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散文是新文化運動以來,在新文學領域的扛鼎之作,代表了在白話文領域的最高成就。本書選錄了新文化運動以來的經典名篇若干,約請國學專家黎孟德教授編著。本書分別對經典著作、名篇作了極為精闢的講解,同時對它們的 文學成就、藝術特色、寫作技巧以及如何讀懂並吸收其精華的方法,都作了精彩的論述。本書對中國小進行 傳統文化教學、提高中小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都會起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廣大的國學 愛好者和中國小師生導引了一條更為便捷的入門之路。
基本介紹
- 書名:黎教授教你讀中國散文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頁數:228頁
- 開本:16
- 作者:黎孟德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3102955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對中國小進行 傳統文化教學、提高中小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都會起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廣大的國學 愛好者和中國小師生導引了一條更為便捷的入門之路。
作者簡介
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巴蜀文化 研究中心研究員、四川省高校書法研究會專 家組成員、四川省教育廳書法考級評審組專 家。從事文學及藝術研究、教學和創作多 年,是國內知名國學專家、文學藝術史專 家、著名學者、書法家。
黎孟德先生精研國學多年,成績斐 然,著有《論語感悟》《孟子感悟》《中國 藝術史》《唐宋音樂文學史》《中國音樂簡 史》《讀懂書法》《書法教師指南》《中國 藝術名作快讀》《外國藝術名作快讀》《唐 詩小百科》《宋詞小百科》《中國十大古典 悲喜劇》等專著三十餘部。在詩詞歌試及劇 本創作和科研之外,十分重視青少年的素質 教育,黎孟德先生長期擔任中國文學史、古 代文學、美學、藝術理論及藝術史等研究 生、本科生的教學工作,尤其在傳統文化的 教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國學名師堂》第一輯就是黎孟德先生多年教學實踐心得的結晶。
圖書目錄
中國散文導讀
散文分類…………………………1
散文的主要特點…………………………4
近現代散文的發展線索…………………………8
如何欣賞散文…………………………11
中國散文選講
《民報》發刊詞/孫中山…………………………15
少年中國說/梁啓超…………………………17
“今”/李大釗…………………………24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蔡元培…………………………28
雪/魯迅…………………………35
苦雨/周作人…………………………38
訪沈園/郭沫若…………………………42
秋天的況味/林語堂…………………………46
五月的北平/張恨水…………………………48
雷雨前/茅盾…………………………52
釣台的春晝/郁達夫…………………………57
翡冷翠山居閒話/徐志摩…………………………64
海燕/鄭振鐸…………………………68
還我緣緣堂/豐子愷…………………………72
荷塘月色/朱自清…………………………75
北京的春節/老舍…………………………79
一種雲/瞿秋白…………………………83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俞平伯…………………………86
笑/冰心…………………………92
聽潮/魯彥…………………………94
街/沈從文…………………………98
槐園夢憶/梁實秋…………………………102
燈/巴金…………………………107
山水/李廣田…………………………110
窗/錢鐘書…………………………115
雨前/何其芳…………………………119
茶花賦/楊朔…………………………121
長江三日/劉白羽…………………………125
黃山小記/菡子…………………………133
雄關賦/峻青…………………………138
紫藤蘿瀑布/宗璞…………………………145
凝思/王蒙…………………………147
讀滄海/劉再復…………………………154
珍珠鳥/馮驥才…………………………158
一個王朝的背影/余秋雨…………………………161
我與地壇/史鐵生…………………………178
醜石/賈平凹…………………………194
失去的森林/許達然…………………………197
聽聽那冷雨/余光中…………………………201
