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菜(黃泥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黃泥菜
  • 別名:變化蟛蜞菊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外用:適量,搗敷
  • 功 效:解毒消腫、活血散瘀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孿花蟛蜞菊 攀援狀草本。莖粗壯,長1-1.5m,基部徑約5mm,分枝,無毛或被疏貼生短糙毛。葉對生;下部葉有長達2-4cm的柄;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連葉柄長9-25cm,寬4-11cm,先端漸尖,基部截形、渾圓或稀有楔尖,邊緣規則的鋸齒,兩面被貼生短糙毛,主脈3,兩側的1對近基部發,出中脈中上部常有1-2對側脈,網脈通常明顯;上部葉較小,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連葉柄長5-7cm,寬2.5-3.2cm,基部通常楔尖。頭狀花序少數,徑可達2cm,生葉腋或枝頂,有時孿生;花序梗細弱,長2-(-4)-6cm;總苞半於形或近卵狀,徑8-12mm;總苞片2層,與花盤等長或稍長,長約5mm,背面被貼生的糙毛;外層卵形至卵狀長圓形,先端鈍或稍尖,內層卵狀披針形,先端三角狀短尖;托片稍摺疊,倒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先端鈍或短尖,長約5-6cm;舌狀花1層,黃色,舌片倒卵狀長圓形,長約8mm,寬約4mm,先端2齒裂,被疏柔毛,筒部長近3mm;管狀花花冠黃色,長約4mm,下部驟然收縮成細管狀,檐部5裂,裂片長圓形,先端鈍,被疏短毛。瘦果倒卵形,長約4mm,寬的3mm,具3-4棱,基部尖,先端寬,截平,被密短柔毛;無冠毛及冠毛環。花期幾全年。

分布範圍

分布於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主要價值

【拼 音】:HUANGNICAI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黃泥菜的全草。
【主 治】:用於瘡瘍腫毒、跌打損傷、風濕骨痛。
【性味歸經】:辛,溫。腎、心二經。
【拉丁名】:黃泥菜Wedelia biflora (L. ) DC
【考 證】:始載於《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