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舂米舞

黎族舂米舞

黎族舂米舞,黎族稱“太沓”,流行於海南省五指山市的傳統舞蹈,海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

黎族舂米舞主要是一種勞動舞蹈,是黎族婦女喜慶時的舞蹈。舞蹈時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就歡聚一起,點燃篝火,姑娘們則圍在木臼旁,每組4~6人,每人手握約1.5米長的木杵,繞著木臼很有節奏地敲擊木臼。當其中一對往臼里用力舂時,另一對便舉起杵撞擊臼邊,她們配合默契,轉動的身驅與撞擊發出的聲音節奏融為一體,時而強時而弱,時而快時而慢,表演花樣變化多樣,場面熱烈奔放。舂米舞的舞蹈動作複雜多樣,節奏輕快,具有較高藝術觀賞性。

2005年9月22日,舂米舞經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入選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保護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族舂米舞
  • 批准時間:2005年9月22日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5
  • 非遺級別:省級
  • 申報地區:海南省五指山市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道具服飾,音樂特點,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大約在3000年的殷商之際,古越族中的一支“駱越人”從兩廣地區也就是現今的廣東和廣西地區遷徒至海南後,被稱為黎族。黎族舂米舞便是黎民們渡過長遠歷史的發展、累積產生的。而舂米舞產生於清代,在形成舞蹈之前,它只是作為一種通過敲打而產生的聲音來傳遞黎族婚慶的信號方式,並且在當時,黎族人們居住在深山裡,在他們舉辦婚宴的時候,為了能夠使附近及周邊的村民來飲酒慶賀,有的人發現了舂米時候撞擊的聲音可以傳出很遠的距離,因此就採用了這種方式來傳遞出婚慶的信號,這在以後就成為了一種風俗習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專業舞蹈工作者的整理加工,舂米舞被搬上了文藝舞台。
2012年11月27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並公布海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舂米舞更名為黎族舂米舞,編號由22-04改為Ⅲ-5。

舞蹈特色

黎族舂米舞舞蹈時,舞者們身穿色調單一、樸質的傳統服飾,手執長並粗重的舂杵、肢體動作始終圍繞著舂臼,以舂杵及舂臼擊打出的聲音為節拍,邊唱邊舞,通過動作的大與小、輕與重、快與慢地變換,展現出了黎族原生態舂米勞作的真實畫面。

表演形式

  • 基本舞法
黎族舂米舞的舂杵舞法一共有十二種,以雙手持舂杵,手臂緊隨著節奏做上、下揮動,手臂向上揮動時上身順勢前俯,手臂向下揮動時上身後仰,並加左、右擰動,膝蓋時而曲時而伸,以揮、擰、顫、搖為主動律。舂杵的舞法種類如下:(1)執舂杵(2)舂臼心(3)舂臼上沿(4)撞擊左右內壁(5)橫撞臼外壁(6)豎撞臼外壁(7)橫敲臼上沿(8)斜擊上沿(9)斜舂左內壁(10)斜舂右內壁)11)拽擊臼內上(12)平拍擊臼外沿。
  • 基本步法
黎族舂米舞的基本步法共七種,主要是以下身為主的身體動態。由蹲、跳、踏動作,結合擰、顫、揮等動律來完成。基本步法的種類如下:(1)蹲起步(2)踏地步(3)左橫移步(4)左跳移步(5)跳蹲步(6)跳上步(7)連跳步。

道具服飾

  • 道具特徵
黎族舂米舞所使用的道具主要有兩個,其一木杵,其二木臼。木杵,大約有一米長,兩頭粗中間的把手處較細,木杵兩頭較大,兩端呈平面。木臼,由粗大的樹幹挖制而成,形狀為桶狀,木臼的內底部呈橢圓形,木臼的厚度大概有10厘米左右,底部的厚度有15厘米,重量至少有25公斤。
  • 服裝特徵
黎族舂米舞的服飾有比較深厚的傳統黎族特色。舞蹈中的女性服裝通常分為常服和盛服兩種服飾。常服是黎族女性在日常勞動中所穿的服裝,盛服則是在隆重的傳統節日上所穿的服裝。常服的上衣是由黑色和深藍色作基本色調的長袖上衣,沒有領口,也沒有紐扣,袖口比較窄,兩邊的衣襟上各有精緻的銀色的扁圓形作為裝飾品。衣服上沒有繡花圖案,下擺的左、右兩邊各開出倒V字形狀的小口,代表了黎族女性樸素、潔簡的性格。下身穿以代表權貴、尊嚴的紅色為主色調的緊身、長度及膝的中筒裙,筒裙上繡著帶有黎族色彩的圖案。盛服是在常服的基礎上戴上有色的、精緻的手飾品和月亮形狀的銀項圈。

