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24年9月13日,黎介壽出生在湖南長沙望麓園四號老宅,前一天,正是他母親的生日,教書的黎父靈光一閃,想起《詩經》有云:“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意思是釀造好了春酒,為人祈求長壽。於是給孩子起名介壽,表達為母親祝壽的意思。
1934年,黎父就任兩浙鹽務管理局秘書,舉家遷往杭州。
1942年,黎介壽在廣西桂林參加高考,儘管成績很好,但考慮到學費、路費,黎介壽聽從了大哥的建議,到醫院當了練習生——管吃住,邊工作邊學習,來年再報考醫學院。
1947年7月1日,黎介壽如願分到南京中央醫院外科,成了一名外科住院醫生。他年僅23歲,就已經成了醫院外科實力最強的住院醫生。
1994年,完成了亞洲第一例人同種異體小腸移植術。
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3年4月,完成了亞洲首例肝腸聯合移植,10月進行親體供腸腸移植,從而完成了對腸功能障礙的系列研究。
艱難求學 走進殿堂
黎介壽教授父親英年早逝,家中中斷了唯一的經濟來源,生活十分困苦。黎介壽的求學生涯也因此異常艱辛,只能在當時可能免費讀書的學校中作出選擇。經過發奮攻讀,他終於考進了可免去吃住、學費等一切費用的前國立中正醫學院。1949年,完成了大學學業,接著又考入南京中央醫院 (現為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實習,從此步入了醫學的殿堂。
1949年南京解放之後,黎介壽加入了解放軍的行列。從此致力於國家、軍隊醫學事業的發展,在中國 胃腸外科研究領域獨領風騷。先後任國際外科學會國家級會員、中國國家科技進步醫藥衛生專業評審組 委員、解放軍醫學科委員會委員、外科專業學會主任、中華創傷學會常務理事、中外外科學會委員、中華外科學會營養支持學組組長、中華外科學會胃腸外科學組顧問等職。
突破傳統 開創未來
他是中國腸瘺治療先行者。60年代創造性提出一整套腸外瘺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70年代提出“設法使
瘺自行癒合,手術是最後的治療選擇”的新見解,這一創新的治療理論使國內外醫學界對腸瘺 的認識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80年代研究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控制腹腔感染、處理瘺口、營養支持、 手術技巧等完整的治療方法,解決了帶血蒂管腸漿肌層片修補複雜腸瘺手術的難題,創造了運用腹腔灌 洗引流控制腹腔內感染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腸瘺的自愈率並縮短了療程。迄今為止,他所領導的研究所 接收的960例腸瘺病人,治癒率高達92.6%;625例手術的成功率為99.1%,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
黎介壽 編著的《腸外瘺》
著書立說 碩果纍纍
黎介壽教授成果豐碩。先後取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和三等獎, 國家科學大會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成 果獎24項,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與“何 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科研論文500餘篇,其中被 SCI、EI、ISTP收錄近 百篇。擔任13卷2000萬字巨著《手術學全集》的總主編,出版專著8部,參與21部著作的撰寫工作。
精於管理 傾心育人
黎介壽教授不但醫術精湛,而且擅於管理。在他的 領導下,全軍普通外科研究所自1979年成立專科中心至今,各項工作均取得了突出進展。1998 年被國家
