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縫葉鶯(學名:Orthotomus atrogularis):體長11.5厘米,是一種小型的頂冠棕色、腹部白色的鶯。尾甚長而常上翹,臀黃色,具特徵性的偏黑色喉(亞成鳥喉無黑色),上體橄欖綠色,頭側灰色。雌鳥色暗,頭少紅色且喉少黑色。與長尾縫葉鶯的區別在後頂冠亦為棕色,無白色眉紋,背上綠色較重,尾下覆羽及腿部黃色。虹膜褐色;上嘴黑,下嘴偏粉;腳粉灰色。
喜稀疏林、次生林、河漫灘及林園。叫聲為甜美清晰的抽泣聲“kri-ri-ri”。多單獨或成對活動,性膽怯而善於隱藏,常在茂密灌木和草叢下部活動和覓食。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分布範圍從印度北部至中國西南、菲律賓、東南亞、蘇門答臘及婆羅洲。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喉縫葉鶯雄鳥眼先、前額、頭頂和枕概為栗色或棕栗色。背、肩、腰和尾上覆羽以及兩翅和尾外表面亮橄欖綠色,有時或多或少沾有黃色,兩翅和尾褐色,外翈羽緣橄欖綠色,尾具不明顯的淡色尖端和暗色亞端斑。頰、耳羽、頦白色或灰白色,喉黑色,少許黑紋延伸至上胸,胸和腹白色,兩脅淡橄欖黃色有時微沾灰色,尾下覆羽、翅下覆羽和腋羽均為黃色,覆腿羽棕色。
雌鳥和雄鳥基本相似,但喉和胸不為黑色而為白色。其餘似雄鳥。虹膜褐色或黃色,上嘴角褐色,下嘴淡黃色或肉色,腳淡肉色或肉褐色。
大小量度:體長約100毫米;嘴峰14-15毫米;翅42-48毫米;尾31-36毫米;跗蹠19-20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山腳、平原地帶、林緣疏林、次生林、河漫灘及林園。在中國高可至海拔1200米。尤其喜歡村旁、地邊、果園、公園、庭院等人類居住環境附近的小樹叢、人工林的灌木叢。
生活習性
留鳥。多單獨或成對活動,性膽怯而善於隱藏,常在茂密灌木和草叢下部活動和覓食。叫聲單調尖銳,為響亮的“可利、可利、可利”聲。主要以毛蟲、蚱蜢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 山腳地帶,有時也可以上到海拔1500-2000米的中山地帶營巢,尤其喜歡營巢於溝谷農田和林緣地區的樹木和灌叢中。巢和普通縫葉鶯非常相似,亦是用一片或多片大的樹葉和草葉縫合成筒狀,裡面再築成一個小的深杯狀的巢。每窩產卵3-5枚,卵的顏色白色或粉白色,被有稀疏的淡紅褐色斑點,偶爾有大的深紫色斑。大小為14.6-16.2毫米×10.8-12.5毫米。雌雄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黑喉縫葉鶯南海亞種 | Orthotomus atrogularis anambensis | Watson, 1986 |
2 | 黑喉縫葉鶯指名亞種 | Orthotomus atrogularis atrogularis | Temminck, 1836 |
3 | 黑喉縫葉鶯婆羅洲亞種 | Orthotomus atrogularis humphreysi | Chasen & Kloss, 1929 |
4 | Orthotomus atrogularis nitidus | Hume, 1874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