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城隍廟

黎城城隍廟

黎城城隍廟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隍是中國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在黎城縣城內正街與河下街相交處北隅。坐北向南,原為兩進院布局,現僅存前院。廟內前有山門、後有正殿,東西廂房左右配置,殿宇巍峨,飛檐凌空,紅牆綠瓦,莊重古樸。歷為黎邑一大勝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黎城城隍廟
  • 地理位置:座落在縣城河下街
  • 風格:屬明代風格
  • 城隍來源:“城隍”源於古代的城牆和護城河
簡介,現狀,布局,來由,歷史,城隍廟,城隍的來源,

簡介

黎城城隍廟座落在縣城河下街,坐北向南。該廟始建於宋天聖三年(1025年)。城隍廟將門作樓,系三層重檐,故俗稱三節樓。現存建築主要有門樓和正殿。門樓面闊三間,進深二
間,屬明代風格。台基呈長方形,長18米,寬12米台高2.35米。 門樓正中橫掛一匾,上書“群峰環翠”。屋頂形制為三層重檐歇山頂。正脊、吻獸、垂獸、戧脊獸、套獸,均為黃綠相間琉璃造。山花出際施博風板,懸魚作捲雲如意式斗拱均為五鋪作雙下昂。用材粗壯宏大,巍然壯觀,為黎城古建築之冠。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六椽伏前後接乳,通檐用五柱,基本上為現代風格,台基邊長18米,呈正方形,台高1.37米。 殿內一排前金枝,屋頂形制為懸山頂,正脊、吻獸均為黃綠相間琉璃造,斗拱均為五鋪作雙下昂,威嚴肅穆。

現狀

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黎城縣城內正街與河下街相交處北隅。坐北向南,原為兩進院布局,現僅存前院。廟內前有山門、後有正殿,東西廂房左右配置,殿宇巍峨,飛檐凌空,紅牆綠瓦,莊重古樸。歷為黎邑一大勝景。體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該廟創建年代無考,據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黎城縣誌》和廟內碑刻記載:北宋天聖三年(1025)隨縣治遷變而遷建於今址。元至正十八年(1358),農民起義軍紅巾軍一支攻破黎城,城隍廟焚於兵火。明洪武二年(1369)於舊址重建。嘉靖十六年(1357)六月,城隍廟山門古樓(俗稱三節樓)傾塌,縣民縉紳等措資財於是月二十九日興土再建,於嘉靖十八年(1539)六月五日竣工。清康熙四十年(1701)二月重修。鹹豐三年(1853)八月二十三日,太平天國北征軍林鳳翔所部,由潞入黎,攻打縣城,三節樓被燒毀。鹹豐八年(1858)重建三節樓。宣統三年(1911)再次重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黎城縣人民政府將其列入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縣政府撥專款進行了維修彩繪。現已成為縣博物館館址。
黎城城隍廟黎城城隍廟
三節樓為城隍廟之門樓。因屋頂形制為重檐三滴水,故名之。該樓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通高約20米。台基高峙,磚石砌台,長18米,寬12米,高2.35米。平面布局呈長方形。屋頂為三層重檐歇山頂。樓內圓柱方額,斗拱密置,五踩斗拱雙下昂,昂呈琴面式,梁架規整,結構緊俏。樓頂滿覆琉璃,貓頭滴水皆備。吻獸均為黃綠琉璃相間,山花出際施博風、懸魚、惹草、懸魚作如意式,十分精製。雖歷盡滄桑之變,仍保留著明代建築風格。據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冬,邑人靳惟精撰《重修城隍廟門樓記》載:“予謂,天下城隍皆有廟,廟必有門,門未必有樓也。唯此黎廟之門有樓,意在飾廟云爾。自有宋天聖三年乙丑遷創今縣,高城深隍,其英靈之氣寓於城隍之中,而實超乎城隍之表,萃而為神,受命於上帝以主斯土者,蓋五百二十八歲於今矣。其神棲有廟,肇構莫稽。”
正殿位居門樓之北,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平面布局正方形,屋頂形制懸山頂。圓柱圓梁,四椽栿,通檐用五柱。殿內減前金柱一排。前檐斗拱為五踩單下昂,明次間補間出斜拱。後檐斗拱為三踩當下昂。屋頂脊獸均為黃綠琉璃相間鴟吻、垂獸色調沉穩,製作精細,系清代中期所燒制。廟內新建碑廊一座,長約26米。廊內鑲嵌陳列北魏造像碑,隋螭首造像碑,隋、唐、五代時期的墓志銘及明清官衙各類行政明文碑等二十餘通(方)。

布局

城隍廟在黎城縣城內正街。廟座北向南,原為兩進院,現僅存前院。廟內前有山門,後有正殿,東西廂房左右配置,殿宇巍峨,飛檐凌空,紅牆綠瓦,莊重古樸,歷為黎邑一大
勝景。該廟創建年代無考,據清康熙《黎城縣誌》和廟內碑刻記載,北宋天聖三年(1025)隨縣治遷變而遷建於今址。
黎城城隍廟黎城城隍廟
元至正十八年(1358),農民起義軍紅巾軍一支攻破黎城,城隍廟焚於兵火。明洪武二年(1369)於舊址重建,明清各朝均有修葺。1982年縣政府撥專款進行了維修彩繪,現為縣博物館館址。 三節樓為城隍廟之門樓。因屋頂形制為重檐三滴水,故名之。該樓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通高約20米。台基高崎,磚石砌台,平面布局呈長方形。屋頂為三層重檐歇山頂,樓頂滿覆琉璃,裝修十分精緻,為明代中國建築風格。
正殿位居門樓之北,面闊五間,進深五間,平面布局正方形,屋頂形制懸山頂。圓柱圓梁,四椽袱對前後乳袱,通檐用五柱。殿內減前金柱一排。前檐斗拱為五踩雙下昂,明次間補間出斜拱。後檐斗拱為三踩單下昂。屋頂脊獸均為黃綠琉璃相間,鴟吻、垂獸色調沉穩,製作精細,系清代中期所燒制。
廟內新建碑廊,長26米。廊內鑲嵌陳列北魏造像碑,隋螭首浮圖碑,隋、唐、五代時期的墓志銘及明清官衙各類行政明文碑等20餘通。城隍廟現已成為縣城內一處重要的遊覽場所。

