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關係及其演變過程研究》是1999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昭慶。
基本介紹
- 作者:韓昭慶
- ISBN:9787309022377
- 頁數:243
- 定價:15.00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05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本書是研究黃河長期奪淮期間,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至清
鹹豐五年(1855年)淮北平原湖泊、水系的變遷和背景的專著。淮北
平原主要指淮河以北、黃河以南、穎河以東、運河以西的區域。以明、
清時期為研究重點。作者據以對比分析的主要歷史文獻有:明、清治
河官員的相關筆記;明、清方誌記錄的治河材料;明、清檔案中的河臣
奏議;正史《河渠志》。
本書在比較完整的區域、時段內,建構了黃河、淮北水系和人類
活動三者關係演化的 個模式,綜合研究了黃河長期奪淮以來的特
定時期內,淮北平原湖泊、水系所發生的一系列相關的變遷過程,並
對其歷史背景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這項研究,對於當今如何處理黃
淮關係,可起到“以史為鑑”的作用。
作品目錄
目 錄
導 言
一 研究對象及研究意義
二 研究現狀及本書布局
三 研究理論及方法
四 本書創新點、局限及未來構想
第一章 關於黃河長期奪淮始端的再認識
第一節 有關黃河奪淮始端的不同意見
第二節 對黃河改道、奪淮的標準的認識
第三節 對黃河長期奪淮始端的再論證
一 杜充決河前的河情
二 杜充決河的再論證
三 決河後的河情
四 《金史》關於黃河的記載
第四節 對黃河長期奪淮時間認識分歧的原因
第二章 黃河下游的變遷及其對淮河水系的影響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有關黃河的歷史文獻
第三節 黃河變遷史研究現狀及成果
第四節 黃河變遷及其與渦河、穎河和淮河幹流的關係
一 金代黃河變遷及其與渦河的關係
二 元代黃河變遷及其與渦河、穎河的關係
三 明代黃河河勢及其與渦河、穎河的關係
四 清代黃河入穎河、渦河的情況
五 黃河變遷對淮河幹流的影響
第三章 濉河巨變過程及其背景分析
第一節 濉河流域現狀
第二節 明代以前有關睢河的記載(“睢”字用於歷史
文獻)
一《水經注》記載的睢河
二《元和郡縣圖志》記載的睢河
三《宋史 河渠志》的白溝河
第三節 明代對睢河的正名及睢河的變遷
一 弘治年間白昂對睢河的正名及疏浚
二 睢河 地多名的現象
三 明代睢河的變遷
第四節 清代睢河的變遷
一 康熙十六年前的睢河
二 康熙十六年至三十八年的睢河
三 康熙三十九年至乾隆二十二年的睢河
四 乾隆二十二年對睢河的整治
第四章 洪澤湖演變的歷史過程及其背景分析
第一節 洪澤湖概況及研究意義
第二節 洪澤湖形成的兩個條件
第三節“洪澤”名稱的演變
第四節 歷史時期洪澤湖演變的過程及其背景分析
一 明代中葉以前湖澗並存階段
二 明中後期東部湖面擴展階段
三 明末清初湖盆淤淀及清口門限沙充分發育階段
四 康乾時代湖面西擴階段
第五節 洪澤湖水庫演變的歷史過程
一 康熙中期至乾隆五十年深水期
二 乾隆五十一年至道光四年洪澤湖淤淀壅水期
三 道光五年至鹹豐五年黃淮分治洪澤湖高水位期
第六節 歷史時期洪澤湖演變模式及其淤積問題的
認識
一 演變模式
二 洪澤湖淤積問題
第五章 南四湖演變的歷史過程及其背景分析
第一節 南四湖概況
第二節 有關南四湖的研究
第三節 元、明山東段運河的變化
第四節 昭陽湖的演變過程
第五節 南陽與獨山湖的演變過程
第六節 微山湖的演變過程
第七節 南四湖演變過程的總結及背景分析
第六章 淮河中游湖群的演變及其原因的研究
第一節 地理概況
第二節 淮河中游湖泊概況
一 艾亭至正陽關段
二 正陽關至蚌埠段
三 蚌埠至浮山段
第三節 淮河中游湖群的變化過程
一 上段(洪河口至峽山口)湖群的演變
二 中段(峽山口至荊山峽)湖群的演變
三 下段(荊山峽至浮山段)湖群的演變