愁鄉石/張曉風…………………………207
老家的樹/郭楓…………………………211
追憶豐子愷/錢歌川…………………………221
回憶郁達夫一些小事情/凌叔華…………………………225
文摘
紹興的沈園,是南宋詩人陸游寫《釵頭鳳》的地方。當年著名的林園,其中一部分已經闢為“陸游紀念室”。
《釵頭鳳》的故事,是陸游生活中的悲劇。他在二十歲時曾經和他的表妹唐琬(蕙仙)結婚,伉儷甚篤。但不幸唐琬為陸母所不喜,二人被迫離析。
十餘年後,唐琬已改嫁趙家,陸游也已另娶王氏。一日,陸游往游沈園,無心之間與唐琬及其後夫趙士程相遇。陸既未忘前盟,唐亦心念舊歡。唐勸其後夫遣家童送陸酒肴以致意。陸不勝悲痛,因題《釵頭鳳》一詞於壁。其詞云: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
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澠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
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這詞為唐琬所見,她還有和詞,有“病魂常似鞦韆索”,“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等語。和詞韻調不甚諧,或許是好事者所託。但唐終抑鬱成病,至於夭折。我想,她的早死,趙士程是不能沒有責任的。
四十年後,陸游已經七十五歲了。曾夢遊沈園,更深沉地觸動了他的隱痛。他又寫了兩首很哀惋的七絕,題目就叫《沈園》。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
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這是《釵頭鳳》故事的全部,是很動人的一幕悲劇。
十月二十七日我到了紹興,留宿了兩夜。凡是應該參觀的地方,大都去過了。二十九日,我要離開紹興了。清早,爭取時間,去訪問了沈園。
在陸游生前已經是“非復舊池台”的沈園,今天更完全改變了面貌。我所看到的沈園是一片田圃。有一家舊了的平常院落,在左側的門楣上掛著一個兩尺多長的牌子,上面寫著“陸游紀念室(沈園)”字樣。
大門是開著的,我進去看了。裡面似乎住著好幾家人。只在不大的正中的廳堂上陳列著有關陸游的文物。有陸游浮雕像的拓本,有陸游著作的木板印本,有當年的沈園圖,有近年在平江水庫工地上發現的陸游第四子陸子坦夫婦的壙記,等等。我跑馬觀花地看了一遍,又連忙走出來了。
嚮導的同志告訴我:“在田圃中有一個葫蘆形的小池和一個大的方池是當年沈園的故物。”
我走到有些樹木掩蔭著的葫蘆池邊去看了一下,一池都是苔藻。池邊有些高低不平的土堆,據說是當年的假山。大方池也遠遠望了一下,水量看來是豐富的,周圍是稻田。
待我迴轉身時,一位中年婦人,看樣子好像是中學教師,身材不高,手裡拿著一本小書,向我走采。
她把書遞給我,說:“我就是沈家的後人,這本書送給你。”
我接過書來看時,是齊治平著的《陸游》,中華書局出版。我連忙向她致謝。
她又自我介紹地說:“老母親病了,我是從上海趕回來的。”
“令堂的病不嚴重吧?”我問了她。
“幸好,已經平復了。”
正在這樣說著,斜對面從菜園地里又走來了一位青年,穿著黃色軍裝。贈書者為我介紹:“這是我的兒子,他是從南京趕回來的。”
我上前去和他握了手。想到同志們在招待處等我去吃早飯,吃了早飯便得趕快動身,因此我便匆匆忙忙地告了別。
這是我訪問沈園時出乎意外的一段插話。
這段插話似乎頗有詩意。但它橫在我的心中,老是使我不安。我走得太匆忙了,忘記問清楚那母子兩人的姓名和住址。
我接受了別人的禮物,沒有東西也沒有辦法來報答,就好像欠了一筆債的一樣。
《陸游》這個小冊子,在我的旅行篋里放著,我偶爾取出翻閱。一想到《釵頭鳳》的故事便使我不能不聯想到我所遭遇的那段插話。我依照著《釵頭鳳》的調子,也醞釀了一首詞來:
宮牆柳,今烏有,沈園蛻變懷詩叟。秋風裊,晨光好,滿畦蔬菜,一池萍藻。草,草,草。
沈家後,人情厚,《陸游》一冊蒙相授。來歸寧,為親病,病情何似?醫療有慶。幸,幸,幸。
的確,“滿城春色宮牆柳”的景象是看不見了。但除“滿畦蔬菜,一池萍藻”之外,我還看見了一些樹木,特別是有兩株新栽的楊柳。
陸游和唐琬是和封建社會搏鬥過的人。他們的一生是悲劇,但他們是勝利者。封建社會在今天已經被和根推翻了,而他們的優美形象卻永遠活在人們的心裡。
沈園變成了田圃,在今天看來,不是零落,而是蛻變。世界改造了,昨天的富室林園變成了今天的人民田圃。今天的“陸游紀念室”還只是細胞,明天的“陸游紀念室”會發展成為更美麗的池台——人民的池台。
陸游有知,如果他今天再到沈園來,他決不會傷心落淚,而是會引吭高歌的。他會看到橋下的“驚鴻照影”——那唐琬的影子,真像飛鴻一樣,永遠在高空中飛翔。
(選自1962年12月9日《解放日報》)
P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