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鼬高麗亞種

黃鼬高麗亞種

黃鼬高麗亞種(學名:Mustela sibirica coreanus)是黃鼬的亞種之一,頭骨為狹長形,頂部較平。因為它周身棕黃或橙黃,所以動物學上稱它為黃鼬。是小型的食肉動物。棲息於平原、沼澤、河谷、村莊、城市和山區等地帶。夜行性,主要以嚙齒類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其他小型哺乳動物,每年3-4月發情交配。選擇柴草垛下、堤岸洞穴、墓地、亂石堆、樹洞等隱蔽處築巢。雌獸妊娠期為33-37天。通常5月產仔,每胎產2-8仔。與很多鼬科動物一樣,它們體內具有臭腺,可以排出臭氣,在遇到威脅時,起到麻痹敵人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鼬高麗亞種
  • 拉丁學名:Mustela sibirica coreanus
  • 別稱:高麗黃鼬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食肉目
  • 鼬科
  • 鼬屬
  • 黃鼬
  • 亞種:黃鼬高麗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Domaniewski, 1926
  • 英文名稱:Korean Weasel Marten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黃鼬高麗亞種體長28-40厘米,尾長12-25厘米,體重210-1200克,雌性小於雄性1/2-1/3。體形細長,四肢短。頸長、頭小,可以鑽很狹窄的縫隙。尾長約為體長之半,尾毛蓬鬆。
背部毛棕褐色或棕黃色,吻端和顏面部深褐色,鼻端周圍、口角和額部對白色,雜有棕黃色,身體腹面顏色略淡。夏毛顏色較深,冬毛顏色淺淡且帶光澤。尾部、四肢與背部同色。肛門腺發達。
黃鼬的頭骨為狹長形,頂部較平。鼻骨、上頜骨、額骨和頂骨完全癒合,不見骨縫。顴弓窄。聽泡為長橢圓形。雄獸的矢狀嵴和人字嵴明顯,眶間寬較眶後突後之腦顱前端為寬。

生活習性

棲息于山地和平原,見於林緣、河谷、灌叢和草丘中、也常出沒在村莊附近。居於石洞、樹洞或倒木下。多夜間活動。
食性很雜,在野外以鼠類為主食,也吃鳥卵及幼雛、魚、蛙和昆蟲;在住家附近,常在夜間偷襲家禽,首先吸食其血液,再吃內臟及軀體,性嗜吸血。以臭腺放出臭氣自衛。
黃鼬的身材修長,四腳短小,是世界上身子最柔軟的動物之一,因為黃鼬的腰軟善曲,可以穿越狹窄的縫隙,有了這個本領,就可以任意鑽進鼠洞內,輕而易舉地捕食老鼠了。它們的性情殘暴兇狠,絕不放過所遇到的弱小動物,即便吃不完,也一定要把獵物全部咬死。
黃鼬的主食是老鼠和野兔,儘管野兔在短距離內跑得很快,但在長時間的高速追逐下,最後總會由於恐懼和力竭而被趕上咬斷脖頸,做了黃鼬口下的犧牲品。
據調查,每頭黃鼬一夜之間可以捕食6-7隻老鼠。

分布範圍

分布於韓國首爾。

繁殖方式

每年3-4月發情交配。懷孕後期的雌獸行動謹慎、緩慢。臨產前選擇柴草垛下、堤岸洞穴、墓地、亂石堆、樹洞等隱蔽處築巢。雌獸妊娠期為33-37天。
通常5月產仔,每胎產2-8仔。初生的幼仔全身被白色胎毛,雙眼緊閉,側身躺臥。9-10月齡達到性成熟。壽命為10-20年。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