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黃泥鼓舞在
民族舞蹈中獨樹一幟,一隻母鼓相配四隻公鼓組成舞群。母鼓斜挎胸前,用雙手拍擊,公鼓則是豎著拿在手中,用左手敲擊,動作隨著音樂的變化,舞姿雄健灑脫。跳黃泥舞母鼓的鼓點最重要,它指揮和掌握著整個舞蹈的節奏,公鼓是合著母鼓的鼓點變化的。因此擔負打母鼓的常常是
寨子里的老鼓手。黃泥鼓敲響之後,幾位裝扮漂亮的姑娘,手持花巾,踩著鼓點穿插其中,邊歌邊舞,
高潮時,圍觀的民眾情不自禁地加入歌舞的行列。母鼓動作悠然自得,柔中有剛;公鼓動作矯健有力,熱情奔放。公鼓和歌隊把母鼓緊緊圍在當中,猶如群星拱月,母鼓又不時和公鼓對應敲打,使整個舞場充滿
歡樂。 跳黃泥鼓舞最熱烈的場面要數“
盤王節”。“盤王節”(一般是農曆八月十五舉行)是
瑤族的傳統節日。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先——瑤王,人們帶著心愛的黃泥鼓從數里之外趕來參加盛會。這些年,瑤山人民糧食豐收。六畜興旺,生活蒸蒸日上,“盤王節”更為熱烈紅火。每年旅居國外的瑤族同胞,攜妻帶女,紛紛回到久別的故鄉——大瑤山,歡度這一盛大的
民族節日。
我國的瑤族是個支系多、分布廣的民族,只廣西境內的瑤族就占本
民族人口總數的 70%,因此有了“南嶺無山不有瑤”的說法。
文化與習俗
古老的瑤族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與習俗,要想深入了解瑤族民間各種形式
舞蹈的詳情,必須北起
大瑤山,南至北部灣瑤族聚居區一一進行考察,才能對瑤族民間舞蹈的特點有個較全面的認識。
命名
瑤族各個分支的稱謂,多以服裝色彩和聚居地命名,如河池地區的瑤族,因男子長年穿白色褲子,被稱為“白褲瑤”;欽州地區的瑤族,以女子頭戴獨特的花帽,被稱為“花帽瑤”;柳州地區喜穿藍色大褂的男女瑤族,被統稱為“藍澱瑤”,此外還有“紅瑤”、“花瑤”、“山子瑤”、“盤瑤”等數不勝數的分支與族稱。位於廣西北部
金秀瑤族自治縣的大瑤山中,居住著自明代起,先後來自其他多個省份,方言不同、服飾各異的瑤族分支,如“茶山瑤”、“坳瑤”、“山子瑤”、“盤瑤”和“花藍瑤”等。這些分支稱謂的由來,都有著他們各自不同的說法。
起源和發展
瑤族自古崇拜多神,是認為萬物有靈的民族。據資料記載,自秦漢始中原文化逐漸進入南嶺,瑤族開始將開天闢地之神“盤瓠”視為本民族的創始者和佑護神加以崇拜。並在每年收穫季節全體瑤民要舉行隆重的“盤王節”對盤王進行祭祀和酬謝,以求來年五穀豐登、人畜兩旺。
每年大瑤山的“盤王節”時,由當地師公選定在大瑤山深處的六巷舉行。這天清早太陽剛露頭,設在一座高聳山峰前的祭祀場地已聚滿了來自各個山寨被邀請的盤瑤、花藍瑤、茶山瑤、藍澱瑤等男女賓客。他們裝束奇特、色彩繽紛,男子服飾已基本漢化,但女子服裝和頭飾不但區別大,而且式樣各異、艷麗奪目,為一派蔥綠的山麓增添了節日的喜慶。
