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遠古時期,由於黎族先民生產力低下和對自然的崇拜,認為死後靈魂能夠升天,信仰靈魂不滅,因此並不以人的死而過分悲傷和痛苦,相反為其舞之,一安亡靈,二慰生者,三請求死去的祖先保佑子孫平安。打柴舞最初就是黎族先人用以祭祀的跳喪舞,用來保護屍體、驅趕野獸,壓驚祭祖,起源於古崖州(今海南省三亞市),是黎族古老、傳之久遠的舞種,受到黎族人民的普遍喜愛,是黎族人民勞動智慧和歷史記憶的體現。
清代《崖州志》記載:“喪葬……貧曰吃茶,富曰作八,請心以牛羊低燈鼓吹來奠……作八,心分花木,跳擊杵。”“跳擊杵”則指跳打柴舞。當代海南三亞市崖城鎮和樂東黎族自治縣幹家鎮的黎族人仍保持著這一習俗,老人正常死亡後,在入柩的當天晚上,死者家屬一般要舉辦酒席,宴請前來共商治喪事宜的親戚和眾鄉鄰。這時無論親戚還是眾鄉鄰都要聚集喪,一是跳打柴舞,二是幫忙。因此,打柴舞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巫術色彩,是在特定的環境下逐漸形成的。
20世紀50年代,黎族地區的打柴舞體現了打柴舞的近代形態。從當時黎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看,跳打柴舞是黎族青年們喜愛的文娛活動。海南很多黎族地區都跳打柴舞,如樂東縣、保亭縣等。這一時期的打柴舞由於其活動目的是娛樂和慶祝,已從嚴肅的喪葬祭祀活動走向黎族人們日常的喜慶慶祝活動之中。這一時期的打柴舞多在春節等節日中跳,跳時沒有音樂伴奏,“跳柴”是男人的特權,“打柴”是女人的專利。
1957年,打柴舞被海南舞蹈工作者進行了改編,並進京參加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受到了讚譽,被稱為“五指山藝術之花”,後來又到羅馬尼亞、日本等多個國家演出,被譽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從此,打柴舞被搬上了舞台。經過舞台藝術加工後的打柴舞,舞具用青翠的竹竿代替了紅色的紅鈴木柴,名稱也由“打柴舞”改稱為“竹竿舞”、“ 跳竹竿”等,同時,“女打柴男跳柴”的習規變成了“男女混合打柴跳柴”的形式。
20世紀80年代,原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廳文宣處朱慶元對打柴舞進行了編排,打柴舞的跳法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形成“穿人牆”、“情人上路”、“撲火海”、“闖刀山”、“跳龍門”等多種跳法。之後經過民間打柴舞愛好者的不斷編排和加工,創造了各種跳法,當代打柴舞的跳法可以說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舞蹈特色
舞蹈道具
由兩條墊木(長約3.5米,直徑約12厘米)和數對細木桿(長約2.5米, 直徑約3厘米)組成。跳打柴舞時,先將兩條墊木平行相對隔開3米左右擺放於曬穀場或空曠地面上,墊木上架數對細木桿。
舞蹈服飾
打柴舞中,男子的服飾顏色主要以紅與黃為主色調:上衣為紅色的背心,以黃色為線條,兩邊對稱,褲子為黃色,以紅色線條兩邊對稱;而女子一般跳打柴舞時都統一穿黑色圓領上衣,帶有圖紋,超短有圖紋的簡裙,頭髮都梳成球於腦後,再插各種頭飾,胸前佩戴似月亮的銀飾,隨著跳動時發出有清脆的聲音,無形中給舞蹈增添了歡樂的氣氛。
表演形式
打柴舞由數對持桿者雙手各執握一根木桿尾端,兩兩相對,隨著每組舞步的改變,或蹲身、或站立、或移步、或拾起,多樣變化。舞的全程中,雙手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擊,讓木桿與墊架、木桿與木桿間有規律的相互碰觸擊打,發出強烈有力的節奏聲,如同“打柴”。
打柴舞由磨刀步、參差步、小青蛙步、槎步、大青蛙步、鹿步、篩米步、猴子步、烏鴉步等九組相對獨立的舞步組成。
第一式,磨刀步。擊木者將小木放在大木上分合磨擊,因發出磨大刀般的聲響,故名。舞者列隊在小圓木之上踩踏而過。
第二式,參差步。擊木者將小圓木間隔錯落地分合、拍擊於大木上,擊出參差的節奏聲,舞者列隊在其上踩踏,先以一腳在張開的小圓木中跳兩下,再輪換一腳跳兩下,來回換步。
第三式,小青蛙步。擊木者將小圓木交錯擊於大木上,奏出如田間小青蛙群鳴叫一般的聲響,故名。跳法如第一式。
第四式,槎步。擊木者將小圓木相交錯拍擊於空中後再下擊於大木上,形如人們槎麻繩,故名。跳法如第一式。
第五式,大青蛙步。擊法、跳法與第二式同。
第六式,鹿步。擊木者將手中一小圓木高舉過頭,來回往下敲擊另一小圓木,舞者則兩兩相逐而跳,模仿圍獵情景,前者扮鹿後者仿狗,四肢著地向前蹲伏、竄跳而去。扮鹿者慌慌張張,而仿狗者則且追且叫,形象生動。
