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頰麥雞

黃頰麥雞

黃頰麥雞(Vanellus gregarius):鴴科、麥雞屬的一種鳥類。體長30厘米,翼展70-76厘米,體重150-250克。翅形尖長,第1枚初級飛羽退化,形狹窄,甚短小;第2枚初級飛羽較第3枚長或者等長。三級飛羽特長。尾形短圓,尾羽12枚。體羽橄欖棕色,具有非常明顯的亮白色眼眉。

是遷徙性鳥類,具有極強的飛行能力。棲息於水域附近的草地、耕地、荒漠及比較乾燥的內陸濕地和附近的半乾旱草原等。聚20-100隻的群體。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物質,包括穀物、葉子和花朵。繁殖季節的飲食更加多樣化。主要分布於亞洲中部地區,在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的開闊草地上繁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頰麥雞
  • 拉丁學名:Vanellus gregarius
  • 別名:長腳麥雞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鴴形目
  • 鴴科
  • 麥雞屬
  • :黃頰麥雞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Pallas,1771
  • 保護級別:極危(CR)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 同義學名1:Chettusia gregaria ssp. gregaria (Pallas, 1771) — Collar and Andrew (1988)
  • 同義學名2:Chettusia gregaria ssp. gregaria (Pallas, 1771) — Cramp and Simmons (1977-1994)
  • 外文名:英文 Sociable Lapwing, Sociable Plover
    法文 Vanneau sociable
    阿拉伯文 الزقزاق الأنيس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遷徙,行為,食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主要威脅,

形態特徵

黃頰麥雞體長30厘米,翼展70-76厘米,體重150-250克。體羽橄欖棕色,具有非常明顯的亮白色眼眉,連線前額和頸背。眼尾有黑色的細紋。頂部和背部中心黑色,腹部為黑色和栗色。長腿黑色。非繁殖期的成鳥在眼眉處有淺黃色雜毛。腹部蒼白。雌性的顏色沒有雄性那么強烈,尤其是在腹部。幼鳥與成鳥的衰羽很相似,但它們的上體羽毛有淺黃色邊緣和深色末端線,胸部有濃密的棕色條紋。
黃頰麥雞與白尾麥雞的不同之處在於其黑色的腹部和較短的腿。頭部和面部的飾物對比更鮮明。

棲息環境

黃頰麥雞在遷徙時,喜歡生長矮草的沙質平原、乾燥的草地、休耕地和耕地。在它們的冬季棲息地,在被燒焦的草原和大草原、廢棄的莊稼、用作垃圾填埋場的牧場和已經收割的小米田。它們喜歡的棲息地通常位於取水點附近。它們也可以在乾旱的荒地、耕地以及留茬農田中看到。在築巢期間,黃頰麥雞主要生活在由灌叢和覆蓋著山艾的草原之間的過渡地帶。在阿拉伯,它們經常出現在海岸線的沙漠中。
主要繁殖在針茅草原和蒿草草原之間的過渡地帶,靠近水體的裸露鹽鹼地。巢穴優先放置在腐葉豐富且植被稀少的蒿屬地區。可以避免植被茂密的草原,但是雛雞更喜歡裸地比例低和高大植被比例高的區域,這對於提供掩護以躲避捕食者很重要。

生活習性

遷徙

該物種是遷徙的。在3月或4月初離開越冬地,從4月中旬到達其繁殖範圍。它們以3-20對的小群體進入繁殖地,並在8-9月開始向南遷移,有時最晚在11月返回冬季棲息地。在西伯利亞和哈薩克斯坦遷徙前,數千隻鳥會聚集在一起,但遷徙本身通常以15-20隻鳥的小群形式發生。在敘利亞,它們每年從2月中旬到3月下旬到達,然後在秋季再次到達。於9月至10月到達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越冬地,並於10月下旬到達蘇丹。越冬地通常有歡幾乘駝幾到幾十隻黃頰麥雞的小群,儘管偶爾也有超過100隻的大群記錄。

