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黎信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央音樂學院資深聲樂教授。1936年2月生於天津。從小喜好唱歌。上世紀50年代初他就讀的天津財經學校,是文藝生活十分活躍的一所中專,他是一名活動積極分子,也是其中的佼佼者;經常在學校舉辦的晚會上“亮相”,並代表學校參加校外演出,在校內小有名氣。當年著名男低音歌唱家
李志曙與男高音歌唱家
朱崇懋的歌聲深深地吸引著他,並模仿學習他們演唱的蘇聯歌曲,給他以深刻影響。
人物生平
1954年,考入天津青年宮的業餘歌舞團,從此有了更多的獨唱機會,既滿足了他的歌唱欲望,又極大地鍛鍊、提高了歌唱能力,更為日後從事聲樂演唱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財經學校畢業後,分配到天津重工業局工作。不久,他被推舉為天津職工代表隊成員,赴京參加全國第一屆職工業餘文藝匯演,與一女職工合作表演的《敖包相會》對唱獲了獎。1955年順利考入當時設在天津的中央音樂學院,踏上了專業聲樂學習的道路,由此開始了漫長的聲樂生涯。在學院學習期間,自始至終在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喻宜萱教授班上學習。在喻老師的悉心培養下,經過5年勤學苦練與校內外各種藝術實踐活動的鍛鍊,打下了紮實的聲樂基本功。196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並留校任教;同年7月,由文化部選派、
喻宜萱領隊參加在柏林舉辦的第二屆國際
舒曼聲樂比賽,獲第四名(由於當時中蘇關係開始惡化,比賽名次明顯的受到政治的影響)。從畢業任教至"文革″爆發的6年間,院長趙渢和系領導十分重視青年教師的繼續培養。名列前茅的黎信昌更是倍加關懷。平時學院有什麼演出任務,他總是承擔者之一。學院還常委他以重任,多次參加由國家最高領導人出席的文藝晚會和歡迎來訪國賓的演出活動。"文革″中,像大多數文藝界人士一樣,停止了藝術、教學活動多年。
社會評價
黎信昌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培養、具有紮實功底的第一代聲樂藝術家。在數十年的演唱、教學生涯中,他承前啟後,一步一個腳印地在聲樂藝術的道路上攀登,他的業績與成就,他的影響與學術聲望,正是踏踏實實一步又一步地“登”出來的。他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聲樂人材,為現代中國聲樂藝術事業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始終保持平靜的心態,低調對待所得的成就和榮譽,不願也不會張揚自己。今年,正值古稀之年,他繼續默默地在課堂上,像往日他的導師
喻宜萱先生那樣,傾心指導學生怎樣對待藝術,怎樣歌唱,怎樣做人。1975年舉辦紀念
冼星海逝世30周年音樂會應邀獨唱《黃河頌》,正式恢復演唱。1977年以特邀演員身份隨中央樂團赴朝鮮進行訪問,受到金日成主席接見。1978年應邀在"青島之夏″中舉辦專場音樂會,還在京、津等地舉辦多場獨唱會。1979年在
小澤征爾指揮的
貝多芬《第九交響樂》“
歡樂頌”的演出中任獨唱。這一系列演出,深受觀眾讚賞和音樂界的好評。著名資深權威音樂評論家
李凌(1913~2003)曾欣喜地評述,“黎信昌好像在無限荒漠的土地上,發現了一枝生氣勃勃新鮮自然的花朵”,肯定他的歌聲“穩定,濃厚,功力紮實”,“帶有類似男高音的那種甜美、柔和的特色”,是“穩穩實實、肯花力氣、悉心追求從歌音的深處激發起真情以感人的一位精雕細刻的歌手”。在此期間,中國唱片社為他錄製了以哈薩克民歌《嘎俄麗泰》為片名的獨唱曲集,中央電視台、廣播台製作了錄像帶及電影插曲.
1960年在德國
舒曼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1960年後經常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以及參加社會上各種演出活動,並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陳毅、伍修權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並經常代表國家為來訪的各國來賓演出。
1963年至今經常在美、英、德、法、巴西、瑞士、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國內各地進行演出、講學等交流活動,深受歡迎。
成就及榮譽
1980-1983年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文化部派遣的第一批訪問學者,前往義大利考察、演唱及教學。
1983年至今經常被邀請到世界各地擔任國際大型聲樂比賽的評審,中國隊領隊、國內重大聲樂比賽評審組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文化部委任為全國中央直屬藝術團體、專業人員的資格評審委員會組長、中央音樂學院學術委員會資格評審委員、全國多所專業藝術學院的特聘教授等。自1986年以來,國際國內的電台、電視台、專業音樂報刊及《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等新聞媒體報導了不少有關黎信昌教授的專訪,教學演唱活動以及教學演唱經驗的介紹等等,他也在新聞媒體上發表及撰寫專文,在音樂文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黎信昌教授在四十餘年的教學中培養了大批聲樂人才,其中有很多學生在國際、國內的重大比賽中獲金獎、一等獎及各種不同等級的獎項,其教學的成績令人刮目相看。 帶過的學生有
劉維維,
張建一,朱金專,
趙登營等。
自五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後期,黎信昌教授除了正常教學及講學外還經常演出,為中國唱片社、中央電視台錄音、灌唱片、錄製VCD、CD,錄製電影、電視劇主題曲,其演唱的很多歌曲至今仍膾炙人口。
1997年起接受聘請擔任香港《謝愛明鋼琴藝術中心》的藝術顧問。
1983年12月學成歸國後全身心地投入聲樂教學,成為學院的教學骨幹。1986年起出任聲歌系主任達15年之久。1988年破格提升為教授。在數十年的教學中,他成功地培養了一大批專業過硬的優秀生。其中有15人次在多種國際聲樂比賽中分別獲金獎、第一名及其他等級的獎項;9人次在國內聲樂比賽中獲金獎或一等獎;5人次獲二等獎或三等獎。在教學的同時,還根據對外音樂交流的需要參加了一系列出訪演出活動:1986年隨學院青年交響樂團赴歐洲六國訪問演出;1989赴新坡演出《黃河大合唱》;翌年10月又應邀赴新加坡與陳木錫等音樂家合作演出現代派作品造型合唱劇《大樹頭的話》。1994年出任馬來西亞全國聲樂比賽與香港亞洲華人歌唱大獎賽評審;從1986年起歷任中央電視台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評審,還擔任全國首屆聲樂比賽與新作品聲樂比賽評審。先後五次出任國際聲樂比賽評審。曾應邀赴香港及東京等地進行學術交流,不時在全國多個藝術院校、文藝團體講學。還擔任多所院校的特聘教授。1998年中國唱片社推出“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CD”,有黎信昌專集。中央音樂學院環球音像出版社還發行了黎信昌聲樂教學VCD專集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