衛生部批准為臨床藥理基地(營養支持專業);同年被總後衛生部批准為全軍普通外科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他教書育人,誨人不倦,幾十年如一日致力於普通外科人材的培養。他要求外科醫師要 做到三會:“會治病,會科研,會講課”,並提出了“大膽放手,具體指導,嚴格要求”的12字教學原 則。他常說:“看到學生成長,看到事業後繼有人,就像看到自己的科學生命在延伸”。他毫無保留地 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年輕一代。在臨床治療上,他更是熱情傳幫帶,他在從事 繁重的大學臨床教學的同時,培養了近60名博士後、博士生和碩士生,有近300名中青年專業人才現已成 為軍隊或地方醫院的學科帶頭人和醫療科研骨幹,使事業保持了經久不衰的發展勢頭 。
主要成就
擅長腹部外科,尤其對治療腸外瘺、同種異體小腸移植、臨床營養支持及各種普通外科疑難雜症與危重病人有豐富的經驗與卓越效果。
1992年2月,在他的領導下,經過8年的實驗,南京總醫院全軍普通外科研究所獲得了動物
異體小腸移植實驗的成功,這在亞洲尚屬首次。
1994年3月12日,他親自主刀,為一例患短腸綜合症的患者移植了2.5m異體小腸,患者術後存活310天。這一手術的成功打破了中國及亞洲小腸移植零的記錄,使中國的
器官移植技術達到了國際水平。
1996年1月19日,黎介壽再次成功地進行了亞洲第2例人體異體小腸移植手術,使南京總醫院成為全世界能施行這一移植術的9個國家中的24所醫院之一,是當時亞洲唯一能施行這一手術的醫院。
發表學術論文600餘篇,擔任13卷巨著《手術學全集》總主編,主編《腸外瘺》、《臨床腸外及腸內營養支持》、《圍手術期處理》等專著10部,參與《
黃家駟外科學》等31部著作的撰寫工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南京 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教育部和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各類重大科技成果三十餘項。
先後榮獲“何梁何利獎勵基金”醫學與藥學獎、國家科學大會獎、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總後勤部與南京軍區有突出貢獻的醫學專家、培養人才先進個人等稱號10餘次。為首批政府津貼獲得者,兩次榮立二等功。
發表專著
《腸損傷與腸外瘺》
《手術期處理學》
《臨床腸外與腸內營養支持》
《外科常用診療技術》
相關事件
親身試驗
靈感來源
1968年,他接觸到一個腸外瘺的病例。一名患者因為車禍導致腹部受傷,腸子被撞破好幾個洞,形成了腸外瘺。有一天,他發現有醫生用膠水粘合開裂的筆套,一個念頭從腦海中閃過:用膠水把腸子的瘺口粘起來?
試驗過程
那一天,他走進自己的房間,關上房門。準備好碘酒、藥棉、紗布、膠水,捊起左腿的褲管,用手術刀在自己的大腿上劃開一條兩寸長的大口子。冷靜的他,用事先調好的膠水,塗在傷口處, 一兩天后,傷口癒合。不過,剛開始的補腸手術卻失敗了。大腿上的肉因為運動少,好補,但腸子卻不斷蠕動,乳膠剛補上,一動就掉了。
小腸移植
1985年深夜,一位13歲的姑娘因腹腔大出血在地方醫院急診手術,整個小腸被切除,剩下的小腸不能吻合,抬到南京軍區總醫院時,腸子是用兩根血管鉗夾住的。姑娘的父親面對黎介壽,泣不成聲:“求您給姑娘接一段腸子吧,要不,就把我的腸子給她!”那一年,他63歲。黎介壽下定決心,小腸移植這個難題,一定要攻下來。
直到1992年,歷經2000多個日日夜夜的努力,黎介壽終於在亞洲首次取得了豬同種異體小腸移植的成功。1994年3月12日,黎介壽親手為一名患者做了
小腸移植手術。這場手術的成功,打破了亞洲小腸移植零的紀錄。在一次國際學術大會上,世界著名外科專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德瑞克面對黎介壽,一臉虔誠:“你是全世界研究腸子時間最長的人,我們敬佩您。”
人物故事
科研、手術、生命……面對一個又一個話題,這位歷經滄桑的89歲老人,思維敏捷,娓娓道來。兩個多小時的採訪過程中,他甚至沒有喝一口水。
老人談得最多的,是一個時下最流行的詞語:夢想。
在這個一輩子朝著夢想前行的老人面前,任何語言描述都將顯得失色,唯有真實地呈現他的講述,或許是最好的新聞表達——
這么多年,我只是做了一些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作為一個黨員,努力為黨工作,維護黨的形象,這是一份義務;作為一個中國人,為國家富強做事,為民族復興出力,這是一種本分;作為一個人民軍醫,為病人解除痛苦,為部隊打贏服務,這是一種職責。
