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言
“此次國內洪水為患,禍及十八省市,香港同胞,熱心捐獻,盛情感人。本會同仁除在各方面多所捐獻外,並以香港廠主聯合會名義,於本月五日送交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港幣20萬元。請其代轉江蘇省救災機構,轉贈淮安市及揚州市二市僑務部門各港幣10萬元,作為救災之用,款少情重,略表慰問。”這是香港廠主聯合會會長黃鑒先生於1991年9月9日給筆者來信中的一段話,讀之令人感動,亦可見血濃於水的同胞情意。
黃鑒先生捐贈的救災款為什麼要指名“轉贈淮安市及揚州市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人物事跡
黃鑒,1932年出生於江蘇省淮安縣流均鄉馬鋪莊。童年時代,他就讀於家鄉私塾館。其父黃僖田很會做生意,先經營鹽業,後又到寶應縣城開醬園店。黃鑒也隨父遷居寶應縣城讀書。因其父經營有方,頗有積蓄,也因其叔父黃惠田一家早已遷居上海,而且混得很不錯。於是,黃僖田便帶著積蓄到了十里洋場的大上海,辦了一個小型化工廠,後又興辦了印染廠,自製染料,生意十分興隆。黃鑒九歲那年,被父親接到上海,進入了“洋學堂”讀書,開始了少年時代的城市生活。
1949年春夏之際,剛剛步入青年時代的黃鑒,便隨著黃浦江畔的慌亂人流,到了香港。從此,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在這個掛著“米”字旗的“自由世界”紮下了根。
黃鑒這個十六歲的異鄉人,舉目無親,語言不通,面對陌生的天地,什麼都得從頭學起,他當時的13袋裡僅有78元港幣,只能在偏僻的鑽石山,用30元港幣與人合租一間簡陋的小屋棲身,餓了啃麵包,渴了喝自來水,鞋底破了用廢報摺疊起來墊著穿。經過四年的艱苦努力,他於1954年考上了“香江書院”經濟系夜學部。他白天干活,晚上讀書,還常常給中文報社寫稿子,賺點稿費,補貼生活。由於他刻苦用功,學業出眾,第一學期就拿到了獎學金,第二學期他就被“大中通訊社”聘為專欄記者。就這樣,他讀完了四年大學,於1958年拿到了香江書院經濟系畢業文憑。後來升任大中通訊社社長。不久,父親來信勸告他“要在香港商業社會立足,須做生意,懂技術……”他覺得父親言之有理,於是就投筆從商。當時,香港的紡織印染業尚在萌芽時期。父親原是上海印染業的老手,少年時代的耳濡目染,使他懂得一些漂染和化學染劑製造的技能,他決心繼承父業,靠省吃儉用積蓄起來的七百元港幣起家,在當時還較為偏僻的荃灣租了塊小地方,辦起了生產化學染料的工廠,其實僅是個“一人工廠”,自己當老闆,又當夥計。
五十年末,六十年初,香港漂染廠還不多,這個領域幾乎是空白,是個有錢可賺的行業,黃鑒看準時機,辦起了漂染廠。此後,他又根據市場的需要,逐步開辦了紡織、塑膠、鐘錶、電子等工廠,並拓展了進出口國際貿易。
黃鑒在香港事業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他能正確處理勞資關係,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他的基本理論是“勞資雙方是利益的結合”。據此,三十多年來,他採取了與眾不同的管理“政策”:尊重職工人格,不搞嚴懲高壓。對於工作出包的職工,付給高酬勞,最高的一年內可給兩年的工薪,這對工人無疑會產生吸引力。對工作差的職工,他不罰也不責備,相反去關心他們,以情感動職工。哪個工人的孩子上學交不起學費,他去代交;哪個工人分期付款買房子,一時付不出錢,他先代付;哪個工人生病住院錢不夠,他代交;哪個工人欠了他的錢,還不起的,他一筆勾銷,當作贈送。黃鑒如此對待職工,大得人心,被人譽為勇於開拓的企業家,“港之傑”。現在,他擔負重任,職銜眾多。在香港,他是大興、大富兩印染廠董事長兼總經理,印染同業公會會長,
大森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茶隆實業有限公司主席,遠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席,香港區議會民選議員,香港廠主聯會會長……;在大陸內地,他是天津市企業改造及經濟開發顧問團團長,上海市工業技術發展基金會首席顧問,中國龍鄉經濟建設實業開發公司名譽董事長,中國輕騎摩托集團總公司名譽董事長,中國廣東廣隆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人物義舉
1982年11月,黃鑒應全國工商聯的邀請,率香港廠主聯合會組織的30名企業家代表團,赴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地參觀訪況,他們一到首都北京,就受到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國務院僑辦、港澳辦主任廖承志的親切接見。正是在這次會見中,廖承志率先向他們,也即向全世界披露:中國將於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權。香港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而香港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自由港和金融中心的地位不變。由於這是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對香港前途發表如此明確、如此坦誠的意見,北京中央電視台向全國直播實況,並通過衛星傳播到全世界。黃鑒作為訪問團團長,也就成了將“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特號新聞帶回香港的第一人。