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額巨嘴鳥是一種巨嘴鳥科、綠巨嘴鳥屬、鳥綱動物,分布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額巨嘴鳥
- 拉丁學名:Aulacorhynchus huallagae
- 別稱:黃額鵎鵼、黃額小鵎鵼
- 界:動物界
- 綱:鳥綱
- 目:鴷形目
- 科:巨嘴鳥科
- 屬:綠巨嘴鳥屬
- 命名時間:Carriker, 1933
- 英文名稱:Yellow-browed Toucanet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保護狀況,
形態特徵
黃額巨嘴鳥是一種中小型攀禽,外形略似犀鳥。體羽以綠色為主。喙極大,但重量較輕,此鳥的嘴儘管很大,但是重量還不足30克。嘴骨構造很特別,它不是一個緻密的實體,外面是一層簿殼,中間貫穿著極細纖維,多孔的海綿狀組織,充滿空氣,因此,它絲毫感覺不到沉重的壓力。
巨嘴鳥的喙實際上很輕,遠沒有看上去那樣重。外面是一層薄薄的角質鞘,裡面中空,只是有不少細的骨質支撐桿交錯排列著;雖然有這種內部加固成份,巨嘴鳥的喙還是很脆弱,有時會破碎。不過,有些個體在喙的一部分明顯缺失後照樣還可以生存很長時間。巨嘴鳥的舌很長,喙緣呈明顯的鋸齒狀,喙基周圍無口須。臉和下顎裸露部分的皮膚通常著色鮮艷。有幾種眼睛顏色淺的種類在(黑色)瞳孔前後有深色的陰影,使它們的眼睛看起來成一道橫向的狹縫。
數個世紀以來自然學家一直在研究巨嘴鳥這種如此誇張的喙究竟作何用途。它使這些相當笨重的鳥在棲於樹枝較粗的樹冠內時能夠採擷到外層細枝(不能承受它們的重量)上的漿果和種籽。它們用喙尖攫住食物,然後往上一甩,頭揚起,食物落入喉中。這一行為可解釋喙的長度,但沒能解釋其厚度和艷麗的著色。巨嘴鳥以食果實為主,飲食中也包括昆蟲和某些脊椎動物。一些巨嘴鳥會很活躍地(有時成對或成群)捕食蜥蜴、蛇、鳥的卵和雛鳥等。有些巨嘴鳥會跟隨密密麻林的螞蟻大軍捕捉被螞蟻驚擾的節肢動物和脊椎動物。打劫鳥巢時,巨嘴鳥五彩斑斕的巨喙常常使受害的親鳥嚇得一動都不敢動,根本不敢發起攻擊。只有在巨嘴鳥起飛後,惱怒的親鳥才會進行反擊,甚至會踩在飛行的巨嘴鳥的背上,但在後者著陸前會謹慎地選擇撤退。巨嘴鳥的喙同樣使它們在覓食的樹上對其他食果鳥處於支配地位。此外,也可以幫助不同的巨嘴鳥種類相互識別。如在中美洲的森林裡,黑嘴巨嘴鳥和厚嘴巨嘴鳥的體羽如出一轍,只有通過喙(和鳴聲)才能區分。其中厚嘴巨嘴鳥的喙呈現出幾乎所有的彩虹色(七色中僅缺一種)——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它的另一個名字彩虹嘴巨嘴鳥也許便貼切。而它的親緣種黑嘴巨嘴鳥的喙主要為栗色,同時在上頜有不少黃色。巨嘴鳥的喙還可用以求偶,因為雄鳥的喙相對更細長,猶如一把半月形刀,而雌鳥的喙顯得短而寬。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生活習性
鳴聲通常為一連串冗長而不入調的喉音,類似蛙叫和狗吠,以及乾澀的卡嗒卡嗒聲,亦為最喧鬧的森林鳥。居于海拔1,000~3,600米的山林中,喜棲於樹梢帶。會在朽樹上鑿洞穴,其巢築在高高的樹洞內。雙親共同照看雛鳥,但夜間沒有明確的哪一方負責看雛。大的排泄物和殘留物會用喙啄出巢,巢保持得相當整潔。吃東西時總是先用嘴尖把食物啄住,然後仰起脖子,把食物向上拋起,再張開大嘴,準確地將食物接入喉嚨里,而不必經過那很長的大嘴,把時間花在“吞”的過程中。雜食性,以果實、種子和昆蟲為食,有時也掠奪小鳥的巢穴,吃掉卵和雛鳥。
繁殖方式
這種鳥以樹洞為巢。—次生2~4枚蛋。光滑白蛋即堆於未襯裡的穴中,大約16天孵化;孵出的雛鳥全身赤裸,至少須經3個星期才能睜眼,孵後約45天開始過自己的生活。
保護狀況
分布範圍很小的黃額巨嘴鳥為瀕危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