行為

白尾講櫃己麥雞是一種相當合群的鳥,總是待在5-6隻的小群中。第一年的白尾麥雞聚群20-100隻或更多的個體,尤其是在春季遷徙期間,此時大多數鳥類已經穿上了它們迷人的婚禮制服。它們的活動、飛行和行為具有鴴科鳥類的典型特徵。

食性

白尾麥雞主要以昆蟲為食,包括直翅目、鞘翅目和蛾類幼蟲,包括蚱蜢、甲蟲、蝗蟲和蛾幼蟲。第一年的白尾麥雞也吃蜘蛛。少量的植物物質,如種院束享子、葉子和花朵,通常是選單的補充。在胃裡經常有小石頭,偶爾也能發現脊椎動物的骨頭和軟體動物的殼。飲食隨季節變化。在冬季,昆蟲和無脊椎動物占主導地位。

分布範圍

繁育地: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中亞區)。
非繁殖地: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蘇丹。
旅鳥:阿富汗、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州、伊朗、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卡達、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槳糊獄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留鳥:伊拉克、以色列、阿曼、俄羅斯(歐洲區)、沙特、敘利亞和阿聯。
疑似滅絕: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厄立特里鞏燥亞、衣索比亞和吉爾吉斯斯坦。
遊蕩(非繁殖地):葉門。
遊蕩(旅鳥):奧地利和巴林。
遊蕩(季節性不確定):白俄羅斯和馬爾地夫。
遊蕩:比利時、保加利亞、賽普勒斯、捷克、丹麥、埃及、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科威特、盧森堡、馬爾他、摩洛哥、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塞席爾、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里、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國。
疑似滅絕和遊蕩:蒙古。
疑似滅絕且來源不明:奈及利亞。
滅絕與遊蕩:中國和烏克蘭。
黃頰麥雞
黃頰麥雞分布圖

繁殖方式

白尾麥雞在水域附近築巢,在裸露或植被非常稀疏的鹽沼中築巢。巢是一個簡單的淺窩,產卵初期,歸諒背主除了一些植物枝外,沒有任何裝飾。隨著孵化的進行,材料(植物、卵石和碎片)開始在初始巢周圍堆積。產卵從4月中旬持續到5月底,在北部持續到6月初。交配是一雄一雌制,但就在季節開始之前,由6-10隻鳥組成的小群鳥降落在開闊的田野里,雄性與雌性進行求愛。這些部隊是半繁殖地的,它們在附近定居,距離另一個群體20-50米。每組包含3-20對。每對夫婦都有自己的領地,也會在另一種水禽如領燕鴴附近築巢。
每窩產卵2-5枚。一個季節通常只產一窩,但如果意外失去了最初的窩卵,會兩再次生產替代窩。孵化期不超過23天,由雌鳥進行。雛鳥的羽毛從淺粉紅色到奶油色不等,上面有各色斑點。臉頰均勻呈奶油色,下側和頸背呈淺褐色。飛行需要37-40天。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極危(CR)。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

種群現狀

2006年在哈薩克斯坦對黃頰麥雞進行的調查,頸您遷估計在145,000平方千米的區域內有376對繁殖對。在整個育種範圍內推斷該種群密度可能產生5,600個繁殖對的總種群規模,即11,200隻成熟個體,大致相當於總共16,000-17,000隻個體。這一總數與2007年10月在土耳其的3,200隻的記錄以及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邊境最近的統計數字一致,據估計有6,000-8,000隻正在該地區活動(Donald等人,2016年)。2015年,歐洲種群估計有0-10對,相當於0-20隻成年個體。
趨勢理由:黃頰麥雞經歷了非常迅速的下跌和區間收縮。在哈薩克斯坦北部,1930-1960年間下降了40%,隨後在1960-1987年間進一步減半。然而,在哈薩克斯坦中部(以Korgalzhyn為中心)進行的實地調查表明,種群趨勢現在穩定並可能開始增加(例如,Korgalzhyn周圍恆定調查區的巢穴數量從2005年的85隻增加到2006年的107隻和2007年的113隻;1985年,哈薩克斯坦東北部巴甫洛達爾周圍10,000平方千米的恆定區域內,類似的巢穴數量為67個,1991年為55個,以及2007年的140個。然而,尚不確定這是否是整個物種範圍內的一致趨勢,截止2015年,在過去的27年中全球下降>50%,仍然被謹慎懷疑(三代中),由於潛在的嚴重威脅,預計未來三代的下降幅度更大。進一步的實地調查可能會提供數據,導致這些估計的修正。在歐洲,估計人口規模在27年內減少了80%或更多年(三年代)並在9年(一代)內減少25%或更多。

