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黃腳銀鷗為大型
鷗類,全長57-64厘米,
翼展可達140-155厘米,體重可達800-1500克。
雌雄同色。上體淺灰至中灰色,冬季頭及頸背無褐色縱紋,三級
飛羽及肩羽具白色的月牙形扇,翼合攏時通常可見白色羽尖,飛行時初級飛羽外側具大
翼鏡。眼深黃色,
虹膜黃色。喙小而頭圓,呈黃色,下喙端具標誌性紅點,有時略具黑色帶。腿黃色或橙黃色,有時帶粉色。
第一年冬幼鳥呈灰白色,且遍體布滿深色斑;第二年開始呈現向成鳥過渡的羽色。
近種區別
黃腳銀鷗與
織女銀鷗(
Larus vegae)相似,區別在於黃腳銀鷗上體灰色較淺,冬羽的頭、頸、背、胸為白色無褐色紋,三級飛羽及肩羽具白色的寬月牙形斑:翼合攏時通常可見3個大小相同的白色羽尖;初級飛羽外側具大翼鏡,較織女銀鷗的翼鏡大;腿淺粉紅色。
棲息環境
黃腳銀鷗的棲息地包括內陸濕地(永久河流或者溪流或者小溪包括瀑布、超過8公頃的永久淡水湖、低於8公頃的永久淡水沼澤或者水池)、海洋淺海(中上層崖壁、潮下岩石和岩石礁、潮下鬆散岩或者卵石或者礫石、潮下沙地、潮下沙泥地、大型藻類或者海帶或者海草淹沒地)、海洋潮間帶(沙質海岸線、海灘、沙洲、海堤等)、海洋海岸(上層海岸、海洋懸崖)、岩外群島、人工陸地(可耕地、牧場、城市地區、垃圾場)、人工水域(超過8公頃的蓄水區、鹽鹼地、港口)。繁殖時,其棲息地一般選在灌木叢附近或灌木叢下,或在岩石和沙質島嶼、海灘、海崖、草叢或灌木叢河島嶼上,有時在離水幾百米的高地上。
生活習性
遷徙:黃腳銀鷗在黑海和裏海附近的一些種群可能是不遷徙的,其他地方的種群可能都會遷移(1996年)。在越冬地區的繁殖活動(包括育雛)發生在7-11月,返回原棲息地的遷移發生在2月中旬至6月中旬(2003年)。
食性:黃腳銀鷗的食物包括魚類、無脊椎動物(包括昆蟲、軟體動物)、爬行動物、小型哺乳動物(例如田鼠、地松鼠)、動物內臟、鳥蛋和雛鳥。有時也會在垃圾中尋找食物。
分布範圍
黃腳銀鷗分布於東歐、中東、西北非洲和中亞。分布於黑海和裏海的大部分地區。繁殖季節會在哈薩克斯坦東部以及中亞草原出現。冬季會在西南亞海岸、非洲東北海岸和阿拉伯半島周圍的印度西北部出現。
長期生活:阿爾巴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土耳其、保加利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約旦、科威特、阿曼、巴勒斯坦國、羅馬尼亞、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另外還有巴林、馬爾地夫、尼泊爾、斯里蘭卡為可能存在。
育雛繁殖地:亞美尼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歐洲部分)、烏茲別克斯坦。
非育雛繁殖地:中國、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印度、黎巴嫩、巴基斯坦、卡達、沙烏地阿拉伯、索馬里、葉門。
遷徙途徑地區:阿富汗。
繁殖方式
黃腳銀鷗的繁殖期為4-7月(確切的時間在地理上各不相同)。一般成群營巢,巢是由附近的植被、羽毛等建造的。黃腳銀鷗以單種或混合種群一起繁殖,通常一對巢相隔幾米。每窩通常產卵2-3枚,偶爾多至4枚。雌雄輪流孵卵,孵化期一般為25-27天。黃腳銀鷗的壽命可達12.4年。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非洲歐亞水鳥協定》(African Eurasian Waterbird Agreement)。
列入《歐盟鳥類指令》(Annex Ⅱ of the Birds Directive)——附屬檔案二。
種群現狀
黃腳銀鷗的全球種群數量尚不清楚。歐洲種群數量估計為54100-87500對,相當於108000-175000隻成年個體(2015年)。黃腳銀鷗的分布範圍很大,因此在分布範圍大小標準(標準範圍20000平方公里,加上範圍大小、生境範圍、生境質量、種群規模和少數棲息地喪失)下不接近脆弱的種群數量。黃腳銀鷗的種群數量趨勢似乎是穩定的,因此根據種群數量趨勢標準(十年或三代下降30%)該物種並不接近脆弱的種群數量。黃腳銀鷗種群數量規模很大,因此沒有達到種群規模標準下的弱勢群體種群數量(10000隻成年個體,估計在十年或三代內持續下降10%)(2018年)。由於這些原因,黃腳銀鷗被認為是不受關注的物種。
瀕危因素
有報告說,在其分布範圍的東部黃腳銀鷗種群經常被搜尋以獲得卵,而在烏克蘭經常被獵殺(2018年)。以前是為了保護其他的鷗屬動物而被捕殺的,但是最近還沒有記錄到這一點(2018)。據報告,許多小規模的石油泄漏也會導致黃腳銀鷗的死亡(例如在亞塞拜然)(2018年),儘管這似乎對黃腳銀鷗種群數量的影響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