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開發史和金礦床成因》是1991年原子能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R.W.博伊爾。
基本介紹
- 作者:(加)R.W.博伊爾
- 譯者:陳曉秦/等
- ISBN:9787502202774
- 頁數:419
- 定價:16.80
- 出版社:原子能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1-04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
序
前言
導言
第一章 金的地球化學和金的礦床類型
金的地球化學
金礦床
第二章 黃金:原始時期
原始時期發現的金礦床
第三章 黃金:古典時期
金礦床及其成因理論
第四章 黃金:中世紀時期
中世紀的金礦床成因理論
第五章 黃金: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的金礦床成因理論
第六章 黃金:向現代科學觀點過渡時期
黃金和其它礦床的成因理論
第七章 黃金:現代社會
現代礦床成因理論概述
第八章 金的地球化學金的地球化學
8-1自然金
8-2金(一)
8-3金(二)
8-4金(三)
8-5銀,金
8-6金地球化學概要
8-7金在自然界的搬運和沉澱
8-8金沉澱的鹼金屬硫化物理論
8-9結論
8-10金在含有機質地下溶液中的搬運
第九章 後生金礦床的形成機制――礦漿學說
生成金礦脈的礦漿說
9-1A礦漿或礦液的成因:脈岩牆
9-1B裂隙脈的成因
9-2脈和岩牆導致圍岩的膨脹,加利福尼亞州的格拉斯谷
9-3成礦流體的性質
第十章 後生金礦床的形成機制――岩漿熱液學說
金礦床成因的岩漿熱液說
10-1金礦床與火成岩
10-2加拿大地盾金礦床與火成岩的成因聯繫
10-3諾瓦斯科舍金礦田
10-4加利福尼亞金礦田
10-5活動地熱系統與熱液礦床
第十一章 後生金礦床的成因――花崗岩化學說
第十二章 金礦床的成因―一噴氣學說
第十三章 後生金礦床的成因――分泌學說
第十四章 金礦床――石英卵石礫岩型和石英岩型
維特瓦特斯蘭德礦區
14-1蘭德含金礫岩中金的成因
14-2結論性評述
14-3蘭德金礦床的熱液成因
14-4維特瓦特斯蘭德礦區的礫岩
14-5維特瓦特斯蘭德群礦層、多米尼昂里夫礦層、文特斯多普接觸帶礦層及布萊
克里夫礦層中金和放射性礦物的產出和成因
14-6維特瓦特斯蘭德金礦田沉積環境:推論與觀察的逐年回顧
14-7產於南非維特瓦特斯蘭德地區前寒武紀岩石中碳鈾釷礦所包含的植物化石其它礦床
第十五章 砂金礦床
殘積砂礦
沖積砂礦
15-1砂金礦床富集帶的規律
15-2第三系砂礫中的金
15-3經濟地質學:砂金礦
15-4蘇聯東南部砂礦形成過程中金的性狀
15-5蘇聯東北部現代構造中砂礦地質學的比較特徵
15-6阿拉斯加的砂金礦
15-7基岩對砂金礦形成的作用(一)
15-8基岩對砂金礦形成的作用(二)
15-9基岩對砂金礦形成的作用(三)
15-10基岩對砂金礦形成的作用(四)
第十六章 金礦床的氧化作用和次生富集
16-1金(一)
16-2金(二)
16-3評《含金硫化礦床氧化帶中金的性狀》一書
16-4喬治亞州盧姆帕金縣卡爾洪礦山金的殘積富集和表生搬運
第十七章 金礦床專論
金礦床中礦物和元素的伴生特點
金礦床中的Au/Ag值及自然金的成色
金礦床中的圍岩蝕變
形成後生金礦床的構造條件
17-1金在脈體中的沉澱機制和沉澱環境
17-2加拿大小構造與金沉澱的關係
第十八章 黃金及金礦開採的經濟學
中世紀末以前的金礦經濟學歷史
向現代過渡時期的金礦經濟學
現代黃金及金礦開採經濟學
黃金的套用
黃金的未來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