音樂特點

黎族舂米舞的舞蹈音樂是由舂米舞舞者,將木杵擊打木臼是發出的咚、嗒聲為主,當木杵敲擊木臼內底部時,會發出“咚”的聲音,木杵敲擊木臼口的邊沿時,會發出“嗒”的聲音。音樂上並沒有特定的節奏、節拍,完全是依據舞者們,在敲擊木臼時,不斷變化的動作、擊打的位置和速度上的轉換。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黎族舂米舞是對古老舂米勞動時動態的再現,及生產勞動中人人都是舞者的體現,是勞動美與舞蹈美的結合,匯聚著黎民們的聰明機智、勤勞勇敢的精神面貌,具有民族特色,但又不缺失地方特點,讓人感受到舞蹈真、善、美的形象,達到了一種古老質樸的藝術效果。
首先,黎族舂米舞是黎族原始社會生活的體現。舂米是黎族生活中最基本的勞動之一,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舂米由現代的舂米機所取代,舂米舞成為黎族原始舂米勞動和生活的活化石,舂米舞給人們留下歷史的記憶。
其次,原始的舂米勞動,勞累又辛苦,沒有任何藝術可言,而舂米舞將舂米的簡單動作加以美化,搬上了文藝舞台,成為黎族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
最後,過去繁重辛苦的舂米勞動化為舞蹈之後,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品,有一定的藝術審美價值,它經常在傳統節日或歡慶場合表演,給人以愉悅。

傳承人物

黃桂榮,女,黎族,1941年生,五指山市沖山鎮什保村委會空任村人。從小參加村裡的各種節慶、祭祀活動,對黎族春米舞情有獨鐘。長大出嫁後更加熱衷於春米舞的研習。2005年起,她收徒弟8人傳授黎族舂米舞技藝,使黎族舂米舞技藝後繼有人。2010年被評為黎族舂米舞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10年9月,在五指山市沖山鎮什保村舉辦為期2天“黎族舂米舞培訓班”,有30多名學員參加培訓。
2016年8月,五指山市2016年“非遺”項目“黎族舂米舞”培訓班在通什鎮番香村委會開班,來自全市7個鄉鎮的49名黎族婦女參加培訓。
2021年,五指山市文化館舉辦黎族舂米舞等非遺系列培訓班,以傳承黎族舂米舞。

社會影響

  • 表演活動
1980年,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團、樂東縣文藝宣傳隊和自治州業餘綜合文藝隊赴北京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為首都觀眾演出歌舞“舂米舞”等,該舞蹈獲獎,後被拍成電影和改編為電視作品。
2022年6月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海南省宣傳展示暨第二屆三亞南山非遺節在海南省三亞市開幕,活動中展示了黎族舂米舞。
2023年6月30日,“根與魂──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在澳門舉行開幕式,開幕式現場表演了黎族舂米舞。

文化軼事

相傳,古代黎族有一位富有的大頭人,為了顯示他家財盛相旺,兒媳成群,特地囑咐在他百年之後,“搖柴”(葬禮)期間的舂米勞動,必須由他的兒媳們承擔,並且要穿上最漂亮的大服(喪服),好在眾多鄉親面前炫耀媳婦們的年輕漂亮、家庭的富有。後來,家人就按照他的囑咐做了。久之,後人效仿,舂米舞成為黎峒中為德高望重的大頭人舉行隆重的葬禮儀式。
此外,又說黎族舂米舞是黎族人辦喜事的時候,婦女們聚在一起,在大木臼中放入稻穀,四人或六人各持木杵輪番把稻穀舂成米。她們在揮動木杵時加入一些優美的動作,在木杵與臼撞擊出的有節奏的聲音中而產生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