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湯《臨證醫案醫方》

黃疸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臨證醫案醫方》。具有清熱利濕退黃之功效。主治急性黃疸型肝炎(陽黃)。鞏膜黃染,周身皮膚發黃,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弦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疸湯《臨證醫案醫方》
  • 組成:茵陳,山梔,金銀花
  • 出處:《臨證醫案醫方》
  • 功用:清熱利濕退黃
組成,功用,主治,方義,文獻摘要,

組成

茵陳30克,山梔9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敗醬草15克,板藍根15克,赤芍,白芍各9克,柴胡6克,神曲15克,蘇梗6克,桔梗6克,大豆黃卷15克。

功用

清熱利濕退黃。

主治

急性黃疸型肝炎(陽黃)。鞏膜黃染,周身皮膚發黃,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弦數。

方義

茵陳清熱利濕退黃,大豆黃卷解濕熱退黃,金銀花、連翹、板蘭根、敗醬草、山梔清熱解毒,蘇梗、桔梗、柴胡舒肝理氣,神曲發酵協助退黃,芍藥柔肝養陰與柴胡配伍套用,為治療肝膽疾患的要藥。

文獻摘要

《重審十八反》:“黃疸湯發熱心煩,胸脘脹滿,脅肋作痛,食慾減退,全身乏力,口渴口木,口苦欲吐,身、目、上便黃染,鮮明如橘,小便短少黃赤,舌苔黃膩,脈弦滑而數。治法:清膽利濕,解毒泄熱。茵陳50g,龍膽草15g,柴胡15g,黃芩20g,梔子15g,大黃10g,海藻15g,甘遂5g,甘草5g,黃柏10g,板藍根15g,澤瀉15g,金錢草20g,麥芽30g,川楝子15g。陽黃是膽先受邪。方中茵陳、海藻、澤瀉清膽利濕,通小便。黃芩、黃柏、梔子、膽草和川楝子清熱利濕,解毒除黃。柴胡疏肝解疫。大黃、甘遂降其餘熱,潤腸通大便。板藍根、金錢草清膽解毒,以利其濕。甘草、麥芽和中,健其脾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