嗵哐!嗵哐!傳來由遠而近的鑼鼓聲,尋聲抬頭望去,綠蔭叢中隱約可見一隊挎鼓提鑼、高抬神靈塑像的隊伍,若隱若現地閃動在懸於半空中的山間小路上。鑼鼓聲便是祭祀活動即將開始的信號,場上的人們圍繞祭壇紛紛找好各自“觀禮”的位置。約一袋煙的功夫,大隊坳瑤男女和一尊出自老村長之手新雕刻的木質盤王彩色塑像,被安放在祭祀場地的供桌上。這尊栩栩如生的盤王塑像高約 1米,頭戴黑色烏紗、身穿紅色明代官人朝服、腰系玉帶,神態威嚴莊重、目光炯炯,確是一副漢官打扮。
祭祀場地的北端,為區分“塵世”與祭祀“聖地”,特用竹竿綑紮成似今日舞台上下場門的“陽門”和“陰門”。在安放盤王塑像的供桌前,人們順次擺放了土地、雷神、雨神、白娘娘、靈娘和豬、牛、虎、熊等各路神靈的木殼面具,面具前供放著剛宰割的豬頭和香火等。
仲夏烈日的燥熱吞噬了清晨的清涼,鄉親們在供桌上擺齊飯菜、米酒等供品後,主持祭祀儀式的老師公來到鼓面塗滿黃泥的一面肥碩大鼓前,一面剝落著已被曬乾的黃泥,一面看看日照的陰影,等待吉時的到來。為何只把稀黃泥抹在唯一的大鼓鼓面上?原來瑤族一般對兩端蒙皮的不同蜂腰長鼓統稱為“長鼓”,但從古代流傳下來的“長鼓”有兩種,一種是體型肥碩而笨重的長鼓,被山里瑤民稱為“母鼓”,而體型細瘦、輕巧,可邊敲邊舞的長鼓被稱為“公鼓”。“母鼓”因鼓面大容易受潮疲軟,使用前通過曬乾塗抹在鼓面的黃泥來繃緊鼓皮,久而久之“母鼓”便落下了“
黃泥鼓”的俗稱。而“公鼓”因鼓面小不用抹黃泥,太陽曬曬也就行了。
過程
為祭祀活動擔任伴奏的鑼、鼓、鑔等樂器的突然齊鳴宣布了祭祀活動的正式開始。
首先
,分別身挎“母鼓”和“公鼓”的五名師公,在“母鼓”率領下敲擊著不同音色的長鼓,穿過“陽門”向祭祀“聖地”魚貫而來。他們圍繞供桌敲奏幾圈後,四面“公鼓”開始圍繞“母鼓”眾星捧月般地跳起莊重而古拙的《
長鼓舞》。
其次
手持“公鼓”的四位師公邊翻轉擊鼓,邊往返穿插地表演著跨步跳躍、涮腰弓背、旋轉退進等動作幅度大、跳躍性強,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舞步。“公鼓”造型的輕巧靈便是形成《長鼓舞》舞姿靈活多變、剛柔相濟的關鍵,也是成為今日舞台上《長鼓舞》的表演形式。相形之下, “母鼓”由於鼓身碩大笨重難於起舞,讓人會感到它在舞蹈中的作用只是敲打節奏,卻很少有人去注意兩種鼓的敲打方法。
最後
但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公鼓”是用兩手的指、掌以不同的節奏和速度在兩端鼓皮上進行敲擊,奏出清脆響亮的悅耳高音;而“母鼓”則是右手持薄竹片、左手以掌在兩端鼓皮上輪翻敲打,奏出不同音色洪亮、厚重的低音。不同音色、音高和節奏的鼓樂在山谷的迴蕩與共鳴,形成了一部無限廣闊、厚重,籠罩著整個大瑤山的神和人的“山林交響鼓樂”。
祭祀
