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良(中山大學大學教授)

黃紹良(中山大學大學教授)

中山大學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小兒血液病及小兒哮喘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特別對小兒溶血性貧血、白血病/腫瘤及再生障礙性貧血有深入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紹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主要成就:被評為“廣東省白求恩式先進工作者”等
  • 代表作品:《兩步法體外定向誘導小鼠胚胎幹細胞》等
  • 職稱:教授
簡介,貢獻,主要學術論著,

簡介

黃紹良從七十年代起在國內率先開展小兒G6PD缺陷及新生兒Hb病的大規模普查研究、小兒G6PD缺陷症所致感染性溶血性貧血及慢性非球形溶血性貧血臨床與實驗研究。提出G6PD缺陷症所致的CNHA的臨床分型及G6PD缺陷是廣東地區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重要病因之一。八十年代後期著重於小兒白血病、惡性腫瘤及再障的臨床與實驗研究,九十年代主要從事幹細胞與細胞治療研究,在國內率先開展了臍血移植的基礎與臨床套用研究、人胚胎幹細胞分離培養、定向誘導分化及人間充質幹細胞(MSCs)套用研究。從1992年起獲得有關臍血移植及胚胎幹細胞研究的相關基金項目近二十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省自然科學基金5項、國家“863”合作項目一項、美國中華醫學基金1項及中法合作先進科學研究項目1項。2002年成功建立中國人胚胎幹細胞系並誘導分化為人表皮幹細胞及高效誘導小鼠胚胎幹細胞分化為造血幹細胞。在基礎研究成熟的同時,於1998年起先後在國內首例成功以同胞臍血和外周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重症β地中海貧血,2000年取得國際首例非血緣相關臍血移植成功治療地貧。近5年來已進行50例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地貧、白血病及淋巴瘤,其中臍血移植37例;並與國際上同步成功進行人MSC與臍血聯合移植促進造血重建臨床套用(已進行14例)。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礎上,有關“提高兒童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臨床效果的實驗與臨床研究”獲2004年衛生部臨床重點項目基金資助。

貢獻

2002年牽頭成立了“中國小兒臍血移植協作網”和“中國小兒造血幹細胞移植協作組”,為我國臍血移植的快速、健康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對小兒白血病及再障的診治有深入的研究,從1994年起開展兒童白血病系統化療及造血幹細胞、再障的強化免疫治療,建立小兒白血病專科病房、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及幹細胞研究中心,為幹細胞及細胞治療建立實驗技術平台及臨床套用基地。先後制定中山醫科大學小兒ALL化療97方案、99方案,並組織成立了中山大學小兒白血病化療協作組,使我院小兒ALL 3年無病存活率達到83%,預期5年無病存活率達到80.5%,重型再障療效達75%,進入國內先進行列。同年又成功組建“廣州地區小兒白血病化療協作組”及廣東省抗癌協會小兒腫瘤專業委員會,並積極加強國際交流,取得Camp quality of Hong Kong和美國International Consortion for care of childhood cancer in China及中國福利社會上海宋慶齡基金會資助。已培養博士後5人、博士生13人、碩士生11人。發表論文160篇(其中SCI收錄3篇),主編專著3本。有關“臍血生物學特性研究”獲1999年廣東省衛生系統科技進步三等獎。“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基礎與臨床系列研究”獲得2004年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2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政府津貼,1996年被列入廣東省醫藥衛生系統“五個一興醫工程”學術帶頭人,2000年被評為廣東省白求恩式先進工作者。獲2004年度廣東省柯麟醫學教育基金醫學獎,中山大學傑出教師稱號並獲桐山獎。

主要學術論著

人臍血間充質幹細胞對臍血CD_(34)~+細胞體外擴增作用的研究
兩步法體外定向誘導小鼠胚胎幹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與臍血聯合移植的Ⅰ期臨床觀察
人間充質幹細胞體外擴增及生物學特性的研究
胚胎幹細胞及細胞工程研究的最新進展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中殺傷細胞抑制性受體(KIR)在GVHD和GVL發生中的作用
惡性血液病患兒合併深部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
誘導擴增臍血單個核細胞為TNK細胞的實驗研究
非血緣供者臍血移植治療14例兒童白血病的臨床研究
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血液病的臨床研究
全反式維甲酸促進造血乾祖細胞植入的實驗研究
體外定向誘導E14小鼠胚胎幹細胞為肝細胞
定向誘導小鼠ES細胞為肝臟細胞及其凝血因子Ⅷ,Ⅸ的表達
同種異基因臍血移植小鼠模型的建立
體外定向誘導人胚胎幹細胞分化為表皮樣幹細胞的研究
體外定向誘導小鼠胚胎幹細胞發育為造血乾
胎鼠血及新生鼠外周血分次移植對造血幹細胞植入影響的實驗研究
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β-地中海貧血
人AGM區基質細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學特性
胚胎幹細胞誘導的造血乾祖細胞重建小鼠造血功能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