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麴毒素
- 外文名:aflatoxin
- 拼音:huáng qū dú sù
- 別名:黃麴黴素
黃曲霉毒素(AFT)是一類化學結構類似的化合物,均為二氫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黃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黃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寄生麴黴 (a.parasiticus)產生的次生...
黃麴毒素(aflatoxin)是一種有強烈生物毒性的化學物質,常由黃麴黴及另外幾種黴菌在霉變的穀物中產生,如大米、豆類、花生等,有很強的致癌作用。加熱至280℃以上才...
黃曲霉,半知菌類,一種常見腐生真菌。多見於發霉的糧食、糧製品及其它霉腐的有機物上。菌落生長較快,結構疏鬆,表面灰綠色,背面無色或略呈褐色。菌體有許多複雜...
黃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簡寫為AFB1)是二氫呋喃氧雜萘鄰酮的衍生物,含有一個雙呋喃環和一個氧雜萘鄰酮(香豆素)。黃曲霉毒素B1是已知的化學物質中致癌性最強...
麴黴毒素,aspertoxin,熔點325~327℃。旋光度-140 (c=0.015,二甲基甲醯胺),由黃曲霉(Aspergillus flavus)代謝產生的一種化合物。是麴黴產生的代謝產物或二級...
黃曲霉毒素可引起動物腫瘤,是目前已知的最強的動物致癌物。所用的動物實驗模型包括嚙齒類、靈長類和魚類等多種動物。肝臟為主要靶器官,長期持續攝入較低劑量的黃...
黃曲霉毒素B1(AFB1)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毒性最強的致癌物質,常發現於玉米、堅果等糧油類食品及其製品中,其毒力相當於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在動物體內,其主要...
黃曲霉毒素是一類真菌(如黃曲霉和寄生麴黴)的有毒的代謝產物,它們具有很強的致癌性,主要存在於穀物、堅果、棉籽、植物油以及一些和人類血液、動物飼料相關的產品...
黃曲霉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化學致癌物質。據統計它比二甲基亞硝胺誘發肝癌能力大75倍,可見黃曲霉毒素直接威脅著人類的 健康 。1974年印度境內200個村莊曾爆發...
黃曲黴素為真菌毒素,主要損害人體肝臟及腎臟,有較強的致癌性。黃曲黴素中毒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厭食、嘔吐、胃腸道出血等。...
黃曲黴素(aflatoxin,AFT),是一類真菌毒素,主要是由黃曲霉(Aspergillus flaw)、寄生麴黴(Aspergillus parasitwus)和集峰麴黴(Aspergillusnomius)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
黃曲黴菌(學名:Aspergillus flavus)或稱為黃曲菌、黃曲霉等,是一種真菌。在自然環境中,它是一種常見的黴菌,在儲存的肉類中會造成儲存的問題。它也是一種人類...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黃曲霉毒素M1在2B類致癌物清單中。1 ...
黃曲霉毒素生物酶解毒研究副題名,黃曲霉毒素B1酶解毒機制研究,外文題名,Study on enzymatic detoxication of aflatoxin,論文作者劉大嶺著...
黃曲霉毒素快速檢測儀採用固相酶聯免疫吸附ELISA的原理,即酶聯免疫法;可定量檢測糧食、食品、飼料、油脂、乳製品、藥物、飲料、酒等產品中的黃曲霉毒素(B1,B2,G...
黃曲霉毒素快速檢測儀採用固相酶聯免疫吸附ELISA的原理,即酶聯免疫法;可定量檢測糧食、食品、飼料、油脂、乳製品、藥物、飲料、牛奶、酒等產品中的黃曲霉毒素(B1...
黃曲霉毒素測定儀採用固相酶聯免疫吸附ELISA的原理,即聯免疫法,由光度計與B1試劑盒二大件組成,能限量、定量測定樣品中黃曲霉毒素B1的含量。...
對奶牛生產造成不利影響的主要黴菌毒素有黃曲霉毒素和不同種類的鐮刀菌毒素。危害奶牛的黴菌毒素黃曲霉毒素由真菌黃曲黴菌產生。這是一個熱帶或亞熱帶的黴菌,喜好...
雜色麴黴素(Sterigmatocystin)主要是雜色麴黴(Aspergillus versicolor)和構巢麴黴(Aspergillus nidulans)的最終代謝產物,同時又是黃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麴黴(...
黃曲黴素是一種帶有毒性的物質,發霉的花生、大米經常含有這種毒素,如果這種毒素的含量超過進口國規定的限制標準時,就會被進口國拒絕進口、沒收或強制改變用途。...
天然物質及其加工產物在國際抗癌聯盟(IARC)1978年公布的34種人類致癌物中占5種,取黃曲霉毒素、環孢素A、菸草和煙氣、檳榔及酒精性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