大瑤山的坳瑤在傳統“盤王節”的祭祀中,認為必須以同時演奏公、母長鼓,才能達到祈求神靈保佑民族繁榮和昌盛。而《黃泥鼓舞》的全過程,始終是以“肥碩母鼓”為中心“瘦型公鼓”圍繞“母鼓”敲奏、作舞。這種形式完全符合世界遠古先民為獲取“繁衍”,而在不同歷史階段出現單獨崇拜“肥碩母體”和同時崇拜“公、母”象徵物的共同文化現象。雖然今天的坳瑤們在表演《長鼓舞》時可能已沒有祈求“繁衍”的目的和心態,但在《黃泥鼓舞》中卻仍深刻地體現著古老瑤族最初的文化內涵。
沿用
長鼓舞是瑤族傳統的民間舞蹈,以使用長鼓作舞而得名。鼓有大小兩種,大長鼓俗稱“黃泥鼓”,瑤語“尼網雍”。最早為祭盤王時所跳。盤王為瑤族崇奉的始祖神。相傳盤王一日攜子上山打獵,時遇大山羊,捉之,不幸被羊踢倒,掀死於梓樹下。王妃痛極,命眾子四山搜尋,殺了那頭山羊;又令用一節梓樹與山羊皮製成一面鼓,並糊以黃泥漿。在為王追悼時,其子怒擊長鼓,其女揮巾灑淚而舞,以示報仇伸冤。此後即被沿襲下來。傳說反映了瑤族先民的狩獵生活及崇神觀念。以後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長鼓舞又加入了新的表現內容,並不限於祭祀場合
表演,同時鼓的製作也逐步趨向完善。 大小長鼓兩頭均呈
喇叭狀。小長鼓腰短,長約82.5公分,鼓頭直徑約13.2公分,羊皮蒙面用竹圈箍緊,大長鼓腰長,約有110公分,鼓頭直徑24公分,用繫著鐵勾的棕繩繃緊鼓面,繩子之間插入竹片用以調節鼓皮的鬆緊度。鼓身均繪有飛龍飛鳳等圖案,並系有彩帶。大長鼓分公鼓、母鼓兩種,因擊打時要先用濕黃泥塗糊鼓面校準鼓音,故亦稱黃泥鼓。公鼓音色高亢激越,母鼓音色渾厚洪亮,一併擊之,具有和諧效果。黃泥鼓舞以母鼓為中心,周圍配合四支公鼓組成舞群。母鼓斜著橫背於胸前,以雙手拍擊;公鼓則豎起以左手持握,右手拍擊。舞時,以母鼓手為軸心,公鼓手圍成外圈順時針方向跳轉。女
歌手圍成內圈逆時針方向跳轉。如此循環。其中母鼓鼓點最為重要,為群舞節奏的樞紐,公鼓應合母鼓鼓點敲打,技巧較難。
打法
文、武之分
。小長鼓(又名文長鼓和
花鼓)動作柔和、靈巧;大長鼓(又名武長鼓)動作粗獷有力。二者均有固定的曲調及歌詞與之相配,有統一的擊鼓節奏。一般是且唱且舞,內容多表現建房、制鼓、開山、挖地、舂米等勞動生活。舞蹈的基本動作也是從這些勞動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長鼓舞”在瑤族舞蹈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是在瑤族傳統習俗“祭盤王”和逢年過節串村走寨鬧圩場時表演,也有新屋落成及其他喜慶的日子裡跳,以示祈禱和慶賀。黃泥鼓舞
地域差別
小長鼓打法各地說法不一,廣西金秀地區歸結為兩種,一為“36套、72層”,並有打鼓口訣。36套即36個動作,72層即每一動作換方向做兩遍。而一個動作又有“高樁、中樁、矮樁”三種姿態,即“高樁”鼓在頭頂上方轉動,雙腿微蹲;“中樁”鼓在腹部轉動,雙腿半蹲;“低樁”鼓在膝部轉動,雙腿全蹲。長鼓隊由十人組成,四人打長鼓(二女二男),四人打鑼鼓鑔,一人吹橫笛,一人扛旗(白底、青邊,上面寫著瑤族祖傳家書“
