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鶺鴒阿拉斯加亞種

黃鶺鴒阿拉斯加亞種

黃鶺鴒阿拉斯加亞種(學名:Motacilla flava tschutschensis)。分布於阿拉斯加、東至美國、南至Nushagak河、努尼瓦克島、西伯利亞、阿納德爾、南至阿納德爾河、印度、爪哇以及中國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前蘇聯Chukotski半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鶺鴒阿拉斯加亞種
  • 拉丁學名:Motacilla flava tschutsch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鶺鴒科
  • :鶺鴒屬
  • 黃鶺鴒
  • 亞種:黃鶺鴒阿拉斯加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Gmelin,1789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18厘米)的帶褐色或橄欖色的鶺鴒。似灰鶺鴒但背橄欖綠色或橄欖褐色而非灰色,尾較短,飛行時無白色翼紋或黃色腰。非繁殖期體羽褐色較重較暗,但三四月已恢復繁殖期體羽。雌鳥及亞成鳥無黃色的臀部。亞成鳥腹部白。
虹膜-褐色;嘴-褐色;腳-褐至黑色。

棲息環境

棲息於低山丘陵、平原以及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常在林緣、林中溪流、平原河谷、村野、湖畔和居民點附近活動。

生活習性

多成對或成3-5隻的小群,遷徙期亦見數十隻的大群活動。喜歡停棲在河邊或河心石頭上,尾不停地上下擺動。有時也沿著水邊來回不停地走動。飛行時兩翅一收一伸,呈波浪式前進行。常常邊飛邊叫,鳴聲‘唧、唧’。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中國(東部)
國外分布:阿拉斯加(西部),東至美國(巴羅角),南至Nushagak河、努尼瓦克島、西伯利亞(楚克尼半島)、阿納德爾(東部),南至阿納德爾河,冬季到印度(東部)、爪哇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營巢於河邊岩坡草叢和潮濕的塔頭甸子中的塔頭墩邊上,偶爾也見在村邊居民柴垛中營巢,巢隱蔽甚好。巢呈碗狀,主要由枯草莖葉構成,內墊有羊毛、牛毛和鳥類羽毛。巢的大小為內徑6-7cm×7-8cm,外徑9-10cm×11-12cm,巢高6-7cm,深5-6cm。營巢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最早在5月初即見有產卵的,大多在5月中下旬開始產卵,每天產1枚,每窩產卵5-6枚,多為5枚。卵灰白色,其上被有褐色斑點和斑紋,卵的大小為14-15mm×19-21mm,重1.9-2.2g。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4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雛鳥除頭頂、肩和腰有少許灰黃色絨羽外,其他全赤裸無羽,兩眼緊閉,通體肉紅色。雌雄親鳥共同育雛,每日有兩個餵食高峰。一次在9:00-10:10,每小時餵食達16次;一次在16:00-17:00,每小時約14次。雛鳥留巢期14±1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