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魚圈起源
一百多年前,
松花江出產一種黃魚,體形奇特,兩頭細當中粗成梭開,體大肥壯,表面黃色黑錵無鱗,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江湖中稀有的一種魚。據民眾傳說打撈上來的黃魚,最大的有三百多斤重。它是
舒蘭一種獨特水產,是當時向滿清皇室進貢物品之一。
滿清光緒皇帝知道松花江出產黃魚,便頒發詔書,聖令這一帶黎民百姓嚴禁捕捉食用,打撈的黃魚一律進貢京城供皇族享用,誰要違抗,犯殺頭之罪。
清政府為了把這一帶出產的黃魚控制起來,防止百姓捕捉,除派兵常年駐守外,還設立了捕撈黃魚專業隊,特從京城白宙精放派來看管黃魚官和打撈黃魚的轎龍黃魚工,對江里的黃魚嚴加看管,並按指令捕捉送往京城。
一年四季都要進京送魚是有困難的,當時交通不便,路途遙遠,道路艱難,運輸工具簡單,只能用大馬車運送,進一次京要走一個多月時間,在炎熱的夏季送到京城,魚要腐爛,冬季江水結凍不能捕魚,所以,在江里打撈上來的黃魚,必須臨時貯養起來,就在當是挖池積水貯存打撈上來的黃魚。這個水池子,周圍是用岩石築成,砂石鋪底,成橢圓開,占地面積約五、六萬平方公尺墓探套,深五公尺,池子西南側有柵欄,防止髒水雜物侵入。圈堤四周是榆柳環繞,整個水池,風光秀麗,十分引人注目。民眾後來把這個大水池子叫“黃魚圈”,其名流傳至今。今日的法特鄉黃魚村黃魚圈屯即由此得名。
清政府派的黃魚官和打撈的典魚工,常年駐守在黃魚圈。這個黃魚官貪贓枉法欺壓百姓,以晾網為名把沿江兩岸一帶的好地劃為晾網地芝淚記(現在的江西還有晾網地的名字)。被黃魚官霸占的土地,再租當地百姓耕種,每年都要給黃魚官繳納大量的租糧。百姓敢怒不敢言,恨之入骨。
傳說
黃魚官
黃魚官橫行鄉里,在當是百姓中傳說有有這樣一段故事:當時在典魚圈屯住一家姓牟的,其後人現在還住在這個屯,那時他家開一座油坊,當時沒有機器榨,用木榨,用大石頭錘打楔子往外擠油。晚間夜靜時,很遠就能聽到打錘轟轟的響聲。有一天,黃魚官打發漁工去牟家油坊要油,牟家沒給,漁工回去向黃魚官稟報後,黃魚官惱羞成怒,叫漁工把牟掌柜找來,黃魚官說:“你家打油把黃魚給驚的不吃食啦,這黃魚可是給皇上進貢的!你說怎么辦吧?”這下可嚇壞了牟掌柜的,趕忙跪在地上叩頭求饒說:“老爺救救我吧!”
