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頭亞馬遜鸚鵡

黃頭亞馬遜鸚鵡

黃頭亞馬遜鸚鵡身長約四十公分,綠色的身體,灰色的腳。特徵是金黃色的羽毛分布在頭部及喉部,尚未成熟的鸚鵡僅有前額是黃色的,要達到成鳥的體色需要約六年的時間。橘色的虹膜,灰白色的喙。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頭亞馬遜鸚鵡
  • 拉丁學名:Amazona ochrocephala belizensis
  • :動物界
  • :鳥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分布區域:墨西哥、中美洲以及南回歸線附近的南美洲
生活環境,形態習性,飼養摘要,保護狀況,繁殖,

生活環境

黃冠亞馬遜鸚鵡棲息在開放的林地、熱帶稀樹草原、沼澤地、潮濕森林的邊緣地帶、農耕區及市郊等地區,通常成對或小群活動,偶爾聚集百隻以上,主要在樹上覓食,但也會到玉米田尋找食物。在哥倫比亞繁殖期為12.8份至次年1月份,在委內瑞拉為2~5月份。

形態習性

它們成對或成群的生活在森林地,吃一些堅果、種子、水果和花穗,在樹洞裡築巢。在繁殖季時,一天也許會交配好幾次。母鳥會產下二、三個卵並孵化二十八至三十天,幼鳥大約七十五天離巢。
黃頭亞馬遜鸚鵡極易馴化,而且模仿及說話的能力很強,但並不是所有的種類均是如此,在選購時要特別注意。

飼養摘要

在人工飼養下的黃冠亞馬遜鸚鵡活潑,生命力強,適應新環境很容易,說話能力強。喜愛洗澡與啃咬東西,可提供新鮮的樹枝,繁殖期外可與其他亞馬遜鸚鵡一起飼養,但還是成對飼養最為理想。人工飼養應採用金屬籠或金屬架。要經常檢查鎖鏈的牢固情況,以免鸚鵡將其咬斷後逃逸。冬季室內溫度不能低於16℃,夏季300CEL上時應加強通風、降低溫度。食物以葵花籽、玉米、花生米、高粱、稻子為主,每天要餵水果和青菜。水果和青菜要洗淨後切成方塊或小段餵給,定期補充微量元素添加劑等。

保護狀況

目前無滅絕危機,管制其國際貿易。為CITES《華盛頓公約》二級保護物種。

繁殖

成對繁殖效果較好,通常4 5q份進入繁殖期,繁殖期間有攻擊性,尤其是雄鳥為保護巢穴,在有人接近時通常很具攻擊性,發怒時甚至會攻擊雌鳥或幼鳥。因此,要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打擾。一窩產卵2~4顆,孵化期為26—28天,幼鳥羽毛2個月長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