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綠春縣境中南部,屬哀牢山南延余脈,於1983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是雲南省較早成立的自然保護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連山
- 地理位置:綠春縣境中南部
- 占地面積:61860公頃
- 景點級別: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
獲批信息
主要保護對象
主要保護熱帶季節雨林、山地雨林、濕性季風常綠闊葉林、山地苔蘚常綠闊葉林為主的森林生態系統和綠春蘇鐵、白頰長臂猿、黑長臂猿、印支虎、馬來熊等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生態環境。 綠春蘇鐵1、保護熱帶季節雨林、山地雨林、濕性季風常綠闊葉林、山地苔蘚常綠闊葉林為主的森林生態系統。
2、保護綠春蘇鐵、東京龍腦香、長蕊木蘭、多毛坡壘等大量珍稀植物及其生境。
3、保護白頰長臂猿、黑長臂猿、印支虎、馬來熊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環境。
土地權屬狀況
1、黃連山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1860公頃,其中國有林
56198公頃,占保護區面積的86.4%,已核發了國有山林權證書。(雲南省綠春縣國有山林權證編號:NO.0002749、NO.0002750)
2、集體林8860公頃,占保護區面積的13.6%,保護區管理部門於1998年與周邊的2個鄉人民政府簽訂了保護管理協定書,其土地權屬不變,但使用和管理權歸保護區。保護區土地權屬明確,四至界線清楚。
保護區特色
1、靈長類動物的重要棲息地
綠春黃連山自然保護區作為滇南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有8種靈長類動物分布,這在我國已知的自然保護區中是絕無僅有的,在國外也比較罕見。在我國所有靈長類動物分布的自然保護區中,一般都只有1-3種靈長類,雲南南部和西部的自然保護區中有5~7種,綠春黃連山自然保護就生存8種,占我國靈長類種總數(22種)的36.4%,是我國自然保護區中保持有靈長類動物最多的自然保護區。
2、證實有馬來熊確切分布的保護區
馬來熊系瀕危物種,國內外均列為一級重點保護。綠春黃連山自然保護區是目前國內唯一採到馬來熊標本,並知其確切分布的一個自然保護區。
3、保護區擁有稀有的活化石——綠春蘇鐵
綠春蘇鐵是1995年所發現的蘇鐵屬植物新種,是距今有兩億多年的古老殘遺植物,僅分布於我國雲南省南部的綠春縣小黑江流域及越南的黑水河流域。綠春黃連山自然保護區的小黑江流域是國內唯一分布區,總面積有4838公頃(72570畝),蘇鐵種群數量約82萬株,是目前國內蘇鐵數量最多且分布面積最廣的蘇鐵群落。整個群落呈斑塊狀分布,結構保存完整,年齡結構基本呈金字塔形,模式穩定,對蘇鐵屬植物進行多方面研究有著重要的科研價值。
4、國際自然保護區合作的熱點地區
綠春黃連山自然保護區直接與越南的孟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並通過越南孟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寮國豐沙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鄰,是雲南與周邊國家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直接相接的唯一的一個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資源基金會和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特別重視對這一區域的保護,對這一地區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特別關注,這對今後開展國際間的合作和交流具有深遠的意義和極高的保護價值。
綠春黃連山自然保護區是滇南熱帶保護區中唯一的分布最為完整的熱帶季節雨林、山地雨林、濕性季風常綠闊葉林、山地苔蘚常綠闊葉林4種植被類型垂直分布的保護區,是雲南南部熱帶保護區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是動植物區系和種群交流的綠色“大走廊”。
保護區內有50公里的國境線,並直接與越南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這不僅使該保護區有重要的物種基因保護價值和在國際上引人關注的保護地位,而且其森林屏障在國防中的地位相當重要,也是國家樹立國際保護形象,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