來由

宋代民間普遍信仰,明代朱元璋推崇有加。在宋代,城隍信仰已是民間非常普遍的信仰了,元代文宗天曆年間,朝廷讓城隍爺配享夫人,從此城隍廟裡就有了寢殿,專門供
奉城隍爺及城隍夫人。
黎城城隍廟黎城城隍廟
到了明代,朱元璋更是推崇有加,相傳朱元璋稱帝之前,曾經宿身城隍廟而倖免大難.朱元璋稱帝之後,於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旨封都城隍為監察司顯佑王,職位正一品;與朝廷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級。同時封各府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職位正二品;封州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侯,職位正三品;封縣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伯,職位正四品。正是在這一時期,各州府縣,紛紛修建城隍廟。都城隍廟由皇帝親自勅建,皇宮撥付銀兩,廟內住持由朝廷直接任命,各府、州、縣則按照等級,依次效仿,規模等級完全參照地方官署衙門,按級別配製冕毓官服。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朝廷頒布了專門祭祀城隍的典章制度。並下詔去除了城隍封號,封京都城隍為“都城隍”。其它只稱某府某州或某縣城隍。

歷史

城隍廟

城隍廟,起源於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於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並管領陰間的亡魂。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廟。最早的城隍廟見於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建的蕪湖城隍廟。歷史上有唐人張說、李德裕、李陽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獻記載。宋代以後,城隍開始人格化、多以去世後的英雄或名臣奉為城隍神,如蘇州祀戰國時春申君黃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楊椒山,杭州祀周新,會稽祀龐王,南寧、桂林祀蘇緘等。後唐末帝清泰元年(934)封城隍為王爵。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則下旨封開封、臨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為王,職位正一品,與人間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級,又封各府、州、縣城隍為公、侯、伯,即府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威靈公,職位正二品;州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侯,職位正三品;縣城隍為監察司氏城隍顯佑伯,職位正四品,並且重建各地城隍廟,規模高廣與當地官署衙門完全一樣,還按級別配製冕旒哀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正祀典,詔去封號,只稱“某府或某縣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廟不得雜祀其他之神。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廟裡,所以他對土地廟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極為崇敬。明孝宗年間(1488—1506),莆田抗元英雄陳文龍(1232—1277)被封為福州城隍爺,其從叔抗元英雄陳瓚(1232—1277)被封為興化府城隍爺。
城隍廟,九里三;各種買賣在裡面;上至綾羅和綢緞,下至牛籠和馬鞭……這是每個老西安人對城隍廟的印象,然而,對於城隍廟的全部歷史,它所歷經的風雨滄桑,卻沒有幾人完整知曉。城隍信仰在我國歷史上源遠流長,流行廣布,西安都城隍廟位於西大街中段,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原址在東門內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現址,是當時天下三大城隍廟之一,統轄西北數省城隍,故稱“都城隍廟”。在宋代,城隍信仰已是民間非常普遍的信仰了,元代文宗天曆年間,朝廷讓城隍爺配享夫人,從此城隍廟裡就有了寢殿,專門供奉城隍爺及城隍夫人。
到了明代,朱元璋更是推崇有加,相傳朱元璋稱帝之前,曾經宿身城隍廟而倖免大難.朱元璋稱帝之後,於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旨封都城隍為監察司顯佑王,職位正一品;與朝廷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級。同時封各府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職位正二品;封州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侯,職位正三品;封縣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伯,職位正四品。正是在這一時期,各州府縣,紛紛修建城隍廟。都城隍廟由皇帝親自勅建,皇宮撥付銀兩,廟內住持由朝廷直接任命,各府、州、縣則按照等級,依次效仿,規模等級完全參照地方官署衙門,按級別配製冕毓官服。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朝廷頒布了專門祭祀城隍的典章制度。並下詔去除了城隍封號,封京都城隍為“都城隍”。其它只稱某府某州或某縣城隍。

城隍的來源

“城隍”一詞源於古代的城牆和護城河,在古人心目中是護衛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城隍神則是為國家民族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名將或為地方百姓造福一方的廉吏賢哲,他們有的名垂青史,有的功勳著著,是備受百姓推崇愛戴的歷史人物。城隍信仰,寄託了人們對英雄聖賢的紀念與崇拜,深入民心,廣布流行。城隍既是人間正義的主持者又是生死禍福的主宰者。《晉書·石勒載記上》:“時城隍未修,乃於 襄國 築隔城重柵,設鄣以待之。” 宋 蘇軾 《富鄭公神道碑》:“ 南朝 違約塞 雁門 ,增塘水,治城隍,籍民兵,此何意也?”或專指護城河。《文選·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備制度。” 李善 註:“城池無水曰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肥水》:“東側有一湖。三春九夏,紅荷覆水,引瀆城隍,水積成潭,謂之 東台湖 。”或專指城牆。《梁書·鄭紹叔傳》:“﹝高祖﹞令 植 登臨城隍,周觀府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