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壩村(江蘇省無錫惠山區玉祁鎮黃泥壩村)

黃泥壩村(江蘇省無錫惠山區玉祁鎮黃泥壩村)

黃泥壩村位於無錫市惠山區玉祁鎮西南邊緣,有5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27平方公里,全村現有508戶,2025人,耕地1953畝,其中糧田1200畝。先後獲得“江蘇省衛生村”、“江蘇省文明村”等多項榮譽。

2017年12月,黃泥壩村獲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榮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泥壩村
  • 位置:惠山區玉祁鎮西南邊緣
  • 面積:2.27平方公里
  • 人口:2025人
簡介,經濟發展,基礎建設,村莊榮譽,參考數據,相關企業,周邊景點,

簡介

位於惠山區玉祁鎮西南邊緣的黃泥壩村,20世紀80年代農副工起步、90年代村級經濟嶄露頭角,1991年國務院相關部門領導參觀當年黃泥壩村時題詞贊道:“改革開放結碩果,黃泥壩變黃金壩”。十多年來,黃泥壩村堅持以工業化致富農民、產業化提升農業,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日新月異。2007年全村工業銷售收入達到26億元,在崗職工平均年收入20000元。昔日蘆葦叢生的黃泥壩村徹底變了,“黃泥”的含金量越來越高。
黃泥壩村

經濟發展

回顧從20世紀70年代的以糧為綱、80年代農副工起步、90年代村級經濟嶄露頭角,到近幾年來經濟快速發展所走過的歷程,村領導對“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句至理名言感悟不斷加深。在工業化致富農民的過程中,他們注重企業的後勁投入,從1991年到2005年,全村工業累計投入20億元,2006年全村又投入2.2億元,3家骨幹企業各引進一條新生產線,企業發展的盤子越做越大,競爭力越來越強。全村固定資產總額達到16.7億元,其中企業固定資產總額15.5億元。現有企業15家,其中有5家企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有一家企業銷售收入超20億元。村辦企業轉制後,這個村領導班子不滿足於企業發展勢頭普遍較好的現狀,更注重完善服務,投入1000多萬元建成3.5萬千伏變電所。他們還通過引進人才、技術等途徑,幫助企業在更新更高的層次上求發展求突破,使全村經濟發展品牌化、科技化、外向化特色越來越明顯。目前,全村市級以上的產品品牌有5個,省級以上國家星火、火炬計畫科技項目有3項,6家企業通過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在發展經濟中,這個村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2005年村委幫助企業籌措資金553萬元,建成了每日可處理1000噸的污水處理站。
黃泥壩村村在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積累資金後,及時反哺農業,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大農田水利建設、農業機械化和農田示範區建設的投入。僅從2000年到2005年的6年間,全村這方面的投入達180萬元。平均每年30萬元,2006年上半年全村投入60多萬元新建排澇站一座。目前,全村農業已全部實行適度規模經營,村民工作內容和生活節奏完全和城裡人一樣。

基礎建設

黃泥壩村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堅持從農民反映最強烈、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在辦好村莊改造、道路通達、農民健康、教育培訓、環境整治、文化建設等六件實事過程中,他們集中精力攻難關,捨得投入看成效。他們按照村民自願、量力而行、環保節約和不占用糧田的原則,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就著手改建住宅小區,被國家科委、建設部確定為2000年全國小康城鄉住宅示範小區。自2004年以來,他們又把工作重點放到村莊改造上,進一步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目前全村已建有10個統一規劃的住宅小區,在已建成331幢住宅的基礎上,2006年新增60幢,2007年新增40幢,全村集體投入1700多萬元,用於農戶拆舊補償和新建房補貼,全村有80%的農戶住進寬敞漂亮的現代化住宅,人均居住面積50平方米。同時還將已完成拆遷的彭家頭、李稍灣二個自然村的閒置宅基地置換出來,可改造成糧田70多畝。全村進出主幹道和通往各自然村的道路已全部硬化和綠化。村里成立了環衛專業隊,負責全村環衛和綠化,用於這方面的投入每年達20多萬元(不含綠化投入)。村里建立了扶貧幫困和大病救助機制,為全村每位村民辦理每年120元的農醫保,如一次住院費用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在扣除2000元底金後,不足部分由村里報銷,年終再根據實際困難給予適當補助。另外村民每年還可從村里得到80元的醫貼(60歲以上100元)。在這個村只要一人有難,就會有八方伸手幫助,決不讓一戶農民在共同致富路上掉隊。為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來,村里投資60餘萬元將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一所村校改建成老少同樂園,內有圖書館、門球場、籃球場、健身房、桌球室、棋牌室等;投資100多萬元建造游泳館,夏天為村民免費開放;村里每年還免費為農戶訂閱《無錫日報》。
改革發展給這個村的村民帶來的實惠看得見、摸得著。以60歲以上村民為例,每人每年從村集體得到的補貼有老年補貼1200元,新農保1026元,失地補貼500元,水電費補貼220元,醫療補貼100元,合計近3000元,加上節日老年禮品,總額超過3000元。其他未滿60歲的村民,每年也可享受村補貼800多元。

村莊榮譽

中國名村影響力排行榜綜合排名(300佳)第86位、江蘇省衛生村(1996)、江蘇省文明村(1999年~2004年連續三次)、江蘇省創建文明工作先進村(2005~2006)、江蘇省生態村(2007年)

參考數據

村莊位置:惠山區玉祁鎮西南邊緣
村莊面積:2.27平方公里
村莊戶數:500餘戶
村莊人口:2020餘人
人均年收入:20000元(2007年)
工業銷售收入:26億元(2007年)
上繳稅收:2.5億元(2007年)
村集體收入:650萬元(2007年)
文教設施:建成老少同樂園,內有圖書館、門球場、籃球場、健身房、桌球室、棋牌室等
醫保條件:每人享有農醫保
福利待遇:享有失地補貼、水電費補貼、醫療補貼
獲得榮譽:中國名村影響力排行榜綜合排名(300佳)第86位、江蘇省衛生村(1996)、江蘇省文明村(1999年~2004年連續三次)、江蘇省創建文明工作先進村(2005~2006)、江蘇省生態村(2007年)

相關企業

錫廈鋁業有限公司
無錫新大中薄板有限公司

周邊景點

禮社古鎮
始於南宋的禮社古鎮,自古就為錫邑北鄉重鎮。清乾隆年間,薛氏興盛,在禮社興建街市,初步形成了九弄十三進的街坊布局。當時禮社的一步兩橋、石板街道、廊棚駁岸,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造就了這方地靈人傑、鐘靈毓秀的熱土。近代實業家、教育家薛明劍,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薛暮橋,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方明,國家特級工藝美術大師薛佛影,以及“兩院”院士薛禹勝、薛禹群、秦伯益均誕生在這裡。如今,歷經歲月滄桑,禮社古鎮依然風韻尚存,“九十九間半”、永善堂、義莊、繭行、孫冶方薛暮橋等名人故居,以及錫西地區最早的發電廠、無聲電影院等代表性建築遺址都清晰可辨。尤其是最為繁華的古鎮西街,3米多寬、100多米長的街道兩側,依然是屋舍儼然,店鋪林立,明清建築保存完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