主要威脅

遷徙期間和越冬地的非法狩獵可能是對黃頰麥雞的主要威脅。2005年至2012年的數據表明,成年黃頰麥雞存活率低可能是遷徙路線沿線已知的狩獵壓力造成的,這似乎是最關鍵的物種數量統計率。
儘管最近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對解釋下降幅度的其他關鍵因素仍知之甚少。在繁殖地,黃頰麥雞以前可能受到草原轉變為耕地的威脅,加上大量本地有蹄類動物放牧的減少,以及後來大量家養放牧動物的消失來自國家資助的集體農場。然而,自從蘇聯解體以來,大面積的耕地被廢棄並正在恢復為自然草原棲息地,家畜群已經集中在村莊周圍(它們的永久存在導致草地比廣闊的草原更短在蘇聯制度下以半遊牧方式放牧的牛群),而火災的增加(由於對火災的控制減少)也可能導致適宜棲息地的增加。這些因素可能是近年來數量可能增加(至少在哈薩克斯坦部分地區)的原因。
巢穴集中在村莊附近的重度放牧區可能會增加人類干擾及綿羊、山羊以及可能的其他牲畜踐踏的威脅。由於在食草動物密度高的地區築巢而導致的低卵存活率被認為是該物種衰退的原因之一。該物種可能會受到其繁殖和越冬範圍內日益乾燥的氣候的影響,但尚不清楚這是否有益於或威脅到這種半沙漠物種。農業擴張和集約化、過度放牧和草原棲息地的喪失都對該物種使用的中途停留地構成威脅。隨著棲息地的變化,一個灌溉項目將水從Atatürk大壩分配到Ceylanpinar周圍的田地,可能對該物種產生負面影響(Fisher,2016年)。

分布範圍

繁育地: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中亞區)。
非繁殖地: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蘇丹。
旅鳥:阿富汗、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州、伊朗、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卡達、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留鳥:伊拉克、以色列、阿曼、俄羅斯(歐洲區)、沙特、敘利亞和阿聯。
疑似滅絕: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和吉爾吉斯斯坦。
遊蕩(非繁殖地):葉門。
遊蕩(旅鳥):奧地利和巴林。
遊蕩(季節性不確定):白俄羅斯和馬爾地夫。
遊蕩:比利時、保加利亞、賽普勒斯、捷克、丹麥、埃及、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科威特、盧森堡、馬爾他、摩洛哥、荷蘭、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塞席爾、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里、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國。
疑似滅絕和遊蕩:蒙古。
疑似滅絕且來源不明:奈及利亞。
滅絕與遊蕩:中國和烏克蘭。
黃頰麥雞
黃頰麥雞分布圖

繁殖方式

白尾麥雞在水域附近築巢,在裸露或植被非常稀疏的鹽沼中築巢。巢是一個簡單的淺窩,產卵初期,除了一些植物枝外,沒有任何裝飾。隨著孵化的進行,材料(植物、卵石和碎片)開始在初始巢周圍堆積。產卵從4月中旬持續到5月底,在北部持續到6月初。交配是一雄一雌制,但就在季節開始之前,由6-10隻鳥組成的小群鳥降落在開闊的田野里,雄性與雌性進行求愛。這些部隊是半繁殖地的,它們在附近定居,距離另一個群體20-50米。每組包含3-20對。每對夫婦都有自己的領地,也會在另一種水禽如領燕鴴附近築巢。
每窩產卵2-5枚。一個季節通常只產一窩,但如果意外失去了最初的窩卵,會兩再次生產替代窩。孵化期不超過23天,由雌鳥進行。雛鳥的羽毛從淺粉紅色到奶油色不等,上面有各色斑點。臉頰均勻呈奶油色,下側和頸背呈淺褐色。飛行需要37-40天。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ver3.1——極危(CR)。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