我覺得自己做得還很不夠,黨和人民卻給了我這么高的榮譽。這份榮譽不是我一個人的,個人的進步離不開組織,任務的完成離不開團隊,即使是一台手術,也需要助手、麻醉師、護士等,缺一不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向世界宣示“中國夢”。很多人都在談論國家的夢想、個人心中的夢想,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回首人生幾十年,我其實是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走。
很多年輕人問我,你這輩子吃了那么多苦、經歷了那么多挫折、遇到了那么多挑戰,為什麼能一直堅持心中的夢想,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我有一條很深的體會,有自尊的人,內心才能強大,耐力才能持久。誰不想有尊嚴地活著,可沒有國家的尊嚴,哪有個人的尊嚴?一個國家,貧窮就要受欺負,落後就要挨打,就會被人看不起。
我的學生時代,一直在戰亂中奔波。抗戰期間,我正在讀中學,沒有一天是安定的,沒有一年是在一個地方度過的。為了躲避戰火,經常在寒冬臘月穿著單衣和草鞋步行搬家。我親身經歷過“一·二八”事變、日軍長沙大轟炸,目睹無數同胞在血泊中倒下。那時我就想,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定要為國家強大做點事!
我帶領科室同志在腸道疾病治療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經常應邀出去講學,在國際上發出中國聲音。這些歷史性變化讓我明白,個人的成長進步,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休戚相關,只有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個人才會好!
有段時間,我看到一些人一出國就忙著申辦綠卡、算計著個人的小九九,就感到非常痛心。我告訴我的學生,一個中國人,如果不能用學到的知識為祖國和人民做事,本事再大又有什麼用?讓我值得自豪的是,我的學生沒有一個在國外拿綠卡,出去學習的都回來了!
還有人經常跟我討論,怎樣才能成功?怎樣才能圓夢?我覺得,一個人要想成功,在於起點,更在於轉折點。
我們每個人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誰不會遇到一點困難和曲折。我追求加入黨的組織,就追求了整整30年;我做小腸移植實驗,就做了整整7年;我也曾遭受不公正待遇,甚至連自己正確的學術觀點,都被當成錯誤意見受到批判。但我堅信,汗水不會辜負一個人,真理不會曲解一個人,歷史不會埋沒一個人。只要認準了方向,就要有一根腸子通到底的韌勁,為了事業犧牲一點、付出一點,又算得了什麼?身處逆境時方向不能迷失,面臨困難時支柱不能倒塌,對待科學研究中的挫折要這樣,對待人生經歷中的挫折也要這樣,朝著夢想的目標前進,就是一種最大的幸福。
我快90了,女兒勸我早點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也有人勸我多休息,保重身體。我也經常思考生命的意義、生與死的問題。我參加抗美援朝時,只有二十五六歲,那時住在坑道里,每天面臨生死考驗,但大家的情緒非常高漲,戰鬥間隙還打半場籃球,敵人飛機來了就隱蔽,敵人飛機走了就繼續打,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有人問我怕不怕死,我的回答是,不怕死!我覺得,生死是自然規律,活著就要活得有意義,貪圖享樂就會失去追求夢想的動力。
我真正從事醫學研究工作是從60歲以後才開始的,儘管取得了一點成績,但總感到起步晚了,步子慢了。我要做的事還很多,就是要抓緊點滴時間,能做一天就做一天,能做一點就做一點。我很羨慕年輕人,社會發展這么快,科研條件這么好,真是一個需要珍惜的好時代。我還有一個緊迫感,自己帶了那么多的研究生,必須爭分奪秒,不能浪費了他們的時間。我渴望力所能及為社會為民眾多做點事,這樣我才能踏實、才能安心。
我越來越強烈地意識到,一個人不管是追求民族尊嚴,還是個人尊嚴,不管是追求國家夢想,還是個人夢想,歸根結底,都是靠信仰來支撐的。我從外強凌辱、風雨飄搖的舊中國走過來,見證了國家的日漸強大、科學發展,真切感受到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我心裡非常清楚,做得時間長,不代表做得最好;獲得榮譽多,更不能停下腳步。儘管我已步入人生暮年,但我決心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朝著這個偉大夢想繼續前行!