這使黃鑒對社會主義祖國大徹大悟了。他在工商界奔走相告,並舉行記者招待會,以親歷者的身份,現身說法,向新聞界詳細如實地發布了這一訊息,還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中國內地的政治局面、經濟發展及民生均已大為改善,真可謂今非昔比。加之自實行開放政策以來,不斷引進新科技,建設四個現代化,……中國領導人作出香港保持繁榮五十年不變的承諾皆誠實可信!”他說;“香港百分之九十八為中國人,當可以自己管理自已,一如世界上其他例似地區一樣。中華民族具有優良的悠久的歷史,但近百年來受殖民主義者壓迫。身為中國人與稍有良知的任何人均會反對不平等條約。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那是天經地義的,毋庸置疑。惟港人應對自己抱有信心。”(引自1982年12月19日香港《文匯報》)他表示:“對香港的前途絕對持樂觀的態度。”香港的新聞宣傳機器也為黃鑒的“一鳴驚人”之舉大為張揚,經過一陣沸沸揚揚的喧鬧以後,終於安定了當時極其動盪的香港社會。黃鑒的義務宣傳之舉,為祖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一大功勞。因此,他在港澳地區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了,簡直成了“明星”。
1983年,黃鑒被推舉為33個社會團體的會長或主席,在香港促成了中國銀行對那裡的中小企業低息免保貸款,使香港中小企業得以不斷向前發展。“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對社會要有所貢獻。”黃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更加熱衷於社會活動。這一年,他回故鄉淮安探親,尋根慰祖,受到鄉親父老和地方政府的熱情接待和歡迎。他感受到了鄉情之深厚親切,家鄉發展經濟之期望殷切,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責任。從1984年起,他就聯絡、組織有關的集團公司,向大陸投資辦廠,先後興辦了十多家獨資、合資、合作企業,全是生產出口創匯商品。1985年7月,他率由英國、新加坡、美國和香港企業家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天津,被當時的天津市長李瑞環聘為“天津市企業改造及經濟開發顧問團團長”。1986年4月,他率由荷蘭、比利時、澳大利亞、新加坡和香港企業家組成的訪問團,赴上海進行經濟技術考察,被當時的上海市長江澤民聘為“上海市工業技術發展基金會首席顧問。”爾後,他經常穿梭子大陸與香港之間,為祖國的四化建設奔忙。1988年5月27日,《香港商報》記者楊麗娟,在該報“港之傑”專欄內,介紹並讚譽“黃鑒狂熱於社會工作”的種種愛國義舉,為國爭了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北京“6·4”事件之後,許多海外企業家對大陸投資望而怯步,黃鑒則從長遠著眼,採取果斷行動,帶頭繼續向內地投資。他冒著“風險”,率香港遠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人員赴廣東惠州市淡水鎮,購買了20萬平方米土地的使用權,獨資籌建一個總投資30億港幣的工業村。工業村分三期工程,1991年夏季完成第一期工程,並開始了第二期工程。預計該工業村建成後,除生產手錶、電話機外殼外,還生產電腦磁碟等。這種電腦磁碟,年產約12000萬片,產量居世界之冠。同時引進國外專利技術,生產二英寸照相機上用的磁碟,取代目前通用的膠捲底片。這種高科技產品,每片分50格,可拍50張照片,而且可以反覆擦洗、反覆使用,年產1000萬片。此外,還生產錄像機殼,年產量7000萬隻。以上產品,均以出口為主。黃鑒說:“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又是我國鐘錶製造中心。我一直有這樣一個美夢,要在國際市場上為中國的手錶工業揚威,讓國人引以為榮。”這是1990年,他與上海市手錶工業公司合資辦廠洽談成功後說的話。同年,他還為香港金馬國際聯合公司開辦的上海金馬時裝公司開業剪彩。上海《解放日報》記者金福安在《甘為上海外向型經濟效力——記香港廠主聯合會會長黃鑒》一文中寫道:“黃先生對上海的感情是很深的。”1991年5月,黃鑒應邀率香港工業考察團,前來參加揚州市瓊花節,並對揚州和無錫兩市的工業企業進行了考察,還與兩市簽訂意向書。議定:揚州、無錫的工廠企業與香港廠主聯合會的工廠企業進行對口交流,逐步建立合資合作企業;港方在揚州、無錫開辦獨資企業;揚州、無錫在香港開設視窗,推銷自己產品出口和原料進口及技術引進。他表示,要為這兩市的工業走向世界穿針引線,為中華騰飛插翅添翼。
人物捐款
1991年夏季,長江、淮河流域遭受特大水災,身居香港的黃鑒先生對於故鄉更是情深意重,故鄉的親情和風貌,時常浮現在他的眼前,迴蕩於他的心田。“風物總是家鄉好,牛背陰晴入面來。”當他得知祖國和故鄉遭災之後,除積極參予香港各方面的捐贈活動外,還會商於同仁,以香港廠主聯合會名義,於1991年9月5日,送交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港幣20萬元,請其代轉江蘇省救災機構。轉贈於他的出身地淮安和童年生活過的寶應縣各港幣10萬元,表達他的赤子之心,對生養之地淮揚父老的慰問。鄉親們讚譽黃先生是:迢迢萬里路,更系故鄉情;救災捐款意,還是同胞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