種群現狀

2006年在哈薩克斯坦對黃頰麥雞進行的調查,估計在145,000平方千米的區域內有376對繁殖對。在整個育種範圍內推斷該種群密度可能產生5,600個繁殖對的總種群規模,即11,200隻成熟個體,大致相當於總共16,000-17,000隻個體。這一總數與2007年10月在土耳其的3,200隻的記錄以及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邊境最近的統計數字一致,據估計有6,000-8,000隻正在該地區活動(Donald等人,2016年)。2015年,歐洲種群估計有0-10對,相當於0-20隻成年個體。
趨勢理由:黃頰麥雞經歷了非常迅速的下跌和區間收縮。在哈薩克斯坦北部,1930-1960年間下降了40%,隨後在1960-1987年間進一步減半。然而,在哈薩克斯坦中部(以Korgalzhyn為中心)進行的實地調查表明,種群趨勢現在穩定並可能開始增加(例如,Korgalzhyn周圍恆定調查區的巢穴數量從2005年的85隻增加到2006年的107隻和2007年的113隻;1985年,哈薩克斯坦東北部巴甫洛達爾周圍10,000平方千米的恆定區域內,類似的巢穴數量為67個,1991年為55個,以及2007年的140個。然而,尚不確定這是否是整個物種範圍內的一致趨勢,截止2015年,在過去的27年中全球下降>50%,仍然被謹慎懷疑(三代中),由於潛在的嚴重威脅,預計未來三代的下降幅度更大。進一步的實地調查可能會提供數據,導致這些估計的修正。在歐洲,估計人口規模在27年內減少了80%或更多年(三年代)並在9年(一代)內減少25%或更多。

主要威脅

遷徙期間和越冬地的非法狩獵可能是對黃頰麥雞的主要威脅。2005年至2012年的數據表明,成年黃頰麥雞存活率低可能是遷徙路線沿線已知的狩獵壓力造成的,這似乎是最關鍵的物種數量統計率。
儘管最近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對解釋下降幅度的其他關鍵因素仍知之甚少。在繁殖地,黃頰麥雞以前可能受到草原轉變為耕地的威脅,加上大量本地有蹄類動物放牧的減少,以及後來大量家養放牧動物的消失來自國家資助的集體農場。然而,自從蘇聯解體以來,大面積的耕地被廢棄並正在恢復為自然草原棲息地,家畜群已經集中在村莊周圍(它們的永久存在導致草地比廣闊的草原更短在蘇聯制度下以半遊牧方式放牧的牛群),而火災的增加(由於對火災的控制減少)也可能導致適宜棲息地的增加。這些因素可能是近年來數量可能增加(至少在哈薩克斯坦部分地區)的原因。
巢穴集中在村莊附近的重度放牧區可能會增加人類干擾及綿羊、山羊以及可能的其他牲畜踐踏的威脅。由於在食草動物密度高的地區築巢而導致的低卵存活率被認為是該物種衰退的原因之一。該物種可能會受到其繁殖和越冬範圍內日益乾燥的氣候的影響,但尚不清楚這是否有益於或威脅到這種半沙漠物種。農業擴張和集約化、過度放牧和草原棲息地的喪失都對該物種使用的中途停留地構成威脅。隨著棲息地的變化,一個灌溉項目將水從Atatürk大壩分配到Ceylanpinar周圍的田地,可能對該物種產生負面影響(Fisher,2016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