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新聞業

黃色新聞業,的主要表現有使用大字號煽情標題,對新聞加以渲染誇張。

產生及衰落,定義,特殊的表現手法,評價,積極影響,消極影響,

產生及衰落

19世紀末期,普利茲的《世界報》星期日版有了一個及其引人注目的漫畫專欄,是畫家奧特考特的“黃孩子”(Yellow Kids)。由於漫畫大多是以當時社會新聞為主題,而且趣味盎然,故黃孩子的大名在紐約家喻戶曉。再後來,奧特考特隨《世界報》星期日特刊全班人馬來到赫斯特的《新聞報》繼續主持“黃孩子”專欄。。
而同時,普利茲又邀請了拉克斯到《世界報》主持該專欄,由此引發了“黃孩子雙胞胎案”,為了爭奪“黃孩子”的著作權而訴諸公堂,且兩報均刊載“黃孩子”的大幅廣告,使得黃同學成了“風行一時”的人物。
這期間,再加上兩報充滿諷刺性的新聞,典型的互咬,於是人們將這種“互咬”的新聞和黃孩子的漫畫聯繫起來稱它為“黃色新聞”。
在《新聞報》與《世界報》激烈競爭發展起來的黃色新聞業遂引起了全國報紙的仿效,並於1899-1900年達到最最高峰。
至於1901年以後,它兩的競爭就明顯趨於緩和了,當然不是它們自身“覺悟”“自省”,而是莊重報紙如《紐約時報》的興起使得人們對黃色新聞負面影響產生了厭惡,並不斷加劇。
直到最後使得黃色新聞業逐漸衰落。

定義

美國新聞史學家莫特認為,黃色新聞和煽情主義新聞並非同義語,黃色新聞是建立在煽情主義基礎之上的,注重犯罪、醜聞、離婚、性的問題,強調災害和體育新聞的報導……
當然,關鍵在於這裡的“黃色新聞業”是一個偶然事件引起的必然產物,bt,並不是慣常理解的“星腥性”為基調的那撥兒小報。

特殊的表現手法

1、使用大字號煽情標題,對新聞加以渲染誇張。
2、濫用照片
3、種種欺騙手段
4、星期日增刊,登載滑稽連環畫和膚淺文章
5、標榜同情“受壓迫者”,發動反對對平民的欺壓。

評價

美國新聞學者人為:黃色新聞是一種靈魂的新式新聞思潮。
它是十九世紀90年代,在美國興起,報紙主編為取悅讀者而將煽情主義與“更大標題,更可讀的故事、照片和顏色的點綴”等技巧結合起來進行新聞的編輯。
“黃色新聞”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它是與黃色報和煽情主義緊密聯繫的。無論是作為一種報導新聞手法,還是作為一種新聞思潮,“黃色新聞”決不能僅僅被理解為“色情的內容和淫穢的東西”的代名詞。

積極影響

1、客群定位非常明確,較政黨報刊,客群觀有很大改變。
2、在新聞業務上的改革,如大量採用圖片、多行標題、大字號,新聞寫作多樣化,增加新聞特寫等,進一步活躍了報紙版面,增強了報紙對民眾的吸引力,這一點已被現代報紙所繼承。
3、黃色新聞的激烈競爭也客觀上促使了採訪方式的創新。
4、利用報紙推動改革,關注弱勢群體,獨立批判精神是報紙責任意識的體現。

消極影響

1、煽情主義的宣傳降低了報紙的水準,踐踏了長期以來被作為最高準則的真實性原則。
2、黃色報紙的煽情主義報導,犯罪新聞報導,聳人聽聞的宣傳,毒害了人們的心靈。
3、黃色報紙還以其譁眾取寵,聳人聽聞的宣傳,轉移了普通民眾對切身政治經濟鬥爭的注意,削弱了他們對於統治者階級壓迫的鬥爭意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