級覆羽黑褐色,羽緣白色或淡色,小翼羽白色。飛羽黑褐色,羽緣淡色,第一枚初級飛羽棕褐色,外翈白色,內翈中部羽緣白色,其餘初級飛羽黑褐色,羽緣淡棕色,內翈中部羽緣白擴大成白斑,次級飛羽黑褐色或暗棕褐色,內翈中部亦具白斑,有的內翈幾乎全為白色,外僅翈和端斑暗褐色。頦、喉、上胸黑色,其餘下體白色,頸側、胸側、兩脅和尾下覆羽沾棕色。
虹膜褐色,嘴、腳黑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21克,♀25克;體長120-150毫米;嘴峰♂10毫米;翅♂87毫米;尾♂36毫米;跗蹠♂15.5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黑喉雪雀主要棲息於岩石山坡、平原、草原、階地、溝谷、溪流和有稀疏植物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區,海拔多在3000-3500米,也見於河谷、農田和居民點附近。棲居通常於近水處。與鼠兔繁群相關聯。冬季成大群,甚不懼人地進入農莊及村莊。

生活習性

留鳥。繁殖期間常成對活動,非繁殖期則多成小群,也與麻雀混群。善在地面上奔跑,行動敏捷,善飛行,但飛的不高,貼地面飛行,性膽大而安靜。在房屋附近覓食,食物主要為昆蟲。性活潑,不大畏人,當人很接近時,即飛去,但飛至5-10米又落地覓食,雌雄保持一段距離,並不停在一起。
以植物果實、種子、草子、葉芽和昆蟲為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印度、蒙古、俄羅斯聯邦(中亞區)。
中國分布於青海東部的祁連山、甘肅、寧夏(賀蘭山)、內蒙古東北部的呼倫湖區。
黑喉雪雀分布圖黑喉雪雀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成對和分散營巢,巢多築於各種齧齒動物廢棄的洞中,此類洞穴多在地下50-70厘米,成水平方向。巢置於洞穴末端成球形的巢室中,距洞口一般在20-75厘米,也在山坡岩石洞穴中營巢。巢呈杯狀,外層主要由枯草構成,內層為羊毛、其他獸毛和羽毛。巢的大小為15厘米×15厘米,高不超過10厘米。每窩產5-6枚,卵白色。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