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黃錦培這位祖籍廣東惠陽,生於新加坡的音樂大師,他的學藝生涯,更多的是在漂泊中度過。他在四川、上海都待過很長時間,後來又遠赴東南亞,1950年才歸國,到了晚年,還在加拿大開班教學,並且獨力舉辦了粵劇百年展,在當地轟動一時。
個人貢獻
30年代廣東音樂流行全國
歐陽森說,上世紀30年代,廣東音樂是中國各地都流行的音樂品種,處處火車站上都可以聽到《步步高》和《雨打芭蕉》的旋律。在國際大碼頭的上海也不例外,而且由於當年上海聚集了大量廣東籍人,這種音樂的影響力就更加大。當時上海著名的民樂團體大同樂會,對廣東音樂的演奏、研究和探討就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黃錦培藉助大同樂會,交往了一大批民樂高手。後來這些人許多成為南北各地的民樂界領軍人物,無形中為黃錦培音樂之路的發展和影響力的擴張做了有力的助力。
曾是廣東音樂界“第一人”
能以琵琶指法演奏秦琴
歐陽森告訴記者,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廣東音樂領域如果要做一些比較高水準、大規模,或者較為複雜的民樂作品,毫無疑問會選擇黃錦培。1962年和1963年,他幾乎同時為兩部中國電影史上的標誌性影片《南海潮》和《七十二家房客》製作了音樂,上世紀70年代著名的《山鄉風雲》配樂也出自他手。而且作曲、配器、指揮一肩挑,為廣東音樂增添了一批極富代表性的作品。
歐陽森說,由於廣東音樂長期的“民間”特徵,很多當年的音樂人都是師徒手口相傳,有些人甚至連譜都不識,平時演奏水準很高,但說不出什麼理論。而黃錦培不但技法了得,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系統理論,長期的國外生活又讓他掌握了流利的英語,熟悉了西洋樂的一些配器和整合方法。這都讓他成為當時廣東音樂界中無可替代的“第一人”。
在黃錦培的作品中,建國後第一部粵劇電影《搜書院》不能不提。這部由
紅線女和
馬師曾聯袂演出的經典電影中,他擔任了音樂設計和指揮的重任。歐陽森當時正在上海音樂學院求學,他回憶去探班時,當時已經被視為粵劇代表人物的
紅線女在片場對黃錦培也是極為尊敬。
同時,黃錦培也是音樂創新的探索者。如他根據上世紀40年代自己與人合作創作的名曲《月圓曲》改編的民樂合奏曲,就採用了廣東音樂中極為少見的三拍子形式。全曲運用六聲音階寫成,曲調跌宕,節奏平穩,帶有熱切希望,與廣東音樂常見的那種歡快喜慶的“玻璃音樂”風格大有不同,一出即轟動音樂界。他的專業是琵琶,但是業界評價他以琵琶指法演奏秦琴的技術,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