過山榜”)。長鼓隊由中門(正門)入,先拜祖宗香火,然後鼓手互拜,將鼓舉起說一些吉利話就開始打起來,邊舞邊唱“盤王歌”,二人一組輪番跳,當圍觀人多時,為使大家看到即登八仙桌表演。二為“十二套打法”,即用鼓點模擬找地、量地、平地、整地、扛木、鋸木、鑿木、抖木、安門、安瓦、種柱、慶功等動作。
手勢
小長鼓的打法為左手橫握鼓腰中部,上下翻動舞動,右手隨之拍擊鼓面,主要動作有:1、“打鼓花”,分“小花”、“大花”兩種,打“小花”鼓在胸前繞腕轉動,右手拍擊兩次鼓面,雙腳左右旁靠步,並膝下蹲。打“大花”鼓在頭部上方轉動,先作“小花”動作,轉身旁靠步,並膝下蹲,再接“大花”動作。1、“半蹲打鼓”,雙腳八字半蹲,旁靠步成“丁”字形,轉身時背鼓拍擊。3、“圓圈鼓”,雙腳先走圓圈,靠步稍蹲,然後退步,踹腿轉身。4、“半蹲磨鼓”雙膝為軸,帶動上身作磨轉,由下而上,同時在胸前轉手拍鼓。
黃泥鼓
簡介
黃泥鼓是瑤族的一種膜鳴
樂器,因演奏時鼓面塗以黃泥而得名,瑤語稱“尼王瓮”,流行於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等地。黃泥鼓,因演奏時鼓面塗以黃泥而得名。古稱銃鼓,還有腰鼓、長鼓、長腰鼓、長篌之稱。瑤族拍擊膜鳴樂器,瑤語稱尼王瓮。打長鼓、慶豐收、祭祖先是瑤族人民的傳統習俗。黃泥鼓屬於長鼓中的一種,是居住在大瑤山上瑤族人民喜愛的民間樂器。顧名思義,這種鼓最特別的是要用大瑤山特有的黃泥漿來糊鼓面才能定準鼓音,所以人們便稱
黃泥鼓。用黃泥漿糊過的鼓面,由於鼓面濕潤,增加了厚度,敲打起來發出“空央、空央”的雙連鳴音,特別宏亮、動聽,音傳數里之外。它兩端粗、中間細,鼓身繪有鳥獸、花卉等各種美麗的圖案,在兩端和中間繫著8個小銅鈴,舞動時叮噹作響。黃泥鼓有公鼓、母鼓之分,更長、更細。在山羊皮的鼓面上糊上大瑤山特有的黃泥漿來定鼓音。
由來傳說
黃泥鼓傳說是為了紀念
瑤族祖先盤王而製作的。在瑤族人民世代傳誦的史書《過山榜》中有這樣的記載:瑤族祖先盤王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他挺身而出,勇闖異國,用計謀將敵人首領的頭顱取回,保衛了部落人民的生命財產,國王遂將三公主嫁給他,並封他為王,從此人民稱他為“盤王”。盤王與公主結婚後入山居住,生了六男六女,這就是瑤族的後代。一天,盤王上山打獵,不幸被山羊撞下山崖喪生。兒女們在山下的一棵泡桐樹上發現了盤王的屍體,他們悲痛欲絕,遂把泡桐樹砍下,鋸成七截,製成一個母鼓和六個公鼓的鼓身,並將山羊皮剝下做鼓面,糊上黃泥漿,鳴鑼擊鼓悼念盤王,狠狠敲打山羊皮鼓面以解心中悲憤。這就是祭祀盤王時要擊打黃泥鼓,跳黃泥鼓舞的原因。這一習俗世代流傳,保留至今。此後,瑤寨里凡遇喪事,都要敲擊這種鼓以示悼念。鼓分公、母兩種。丈夫去世,妻子要在靈柩前打母鼓、兒子打公鼓;妻子去世,丈夫和兒子都要打公鼓,這已成為瑤家習俗,世代傳承。? 關於黃泥鼓還有一個傳說。一次,瑤族祖先“盤瓠”到山上打獵,在和一隻兇猛的羚羊搏鬥時,不幸被羚羊撞下山崖;後來他的子女將他的屍體抬回
