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細菌性脈枯病是保護地瓜類上的新病害,主要危害黃瓜,還可危害南瓜等葫蘆科作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瓜細菌性脈枯病
- 外文名:Cucumber bacterial blight
- 危害:危害葉片
- 直徑:1-2毫米
- 症狀:褐色斑
- 病毒類型:細菌
危害症狀,發生規律,防治措施,
危害症狀
黃瓜細菌性脈枯病主要危害植株中下部葉片,也可危害果實、莖。從苗期到生長中後期均可發病。
苗期染病,發病初先在子葉上始見褪綠色水浸狀小點,擴大後病斑呈不規則近圓形,邊緣有黃色暈環,中央漸變為淡褐色,並向子葉中部擴展。遇葉脈時,發展成沿葉脈侵入的水浸狀大型黃色病斑。葉片染病,發病初始葉緣產生水浸狀小點,擴大成病斑後呈沿葉脈走向侵入的水漬狀病斑,並向葉片中部擴展。發生嚴重時,產生V字型大型黃色枯葉病斑。果實染病,初在果實上產生綠色水浸狀斑,病斑擴大後,在果實形成不規則的隆起斑塊,周圍仍呈綠色水浸狀斑,病斑中央由於脫水縊縮引起龜裂。
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帶病種子或隨病株殘餘組織遺留在田間越冬,也可由舊的棚、膜設施帶菌越冬。在環境條件適宜時,病原菌從葉緣水孔、氣孔等自然孔口侵入。也可通過昆蟲、農事操作等傳播蔓延和重複侵染。播種帶菌種子,種子發芽後直接侵入子葉,產生病斑,引起幼苗發病。保護地栽培長時間關棚或夜間飽和濕度時間7小時以上有利於發病,在病害發生盛期,植株表面結露時間越長,水浸狀病斑出現越多。黃瓜葉面吐水也為病菌侵入蔓延提供了有利條件。
病菌喜低溫高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為3—25℃;最適發病環境,溫度為8~20℃,相對濕度95%以上;發病最適生育期在苗期至成株期。發病潛育期7~15天。本病主要在保護地內發生,通常在春天溫差變化大期間發病,當棚室溫度超過25℃時病情即會受到抑制。
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黃瓜細菌性脈枯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12月至翌年4月,年度間早春多陰雨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種植期過早、定植過密、開棚通風少、肥水管理不當的棚室發病重。
病菌喜低溫高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為3—25℃;最適發病環境,溫度為8~20℃,相對濕度95%以上;發病最適生育期在苗期至成株期。發病潛育期7~15天。本病主要在保護地內發生,通常在春天溫差變化大期間發病,當棚室溫度超過25℃時病情即會受到抑制。
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黃瓜細菌性脈枯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12月至翌年4月,年度間早春多陰雨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早較重。栽培上種植期過早、定植過密、開棚通風少、肥水管理不當的棚室發病重。
防治措施
留種與種子處理:從無病留種株上採收種子,選用無病種子。引進商品種子在播前要做好種子處理。
種子消毒 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也可用40%福馬林150倍液浸種1.5小時,或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30分鐘,或100萬單位硫酸鏈黴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 然後用清水洗淨催芽播種。
加強田間管理:保護地栽培棚內,及時清理溝系,防止雨後積水,適時通風換氣,肥水管理採取輕澆勤澆,澆水施肥應在晴天的上午,並及時開棚通風降濕。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3年輪作,增施磷鉀肥,提高黃瓜植株抗病性。 保護地栽培時,覆蓋地膜,實行膜下澆水,加強通風排濕,降低濕度,防止葉面結露,或儘量縮短葉面結露時間,可控制病害發生。
茬口輪作:提倡與非葫蘆科作物實行隔年輪作,以減少田間病菌來源。
清潔田園:在病害盛發期及時摘除病老葉,收穫後清潔田園,清除病殘體,並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深翻土壤,加速病殘體的腐爛分解。
化學防治: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藥,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藥劑可選用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藥量125—165克),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劑1 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藥量100克),豐護胺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藥量125克),30%DT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藥量165克),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666.6平方米用藥量100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