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國小

黃泥國小

黃泥國小位於七星關區燕子口鎮北端,坐落在黃泥村中部。學校占地約1200平方米。自1941年創辦以來,不僅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黃泥坡人,還開創了當地貧民教育的先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泥國小
  • 地理位置:七星關區燕子口鎮北端
1941年,燕子口鎮黃泥坡人士王忠在黃泥坡王家祠堂內創辦“畢節縣黃泥坡保國民國小”,並請當地有名的幾位老先生共同執教,最初招有學生20餘人,文理兼學,開創了黃泥坡貧民教育的先河。
那時候在燕子口區,像這樣的保國民國小只有兩所,除了黃泥坡,就(燕子口鎮中溝村)中溝有一所。這樣的學校在整個畢節都很少見,尤其是公辦的。
當時該校雖然辦學規模不大,辦學條件有限,但教學內容還算比較豐富,除了語文、數學學科以外,還有音樂、體育等課程。
解放後,黃泥坡保國民國小改名為燕子口區黃泥國小。1958年,該校從王家祠堂遷至如今校址,修建了土木結構二層瓦房一幢,有了教室及教師住房,由陳玉書老師任負責人,辦起了6個教學班,有學生200餘人,從此黃泥國小走上了規範的辦學道路。
由於生源不斷增加,1972年,原有辦學條件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在當時黃泥生產大隊和各生產小隊的大力支持下,各生產小隊出材料和勞力,由當時的學校負責人趙升品老師監修,在原校址上重新修建黃泥國小,將原土木結構改建成磚木結構。
該校於1976年9月辦起了國中,從此,黃泥國小辦學進入了興盛時期,教學質量在原燕子口區幾乎年年處於領先地位。
2006年,由於原教學樓老舊,該校又在原校址上新建了一幢教學樓,並在原有已硬化球場的基礎上,硬化了教學樓前近400平方米的地皮,建了花台兩個,廁所一所,辦學條件又有了進一步提升。
如今的黃泥國小煥然一新,不僅建起了營養餐食堂,還得到了愛心人士伍麗天女士的獎學金和助學金對口捐助。該獎學金是根據學生每學年的學習成績和品行表現情況,每班評選出前3名成績優秀的學生,予以100~300元資金鼓勵;助學金則是根據學生具體家庭情況,評選出家庭經濟困難、學習刻苦努力、品學兼優的30名在校學生,每人每學期予以(150、200、250)元生活補貼。因此,該校還有一個特別的校名——“伍鳴黃泥國小”(伍麗天女士的女兒叫伍鳴)。
從1994年以來,該校在當地政府及中心校的領導下,狠抓學校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各方面工作逐步走在全鎮學校前列。在普及就年制義務教育前的幾年間,該校國小升入國中的比例幾乎年年居同片區學校之首,曾經有幾年燕子口鎮國小升國中考試最高分都出現於黃泥國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