厚葬,並在葬禮上敲打用泡桐木製成鼓身、羚羊皮製成鼓面的鼓以示哀悼。
歷史意義
歷史久遠,源於古代細腰鼓。11世紀時已在瑤族
民間廣為流傳,一般多為自製、自用,不相送,不出售,寨寨都有。歷史文獻中記載的銃鼓、長篌,均指的是今日黃泥鼓。南宋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瑤本盤匏之後……有樂器名‘長篌’,長三尺余,刳梓木為之,皮冒兩端,塗泥而後擊。腰鼓大者如柱長,或逾尺,亦如‘長篌’。”南宋周去非曾在桂林做官,東歸後於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在《嶺外代答》中寫道:“人之樂,有盧沙、銃鼓、胡蘆笙、竹笛。”“銃鼓,乃長大腰鼓也,長六尺,以燕脂木為腔,熊皮為面。鼓不響鳴,以泥水塗面,即復響矣。”明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衡人賽盤古……以木為腰鼓……繞身而舞。”古代文獻中的銃鼓、長篌、腰鼓、長鼓等,都指的是今日黃泥鼓、瑤族的尼王瓮。
?
形制結構
黃泥鼓是用木質軟韌而輕便的
泡桐樹木鏤空兩頭製成。鼓身用整段苦楝樹、桐樹原木挖制而成,兩端蒙以山羊皮或牛皮,皮面固定在兩個圓形鐵圈上,蓋於兩端鼓口上,用鐵鉤繫繩相對繃緊。黃泥鼓有公鼓、母鼓兩種,其鼓形和尺寸各不相同。公鼓,全長170厘米,鼓身中間細小、兩端粗大,形如兩個倒接的喇叭,鼓腰直徑6厘米、兩連線埠徑均為23厘米,兩個皮圈直徑26厘米、鼓身壁厚1厘米。母鼓,全長100厘米,鼓身兩端似桶,中間細腰較短,形如兩個倒接的腳杯,鼓腰直徑11厘米,兩連線埠徑均為22厘米,兩個皮圈直徑26厘米、鼓身壁厚2厘米。做好的鼓用山羊皮蒙面,兩端繫上八條小棕繩對拉,中間再用竹片旋絞繩索,使鼓面繃緊。公鼓和母鼓除了在大小上有區別,公鼓相對於母鼓來講鼓身素色或彩繪龍鳳圖案。
演奏方法
演奏時,公、母鼓的持法、奏法各有不同。母鼓系帶橫掛於腹前,雙手分別拍擊兩端鼓面;公鼓由左手持握鼓腰,舉於胸前,並上下、左右舞動,右手交替拍擊兩端鼓面。黃泥鼓的演奏常與舞蹈相結合,多為邊擊邊舞,民間稱黃泥鼓舞。常由一個母鼓和4個公鼓組隊演奏,老鼓手奏母鼓為軸心,青年鼓手奏公鼓在外圈順時針方向跳轉,女歌手在內圈逆時針方向唱跳,動作變化多樣,舞姿雄渾灑脫。黃泥鼓無固定音高,參加組隊合奏的鼓均需用濕黃泥粘塗鼓面,使其音高一致、
音色鏗鏘明亮,常用於合奏或為歌舞伴奏。
演奏場合
凡逢年過節、師公活動、喜慶豐收、
祭祀祈禱或喪葬齋事等場合,瑤族人民都要演奏黃泥鼓。在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等地,每個寨旁林中都有一塊“浪坪”,春節期間,青年男女到這裡盡情歌舞、談情說愛、跳黃泥鼓舞,許多美滿姻緣就是這樣締結的。黃泥鼓既是歌舞的伴奏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盛行及特點
在