社會任職
任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副院長、
南京大學醫學院臨床學院副院長、科學委員會主任、解放軍 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長、解放軍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主任、南京大學醫學院外科學教授等職。
個人生活
黎氏一門兄弟三人同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在中國科學界是一段佳話。老大
黎鰲是著名的燒傷外科專 家,曾任第三軍醫大副校長,西南醫院燒傷研究所主任,黎鰲親手創辦了中國第一個
燒傷病房,人們尊他為中國燒傷學界的泰斗。老二黎介壽,被人稱作中國腸外瘺治療的鼻祖,他是亞洲同種異體小腸移植的開拓者;老三黎磊石,比黎介壽小兩歲,他所開創的
中國腎臟病學,已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
在
黎氏三兄弟中,老二和老三在一起的時間最長,雖然同學十幾年,並且都選擇了學醫,但兩人的性格卻迥然不同。
黎磊石脾氣比較倔,雖然是最小的孩子,在家裡卻並不是很受寵。由於他從小就喜歡看文學著作,包括中國的也包括外國的,並且非常同情那些“霧都孤兒”,那些小孩子,所以有些事情他總愛打抱不平,在家裡也是這樣的,覺得不公平就要喊,有時候喊叫無用就哭,因此大人並不喜歡他,都覺得他不是那么溫順。而黎介壽的性格卻是溫厚儒雅,性情溫和內斂,說話不多。雖然兄弟倆性格迥異,但他們對待病人的態度卻高度一致。病房裡只要住進危重病人,他們總是在第一時間趕到。一位患者抱怨自己的
體檢報告來晚了,沖護士發火,還連帶罵起了黎磊石。黎磊石心平氣和地向患者說明情況。身邊的人為他抱不平,黎磊石說:“我脾氣不好,但從不對患者發。”一位患肺癌、
肺氣腫的病人突然窒息,黎介壽當即口對口為其吸痰。當醫護人員擔心他的安全時,黎介壽平靜地說:“我是醫生,面對病人需要,我別無選擇。”
同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副院長的黎介壽、
黎磊石兄弟,從醫半個多世紀,破解多項世界性醫學難題,分別成為享譽世界的普外科和
腎臟病專家。
人物評價
黎介壽在中國普通外科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是中國腸外瘺治療的鼻祖、臨床營養支持的奠基人、亞洲人同種異體小腸移植的開拓者。在靜脈營養學方面有著非凡建樹。
人物影響
2014年4月25日被正式命名為“黎介壽星”,並刊入《國際小行星曆表》,永載史冊,成為該天體的永久星名,為世界各國所公認。
2014年4月25日,由紫金山天文台於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的國際編號為(192178)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黎介壽星”,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
中新社南京4月25日電 (楊晨 高銘華)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副院長黎介壽院士,25日從南京軍區司令員
蔡英挺、政委
鄭衛平以及中國科學院領導手中接過小行星命名證書、照片和紀念銅匾,正式獲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
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公告,經中國科學院推薦並報該中心批准,由紫金山天文台於2007年3月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的國際編號為(192178)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黎介壽星”,並刊入《國際小行星曆表》,永載史冊,成為該天體的永久星名,為世界各國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