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礬,中藥名。為硫酸鹽類礦物黃礬Fibrofessite的礦石。具有解毒,殺蟲,斂瘡之功效。用於痔瘺,惡瘡,疥癬及聤耳出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礬
- 別名:金線礬、雞矢礬、雞屎礬
- 主要成分:硫酸鐵
- 顏色:淡黃色
- 光澤:絹絲光澤或珍珠光澤
- 透明度:微透明
- 硬度:硬度近於指甲
- 毒性:有毒
比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鑑別,相關論述,現代套用,
比重
主要成分硫酸鐵(Fe2O3·2SO3·10H2O),其中三氧化硫(SO3)32%,三氧化二鐵(Fe2O3)32%,水(H2O)36%
性味
酸、澀、鹹,寒。
歸經
肝、大腸經。
功效
解毒,殺蟲,斂瘡。
主治
用於痔瘺,惡瘡,疥癬及聤耳出膿。
相關配伍
1、治痔瘺腫痛,膿血不止:黃礬三兩,烏蛇六兩(酒浸,去骨、皮,炙令黃),黃芪三兩(銼),枳殼二兩(麩炒微黃,去瓤),駱駝胸前毛三兩半(燒灰)。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桿,丸如梧子大。每於食前,煎黃芪湯下二十丸。(《聖惠方》黃礬丸)
2、治小兒聤耳出膿水:黃礬半兩,烏賊魚骨一分,黃連一分(去須)。上藥搗羅為末,綿裹如棗核大,塞耳中,日三易之。(《聖惠方》黃礬散)
3、治妒精瘡:黃礬、青礬、麝香等分。為末,小便後敷上,不過三度。(《千金方》)
4、治小兒癬久不瘥:黃礬一兩燒灰,細研。每用先以水淨洗,拭乾塗之。(《聖惠方》)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內服:研末,每次0.5g;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多作外用,內服宜慎,不可多服久服。
形態特徵
黃礬又名纖鐵礬。晶體結構屬單斜晶系。結晶者不多見,常呈不規則塊狀或纖維狀集合體。淡黃色。顯絹絲狀或珍珠狀光澤。微透明。硬度2-2.5,性脆,斷面淺綠色。相對密度1.8-1.9。
生長環境
常生於長石及粗面岩內。產於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藥材鑑別
本品多呈不規則塊狀。淡黃色。微透明;絹絲光澤或珍珠光澤。體較輕,硬度近於指甲。微有鐵鏽氣,味鹹、酸,微澀。以色淡黃、有光澤、無雜質者為佳。
相關論述
1、《海藥本草》:“《廣州志》云:金錢礬生波斯國,打破內有金線文者為上,多入燒家用。”
2、《綱目》:“黃礬出陝西,瓜州、沙州及舶上來者為上,黃色狀如胡桐淚。人於綠礬中揀出黃色者充之,非真也。波斯出者,打破中有金絲文,謂之金線礬,磨刀劍顯花文。《丹房鏡源》云:五色山脂,吳黃礬也。”
現代套用
用於痔瘺、惡瘡、疥癬等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