黃魚官假裝慈善地說:“快起來,起來,”接著說:“你拿來一百兩白銀,還可讓你油坊照常開業,不然,你就犯殺頭之罪呀!”牟掌柜的回家之後,傾家蕩產,湊上一百兩銀子送給了黃魚官,免去了殺頭的災難,從此油坊也被黃魚官霸占去了。
這個黃魚圈,後因黃魚滅種,沙土淤積,圈已廢用。解放以後,在共產黨領導下,黃魚圈已為當地人民發展漁業所用。
古蹟
在
舒蘭市法特鄉有一個黃魚圈村,是清代皇宮圈養廈翻戀試鱘鰉魚的地方,也是一處文物古蹟。
相傳,清朝順治皇帝遷都北京後,為保證皇宮大內的衣食住行,分別在
烏拉街、江寧、蘇州、杭州設立了與地方官府無關的朝貢衙門,直接歸內務府管理。烏拉總管衙鍵探喇門負責採集東珠、松籽、蜂蜜、鱘鰉魚、人參、貂皮及白小米等,其中,松花江特產鱘鰉魚個大味美、鮮嫩,很受宮廷歡迎。這種魚胎生,大的有三四百斤,小的有五、六斤,老百姓捕到鱘鰉魚不準吃,這是貢品,否則要犯殺頭之罪。一般捕魚時值春、夏、秋三季,沒有冷藏裝置,天熱又無法運輸,只能等到冬季將魚凍好用馬車送往京城。當年,烏拉總管向皇帝建議修個鰉魚圈,把捕到的魚先養起來。皇帝準奏,就在距烏拉街100里的松花江處修了一個鰉魚圈,為了妥善保管魚具,又在烏拉街北12里的江對岸修建了一座打魚樓。
打魚樓
鰉魚圈和打魚樓都是在康熙初後修建的。據光緒十年(1884)出版的《打牲烏拉志典全書》記載:“盪捕鱘鰉魚每年四、五月,派驍騎校一員、委官一員、領催二名,用肥大眼網八塊,兩塊一練合為一塊,順車橫盪,獲魚入圈。”從此,春汛以後,捕魚牲丁乘船結隊齊集打魚樓,殺豬宰羊舉行隆重的祭江儀式,然後各捕魚隊分頭出發,順松花江而下,打牲丁們非常辛苦,吃住船上,往往下網十幾天才能捕到一尾,捕到魚後不分晝夜立即運往鰉魚圈圈養。到冬季破冰取魚掛冰捋直凍好,用黃綾裹上,裝上桃木車,車上插一面書有“貢”字黃旗,護送人員在出發前三日沐浴更衣,吃住衙門,不準回家,赴京途中每至驛站更換保鏢兵丁一次,直到京城,護送人員在第二年正月才返回烏拉街總管衙門。
價值
相傳鰉魚圈深丈余,周長500多米,全用花崗岩石砌成,旁還有晾網地。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東巡吉淚備樂林時,曾乘船巡視過鰉魚圈和打魚樓。鰉魚圈隨著清朝的滅亡也荒廢了。時間長了,鰉魚圈的地名就成了黃魚圈了。
黃魚圈不僅是清代圈養鱘鰉魚的地方,在黃魚圈村西200米的珠山上,還有一處距今三千年左右的原始村落遺址,總面積約四萬平方米,面臨松花江,東接廣闊平原,南靠江岔陡壁,山上除有原始文化遺址外,還有渤海、遼金時期的文化遺址,面積約一萬平方米。這個黃魚圈古文化遺址對研究吉林地區各歷史時期的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現已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打魚樓
鰉魚圈和打魚樓都是在康熙初後修建的。據光緒十年(1884)出版的《打牲烏拉志典全書》記載:“盪捕鱘鰉魚每年四、五月,派驍騎校一員、委官一員、領催二名,用肥大眼網八塊,兩塊一練合為一塊,順車橫盪,獲魚入圈。”從此,春汛以後,捕魚牲丁乘船結隊齊集打魚樓,殺豬宰羊舉行隆重的祭江儀式,然後各捕魚隊分頭出發,順松花江而下,打牲丁們非常辛苦,吃住船上,往往下網十幾天才能捕到一尾,捕到魚後不分晝夜立即運往鰉魚圈圈養。到冬季破冰取魚掛冰捋直凍好,用黃綾裹上,裝上桃木車,車上插一面書有“貢”字黃旗,護送人員在出發前三日沐浴更衣,吃住衙門,不準回家,赴京途中每至驛站更換保鏢兵丁一次,直到京城,護送人員在第二年正月才返回烏拉街總管衙門。
價值
相傳鰉魚圈深丈余,周長500多米,全用花崗岩石砌成,旁還有晾網地。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東巡吉林時,曾乘船巡視過鰉魚圈和打魚樓。鰉魚圈隨著清朝的滅亡也荒廢了。時間長了,鰉魚圈的地名就成了黃魚圈了。
黃魚圈不僅是清代圈養鱘鰉魚的地方,在黃魚圈村西200米的珠山上,還有一處距今三千年左右的原始村落遺址,總面積約四萬平方米,面臨松花江,東接廣闊平原,南靠江岔陡壁,山上除有原始文化遺址外,還有渤海、遼金時期的文化遺址,面積約一萬平方米。這個黃魚圈古文化遺址對研究吉林地區各歷史時期的文化具有重要價值,現已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