第四節 淮河中游湖群的演變與黃河長期奪淮的關係
一 淮河中游的自然條件
二 黃河長期奪淮以前的狀況
三 黃河長期奪淮對淮河兩岸湖群的影響
第五節 湖泊後記
第七章 黃、淮、人的關係總論及反思
附 圖
圖2-3-1歷代黃河決溢地點分布圖(插頁)
圖2-3-2明代黃河下游賑災示意圖
圖2-4-1大定二十七年前後黃河下遊河道略圖
圖3-2-1《水經注》睢河水系示意圖
圖3-3-1明清時期睢河變遷示意圖
圖4-1-1洪澤湖湖盆地形圖
圖4-1-2 洪澤凹陷示意圖
圖4-4-1隋唐時期洪澤湖示意圖
圖4-4-2宋代運河示意圖
圖4-4-3明代萬曆時期洪澤湖區示意圖
圖4-4-4清代康乾時期洪澤湖區示意圖
圖6-2-1淮河中游平面示意圖(插頁)
後 記
導 言
一 研究對象及研究意義
二 研究現狀及本書布局
三 研究理論及方法
四 本書創新點、局限及未來構想
第一章 關於黃河長期奪淮始端的再認識
第一節 有關黃河奪淮始端的不同意見
第二節 對黃河改道、奪淮的標準的認識
第三節 對黃河長期奪淮始端的再論證
一 杜充決河前的河情
二 杜充決河的再論證
三 決河後的河情
四 《金史》關於黃河的記載
第四節 對黃河長期奪淮時間認識分歧的原因
第二章 黃河下游的變遷及其對淮河水系的影響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有關黃河的歷史文獻
第三節 黃河變遷史研究現狀及成果
第四節 黃河變遷及其與渦河、穎河和淮河幹流的關係
一 金代黃河變遷及其與渦河的關係
二 元代黃河變遷及其與渦河、穎河的關係
三 明代黃河河勢及其與渦河、穎河的關係
四 清代黃河入穎河、渦河的情況
五 黃河變遷對淮河幹流的影響
第三章 濉河巨變過程及其背景分析
第一節 濉河流域現狀
第二節 明代以前有關睢河的記載(“睢”字用於歷史
文獻)
一《水經注》記載的睢河
二《元和郡縣圖志》記載的睢河
三《宋史 河渠志》的白溝河
第三節 明代對睢河的正名及睢河的變遷
一 弘治年間白昂對睢河的正名及疏浚
二 睢河 地多名的現象
三 明代睢河的變遷
第四節 清代睢河的變遷
一 康熙十六年前的睢河
二 康熙十六年至三十八年的睢河
三 康熙三十九年至乾隆二十二年的睢河
四 乾隆二十二年對睢河的整治
第四章 洪澤湖演變的歷史過程及其背景分析
第一節 洪澤湖概況及研究意義
第二節 洪澤湖形成的兩個條件
第三節“洪澤”名稱的演變
第四節 歷史時期洪澤湖演變的過程及其背景分析
一 明代中葉以前湖澗並存階段
二 明中後期東部湖面擴展階段
三 明末清初湖盆淤淀及清口門限沙充分發育階段
四 康乾時代湖面西擴階段
第五節 洪澤湖水庫演變的歷史過程
一 康熙中期至乾隆五十年深水期
二 乾隆五十一年至道光四年洪澤湖淤淀壅水期
三 道光五年至鹹豐五年黃淮分治洪澤湖高水位期
第六節 歷史時期洪澤湖演變模式及其淤積問題的
認識
一 演變模式
二 洪澤湖淤積問題
第五章 南四湖演變的歷史過程及其背景分析
第一節 南四湖概況
第二節 有關南四湖的研究
第三節 元、明山東段運河的變化
第四節 昭陽湖的演變過程
第五節 南陽與獨山湖的演變過程
第六節 微山湖的演變過程
第七節 南四湖演變過程的總結及背景分析
第六章 淮河中游湖群的演變及其原因的研究
第一節 地理概況
第二節 淮河中游湖泊概況
一 艾亭至正陽關段
二 正陽關至蚌埠段
三 蚌埠至浮山段
第三節 淮河中游湖群的變化過程
一 上段(洪河口至峽山口)湖群的演變
二 中段(峽山口至荊山峽)湖群的演變
三 下段(荊山峽至浮山段)湖群的演變
第四節 淮河中游湖群的演變與黃河長期奪淮的關係
一 淮河中游的自然條件
二 黃河長期奪淮以前的狀況
三 黃河長期奪淮對淮河兩岸湖群的影響
第五節 湖泊後記
第七章 黃、淮、人的關係總論及反思
附 圖
圖2-3-1歷代黃河決溢地點分布圖(插頁)
圖2-3-2明代黃河下游賑災示意圖
圖2-4-1大定二十七年前後黃河下遊河道略圖
圖3-2-1《水經注》睢河水系示意圖
圖3-3-1明清時期睢河變遷示意圖
圖4-1-1洪澤湖湖盆地形圖
圖4-1-2 洪澤凹陷示意圖
圖4-4-1隋唐時期洪澤湖示意圖
圖4-4-2宋代運河示意圖
圖4-4-3明代萬曆時期洪澤湖區示意圖
圖4-4-4清代康乾時期洪澤湖區示意圖
圖6-2-1淮河中游平面示意圖(插頁)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