廣西其它瑤族地區,長鼓舞的動作與風格又各不相同。如龍勝長鼓舞,由女子四人跳,均左手持鼓腰,手腕根據鼓的動作變化而靈活轉動。右手動作有:橫拍鼓、豎拍鼓、斜拍鼓、背拍鼓、搖拍鼓等。腳下有:前後推拉步、原地顫動、蹲扭轉、繞圈、走對角、後單腳踢鼓等。身體稍前傾或後仰、也有扭旋上身的動作。頭的方向一般隨鼓變換,與舞蹈配合自然。整個舞蹈特點柔韌有致,其中膝部自然屈伸、顫動則尤添風韻。又如富川有一種兩丈余的大長鼓,需用繩吊起,由二人輪番擊之,用以伴奏,甚有氣勢。又有賀縣一種長鼓舞,制鼓時在挖空的鼓腹內放少量小圓石子。擊鼓時鼓腹沙沙作響,既有鼓聲,又有沙錘效果,別具一格。
種類
長鼓舞在
湖南瑤族地區亦甚流行。因當地民間樂器發達,種類不少,故常有舞樂合演的情況。如長鼓鑼笙舞,其打法略似長鼓舞。唯加入鑼、笙等樂器作只奏不舞的配合表演。多於冬至酬神時集聚廟堂進行。舞時,由七人面對神桌站一橫排,互相錯開,第一人打鑼,第二人打長鼓,第三人打鼓,第四人吹笙,第五人打長鼓,第六人吹笙,第七人吹牛角。起始吹“迎聖”曲,做“迎聖”動作;接吹“起拜”曲,做四個方位“起拜”動作;再吹“行路”曲,由吹牛角者領頭,圍方桌逆時針方向做“行路”動作,一圈後接吹“梅花”曲,圍方桌穿梅花,做“大、小梅花”動作。此時舞者情緒熱烈,吹起口哨,打起“喔呵”,跳起“歡鼓”動作,場面十分熱鬧(以上幾種不同名稱動作均為長鼓舞擊打動作,一般不表現具體內容)。此舞有時也跟著“行香”隊伍(抬神遊行),在行進途中人們圍拜神像時停下表演。
地域
長鼓舞在
廣東連南排瑤亦甚流行。“長鼓”,瑤語稱之為“汪嘟”(即“橫鼓”或“花鼓”)。多於當地耍歌堂盛會中表演。“耍歌堂”為排瑤最隆盛節日,每隔三、五年舉行一次,歷時三天到九天,多於農曆十月十六日開始,相傳該日系盤古王妃生辰。節日期間,家家戶戶做糍粑,殺雞殺鴨,宰豬錐牛,不分男女老少,傾巢出動,遠近親友亦來觀光。在寬闊平坦的歌堂坪里,人們除了祭祀祖先,盡情歡歌外,便是圍觀長鼓舞表演。攜鼓盛裝的青年們,頭纏紅巾,上插雉羽,在芒鑼、牛角、口吶及歌曲的配合下,隨樂起舞,歌聲悠揚,器樂齊奏,“砰蓬”、“砰蓬”的長鼓之音震動山崗,波及鄰鄉,氣氛異常熱烈。 關於排瑤長鼓,當地流傳著一段神話,說從前有一
仙女化成的瑤族姑娘到瑤山游賞,同瑤族牧人唐冬比相戀,結為夫婦,後來仙女被上天召回,臨別時,囑令冬比可往南山伐木造長鼓,於十月十六日擊之,則可升天相聚。唐冬比歷盡艱辛,戰勝險情,終於完成仙女所託,與仙女在天上團聚。從此,長鼓舞在瑤家流傳至今。
皋瑤長鼓舞為廣場性舞蹈。參加人數不限,二人以上成雙即可表演。多人舞隊形可成兩橫排、兩豎排、或圍成圓圈。二人舞為雙方左側相對,方向相反,動作相同。多人舞為一人領先半拍,其餘慢半拍。在“
耍歌堂”的節日裡,往往幾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舞動,其場面是十分壯觀的。長鼓舞一般不表現具體內容,多為表達歡樂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