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灣

黃灣

黃灣鄉在海寧市境東南隅,南臨錢塘江,東接海鹽縣,杭(州)金(絲娘橋)公路橫穿鄉境。全境面海多山,20多座大小山嶺大多分布於錢塘江邊。歷史上素為軍事要地,明、清兩代都建有軍事設施。大尖山瀝海一線是著名錢江涌潮——海寧潮的起點。境內物產豐富,擁有桔子、楊梅、南方梨、蘆筍等特色水果、蔬菜。199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8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灣
  • 地址海寧
  • 特色水果:桔子、楊梅、南方梨
  • 特色蔬菜:蘆筍
建置沿革,大事記,消逝的行業,歷史變革,

建置沿革

隋大業三年(607),黃灣隸屬鹽官縣靈泉鄉。民國21年(1932),始建黃灣鎮。解放後,於1950年5月,析黃灣鎮置黃灣、北池、閘口、黃山4鄉。1956年合建為黃灣鄉。1958年10月,併入袁花公社。1961年,劃出建為黃灣公社。1984年1月,改建為黃灣鄉。鄉人民政府駐地黃灣自然鎮。

大事記

1982年,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3年,撤公社建鄉,恢復鄉村建制。1986年,鄉鎮企業總產值超5000萬元。1989年,疏浚黃山港,建花山匯船閘,解決大面積的農田灌溉和排澇問題。1993年,實施海寧市水利建設重點項目——疏浚新塘河東段工程;建成鄉農貿市場。1994年,鄉廣播電視站被評為嘉興市一級站。1995年,建造鄉中心國小教學樓。1996年,全鄉居民存款突破1億元。1997年,以桔、梨為主的水果總產量達到2150噸,成為嘉興市水果基地。
【華發太陽能集熱管有限公司產品通過省級鑑定】
1998年1月10日,華發太陽能集熱管有限公司太陽能集熱管、太陽能熱水器通過省級新產品鑑定,獲得省鄉鎮企業局頒發的新產品鑑定驗收證書。華發太陽能公司地處閘口集鎮,前身是黃灣華陽節能器材廠,專門生產太陽能熱水器。省鄉鎮企業局新產品鑑定驗收組認為,全玻璃真空太陽能集熱管具有光譜選擇性,吸收率高、發射率低、保溫性能好、節能、無污染及全年可用等優點,填補了省內空白,達到國內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山村冷冰塢開通有線電視】錢江村冷冰塢三面環山,一面臨錢塘江,因山阻擋,原來只能收看錢塘江南岸幾家縣市台的電視節目。鄉廣播電視站籌資6萬元,架設6公里長的幹線,經過半個月的艱苦作業,1998年8月12日,冷冰塢村民終於收看到了圖像清晰的有線電視,至此,黃灣鄉實現了村村組組通有線電視的目標。
【率先開辦鄉電視黨校】1998年6月18日,黃灣鄉在全市率先開辦電視黨校,全鄉各村、各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結合黨員學習活動,認真組織收看。搞好電化教育,是新形勢下黨員教育的好形式。鄉電視黨校的開辦,對進一步加強全鄉黨員幹部的思想建設,促進幹部素質提高,起了較好的作用。
【鄉、村集體企業全部完成改制】至1998年7月11日,黃灣鄉鄉村兩級47家集體企業全部完成轉制。轉制工作啟動於1997年,先後組建有限責任公司8家,股份合作制企業1家,拍賣轉讓企業3家,租售結合企業35家。通過各種形式的轉制,初步體現產權明晰,政企分開,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適應市場經濟的總體要求。
【河道疏浚工程全線竣工】1998年12月15日,黃灣鄉冬季河道疏浚工程全線開工,涉及8個行政村,25個機站,9000多畝灌溉面積,總長12.5公里,疏浚土方13.5萬立方米。12月30日,河道疏浚工作基本結束,改善了農田灌溉條件。
【一方名村——冷冰塢】黃灣鄉錢江村一組——冷冰塢是海寧市最偏僻的一個自然村,三面環山,一面靠海。相傳舊時曾有武官領兵紮營於此,故名“領兵臥”。又因村址冷落僻野,諧為今名。在20年前,這裡是有名的窮村,住的是草棚和簡易房屋,吃的很苦,穿的大多是土布衣,出門要爬山,還經常受颱風、暴雨、大潮的襲擊。農業生產單一,只種棉花和水稻,年人均收入只有100多元。當時有句順口溜:“三個大浪頭,潑到床橫頭;三個大日頭,曬乾稻蒲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這裡的農民走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道路,利用山水自然資源優勢,發展多種經營。1978年開始大面積種植柑桔、桃子、楊梅、蘆筍,以及下海捕撈鰻苗,養殖對蝦、螃蟹等特種水產品。此外,還有外出辦廠經商。1998年,人均收入已達4080元,為20年前的40倍。20年來,人們生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1978年村里通了電,1997年安裝了程控電話。1998年開通了有線電視。70%的人家建造了新樓房,家家戶戶有電器和交通工具。一條大路通到鄉,小汽車可以開到家門口。現在的冷冰塢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
【創建尖山新區】尖山新區由圍墾形成,1997年起至2005年,尖山圍墾工程歷時八年,先後完成圍塗6.3萬畝。2008年尖山新區和黃灣鎮行政體制調整,實行區鎮合一的管理模式,區域總面積擴大到89.5平方公里。尖山新區始終堅持“生態立區、工業興區、綜合開發”,在招商引資中堅持“不符合節能環保一票否決”的原則,杜絕高污染、高能耗產業落戶,守好了產業的第一道準入關。近年來,尖山新區按照海寧市十二五規劃關於建設尖山副中心的發展定位,高標準打造副中心城市。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先後完成了中部工業區塊“六橫七縱”、東南工業區塊“四橫五縱”和總部基地·江南城區域完善的路網布局。