第七式,篩米步。將兩對小圓木呈井字狀架於大木上,由4人執木相對擊拍,舞者列隊逆時針方向在“井”字形的小圓木上踩踏,形似婦女篩米,故名。
第八式,猴子步。擊木者變地下擊拍為肩上擊拍。即先由4人將兩條小圓木扛於肩上,相對而立,然後在扛著的兩條平行的小圓木上架兩對小圓木,擺成井字,再由4人執其端而有節奏地分合擊拍,由一人手執稻穗(或其他物品)在“井”口上方擺擺搖搖,進行“引誘”,舞者則仿猴去偷吃“穀物”,在一張一合的驚險擊拍中,快速地在“井”口竄上竄下,躲過小圓木的夾擊。
第九式,烏鴉步。 將一術白置於舞場中央,兩對小圓木成井字擺放於白口,以數人坐於小圓木上以牢其白。“井” 口上再直豎一根小圓木,小圓木四側再斜插4根小木,由4人分別緊握以固定直豎著的小圓木並逆時針方向進行運轉。舞者由一人攀上豎著的小圓木頂端,以腹部頂著木端,張開四肢,仿烏鴉展翅飛翔,同時鳴叫,推木者則和聲而轉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文化教育價值:打柴舞展示了黎族的自然風貌、風俗習慣、生產生活,體現了濃厚的黎族文化,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統一的體現, 具有潛在可挖掘的文化教育價值。
歷史價值:打柴舞與黎族喪葬習俗聯繫如此緊密,其對研究黎族歷史特別是舞蹈歷史,喪葬演變史源流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參考價值。
藝術價值:黎族打柴舞有固定和成套的跳法、內容並配有專有名詞和各種稱呼,其藝術價值也是可圈可點的。
健身價值:黎族打柴舞運動對身心健康極為有益。它主要是靠人利用竹竿的分合來做各種動作,由此可見,跳竹竿是一項全身運動。人們在進行娛樂同時也鍛鍊了身體。
政治價值:黎族打柴舞藝術屬黎族傳統文化,具有較強的意識形形態屬性,對增進黎族團結,提高黎族自信心,增強與外界的聯繫,加強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經濟價值:黎族打柴舞文化是海南經濟、旅遊產業的一份子,應將二者結合起來,打造海南黎族藝術文化優秀品牌,發揮黎族打柴舞的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
傳承現狀
當代,全黎族地區僅三亞市崖城鎮郎典村仍保留著這一古俗。因此,搶救和保護黎族民間打柴舞已迫在眉睫。
傳承人物
黃家近,男,黎族,1923年生,海南三亞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黎族打柴舞代表性傳承人,海南省三亞市申報。
保護措施
2018年,三亞市政府對打柴舞進行專項資金扶持。
在傳統“三月三”節、戲水節、慰問演出、景區景點娛樂等活動中,打柴舞都是必不可少的節目。
郎典村成立了黎族打柴舞傳習所,由村民自主成立學習和演示隊伍,至今已培訓58人。
樂東黎族自治縣民族中學把黎族的傳統舞蹈“打柴舞”作為學校的必修課程。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57年,在全國少數民族文藝調演中,黎族打柴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5年6月25日,在拉薩舉行的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西藏”展活動中,黎族打柴舞等大批海南國家級非遺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8年4月15日,湖南衛視王牌音樂節目《歌手》攝製組專程來到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為最新播出節目錄製音樂場景素材,黎族打柴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榮譽表彰
20世紀70年代初, 黎族打柴舞走出國門到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國家演出,深受各國人民的讚賞,被稱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
2013年,樂東黎族自治縣民族中學編排的“打柴舞”獲得海南省中國小舞蹈大賽二等獎。
2019年4月8日,在陵水文化廣場舉行的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活動暨陵水縣第二屆竹竿舞大賽中,陵水中學代表隊表演的《黎族打柴舞》獲大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