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牯山

黃牯山

黃牯山是江口縣第二名山,位於江口縣民和鄉境內。距縣城15公里,此山巍峨雄姿,群峰秀麗,聳入雲間,山上有古老的森林植被、奇異的花草、珍貴藥材,到黃牯山下,才知黃牯山之大。它不屬於梵淨山山系,是武陵分支的一條山脈,黃牯山為其主峰。遠觀黃牯山,幽壑白崖,群峰錯列,如一幅空中壁畫。而近看 則另一景象,一幅天然古典的中國畫鋪在眼前。此時的黃牯山,山紋如筆鋒,岩穴似墨跡,一勾一划,一塗一抹,繪就一幅水墨背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牯山
  • 外文名:huanggumountain
  • 地理位置: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民和鄉境內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無等級
  • 門票價格:免費
  • 占地面積:20 km
  • 著名景點:娘娘岩、客麻洞、地落水庫
發展歷史,地理環境,主要景點,景觀特點,旅遊信息,

發展歷史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解放軍上黃牯山剿匪,快上貓鼻樑時被匪婆發現了,匪婆邊慌喊“解放軍來了,解放軍來了,”邊往上爬,慌張中蹬到一塊磨盤大的石頭,石頭滾下去,砸在3名解放軍戰士身上,3名解放軍戰士壯烈犧牲;1992年3月間,幾個青年上黃牯山旅遊,到貓鼻樑時起風了,一個女青年眼看就要被山風颳下山崖,正在那千鈞一髮時刻,走在她身後的一個外省男青年伸手托住了她的腰,挽救了女青年的生命,事後得知男方未娶女方未嫁,兩人便成了一對恩愛夫妻,成就了一段佳話。 
雲霧中的黃牯山雲霧中的黃牯山

地理環境

交通便利,距江口縣城15公里

主要景點

娘娘岩、客麻洞、地落水庫
 

景觀特點

佛教名山——梵淨山的姐妹山,距縣城10公里,此山巍峨雄姿,群峰秀麗,
聳入雲間,山上有古老的森林植被、奇異的花草、珍貴藥材,而位於山內的
喀嘛洞更是黃牯山的點睛之筆,洞內可見暗河河床長達10公里,洞內石鐘乳形態奇異。
山野里不愁寂寞,到處飄散著花香和鳥鳴。還有淙淙的流水。這裡的水,雖沒有黃果樹瀑布的雄偉,沒有九寨溝水的秀氣,沒有西湖水的婉約,卻有自己獨特的韻味。它們有的如珍珠串,掛成山崖的“窗簾”;有的似受驚的兔,從筆陡的山上層層蹦下;有的又宛若遊走的魚兒,在草叢中時隱時現……山上植被繁茂,流水眾多,山勢越高,路越難走,到貓鼻樑越發艱難,路的兩邊是陡峭的懸崖,只有像刀背樣的山脊可供單人扶住山石上下,故名曰“貓鼻樑”。說起這貓鼻樑,還有一段沉重的記憶和一個浪漫的故事。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解放軍上黃牯山剿匪,快上貓鼻樑時被匪婆發現了,匪婆邊慌喊“解放軍來了1解放軍來了”邊往上爬,慌張中蹬到一塊磨盤大的石頭,石頭滾下去,砸在3名解放軍戰士身上,3名解放軍戰士壯烈犧牲;1992年3月間,幾個青年上黃牯山旅遊,到貓鼻樑時起風了,一個女青年眼看就要被山風颳下山崖,正在那千鈞一髮時刻,走在她身後的一個外省男青年伸手托住了她的腰,挽救了女青年的生命,事後得知男方未娶女方未嫁,兩人便成了一對恩愛夫妻,成就了一段佳話。  
慢慢的及其他的山們全都矮了下去,證明你已經站到了。黃牯山的峰頂,黃牯山的全貌展現眼前,既連綿起伏又孤峰突起,溝壑縱橫,怪石迭起,如猛獸,似筆筒,若翠屏……,腳下的顏色還很淡很淺,而四面的矮山猶如一個個虔誠的信徒,都一色的拱伏在黃牯山周圍;又好比大海中層疊的波浪,黃牯山就是這大海中的一隻巨大的航船,正帶領著它們向夏天奔去,你會深切體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魄,心在驀然間覺得寬了,遠了。面對春天,我不僅脫口而出:啊,來了。暮色從高處開始。天空闊大,蒼茫遍野。山山峁峁間的
村莊次第拉出了炊煙,把三月的黃牯山描繪得如詩如幻。
黃牯山一日,看山看水看風情。天下勝景不少,唯此山化作一生靈矗立天地之間,襟懷湖光山色,處處入詩入畫。難怪回來有詩讚曰: 
    誰把屏風此地留, 
  千峰萬壑一覽收。 
  人間詩畫難對口,  
  山上黃牯不抬頭。
 

旅遊信息

1、儘量輕裝(包里最好還要備上長袖,因為山上風比較大),短衣短袖,鞋子防滑即可2、帶1、2瓶運動飲料,礦泉水一瓶足矣,路上可不斷補充,山上的泉水,一塊錢裝一瓶;乾糧少許3、帶上雨具,以防下雨。 4、若晚上爬山,帶上頭燈或手電。 5、一般不會中暑,但會揮汗如雨,因而毛巾必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