消逝的行業

——製鹽業
黃灣製鹽始於西漢文帝時(約公元前160年),至宋代,黃灣已成為鹽官八大鹽場之一。元代併入西路場。清乾隆五年(1740),黃灣析出單獨設場,廣袤25里,場地28021.5畝,灶丁2458人,倉房226間,年產鹽32萬擔,為黃灣鹽業的鼎盛時期。嗣後,隨著海水外退,灘涂淡化,產減灶少,至1969年才廢場造田。
黃灣

歷史變革

黃灣歷史悠久,在漫長的四、五千年歷史中,建置沿革變遷頻繁,隸屬關係頗為複雜。
夏、商朝(約公元前2100~前1100年),黃灣地屬揚州城。
西周(公元前1100~800年)屬越國,名(御示)兒鄉。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前221年)地屬越國,近吳境,隨著越、吳二國爭奪,黃灣地域時而屬吳,時而屬越。吳王夫差二年(公元前494年)敗越,屬吳境。(公元前473年)越滅吳,又屬越境。戰國時(公元前306年)越被楚並,遂入楚境。
秦朝,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0年)統一全國,設郡縣,始置海鹽縣,屬會稽郡(郡治縣,即今蘇州)黃灣地屬海鹽縣。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析由拳、海鹽地置海昌縣屬吳郡(郡治蘇州),黃灣地屬海昌縣。
三國,(公元265~420年)吳國雄踞江東,地屬吳境。吳大帝孫權黃武二年(223年)改海昌為鹽官縣,屬吳境,隸屬揚州。
晉、宋、齊、梁各朝(265~567)仍稱鹽官縣,皆屬吳郡,隸揚州。
陳永定二年(558年)鹽官縣海寧郡,隸楊州,後主禎明九年(公元587年)海鹽併入鹽官縣,廢海寧郡,設錢壙郡,鹽官縣改屬錢壙郡(郡治錢壙,今杭州),黃灣鄉地域為鹽官縣所轄。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鹽官縣屬杭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屬餘杭郡,黃灣地屬鹽官縣(據典籍金石載,黃灣地屬靈泉鄉境)。
唐武德四年(621年)鹽官肥屬東武州(武德初,海鹽又從鹽官縣析出),武德七年(624年)鹽官併入錢唐縣,屬杭州餘杭郡,黃灣地屬錢唐縣。貞觀四年(630年)復置鹽官縣,黃灣地屬鹽官縣。
五代吳越國,鹽官在吳越國境內,屬西府杭州,隸浙西道。黃灣地屬鹽官縣。
宋朝,太平興國三年(987年)鹽官縣屬杭州,隸兩浙路。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改屬臨安府,隸浙江西路。鹹淳年間(1265~1274年)黃灣地屬鹽官縣靈泉鄉。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鹽官縣屬杭州路。二十三年(1285年)隸江浙中書省。元貞元年(1295年)升為鹽官州。天曆二年(1329年)改名為海寧州,隸杭州路,黃灣地屬海寧州。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海寧降州為縣,黃灣地屬海寧縣。
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海寧復升為州,黃灣地屬海寧州。
辛亥革命,1911年11月6日,海寧光復。1912年改海寧州為海寧縣,屬錢壙道(縣治鹽官),1927年廢道存縣,直隸浙江省政府。
1928年海寧縣劃分為五個自治區。黃灣鄉地屬第三(袁花)自治區。
1937年日寇侵華,年底海寧淪陷。1938年五月前,黃灣鎮屬寧(海寧)鹽(海鹽)行動委員會,五月後屬海寧縣行動委員會,八月以後屬海寧縣政府。
1945年8月14日,日本國無條件投降。黃灣鎮析出尖山、漳河二個鄉,屬海寧縣袁花區。
1946年4月,撤區,漳河鄉東境併入黃灣鎮,西境併入尖山鄉,屬海寧縣。
1947年1月,尖山鄉併入黃灣鎮,直至解放。
1949年5月7日,海寧解放,建立海寧縣人民政府(縣治硤石)屬嘉興專區(後改嘉興地區)。海寧縣劃分為七個區,二十四個鄉、鎮,黃灣鎮屬袁花區。
1950年6月劃小鄉,當時黃灣,北池、閘口三鄉和黃山鄉、兩倉鄉的一部分在今本鎮轄區內,屬袁花區領導。
1956年2月撤區並鄉,改名黃灣鄉,轄區範圍與今黃灣鎮基本相同。
1958年10月併入袁花人民公社。
1961年5月建立黃灣人民公社。
1984年1月復名黃灣鄉,其間轄區範圍曾多次調整,均隸屬海寧縣(1987年2月後改為海寧市)。
2001年10月撤鄉建鎮。
2008年2月,實行區鎮合一的管理體制,尖山新區和黃灣鎮合併。
海寧市黃灣鎮位於海寧市東南部,東臨海鹽南北湖風景區,南靠錢塘江,西連丁橋鎮,北接袁花鎮,東距上海市約125公里,西距杭州市約70公里,北距嘉興市區約50公里,海寧城區約20公里,境內有硤尖公路、嘉紹高速公路和老01省道穿境而過,交通條件便利。黃灣全鎮(含尖山新區)總面積81.6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1個社區,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區常住人口約2.7萬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