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遠上白雲山

黃河遠上白雲山

《黃河遠上白雲山》中央電視台推出的系列人文紀錄片,由張彥鋒擔任導演。

《黃河遠上白雲山》以陝西佳縣為拍攝地,以西北地區最大的道教宮觀白雲山為切入點,採用交叉敘事的方式,揭開了白雲山古建、壁畫、石雕、木雕藝術的神秘面紗,同時講述葭州古城的前世今生。

《黃河遠上白雲山》於2018年2月28日至3月2日在中央電視台老故事頻道(中央電視台品牌紀錄片欄目)《見證》時段播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遠上白雲山
  • 製作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紀錄片
  • 首播時間:2018年2月28日
  • 播出頻道:中央電視台老故事頻道
  • 導演:張彥鋒
  • 播出狀態:播出中
  • 拍攝地點:陝西佳縣
  • 集數:3期
節目形式,節目背景,節目特色,播出信息,主創觀點,攝製回憶,

節目形式

節目背景

紀錄片《黃河遠上白雲山》以陝西佳縣為拍攝地,以西北地區最大的道教宮觀白雲山為切入點,真實記錄了黃河岸邊、白雲山這座大山裡的不同人的生活狀態及獨特的黃河、黃土風情。作品採用交叉敘事的方式,從無到有,逐層遞進。從佳縣人高海平自發手繪葭州古城全景圖展開敘述,講述了擁有九百多年歷史的古城街道布局、主要建築等,敘事視角由大到小,由巨觀到微觀,進而展開了一幅生動的畫卷——石雕、木雕、手工造紙、剪紙等等,呈現了黃河岸邊一個豐富多彩的葭州。

節目特色

《黃河遠上白雲山》的一條主線是每年農曆四月,來自山西、內蒙古、寧夏等全國各地的遊客與當地村民匯聚在黃河岸邊,一起登山祈福、鬧秧歌、轉九曲。這些陝北高原上特有的的民俗風情,看似形式單一,實則具有深刻的黃土文化內涵,片中對陝北秧歌進行了新的更高層面的解讀。
另一條主線則是解密窯洞裡的幸福密碼,片中泥河溝千年棗園裡的棗農、陳家墕手工掛麵匠、峪口村手工造紙匠、普通的農家樂老闆、民間剪紙大師郭佩珍等,農曆四月的朝山盛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雲山道教音樂、黃河“轉九曲”等等,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及陝北高原特有的民俗文化耐人回味。世世代代生活在黃河岸邊、生活在這座大山里、生活在窯洞裡的人們,在平淡的歲月中,保持著相對原始的一種生活狀態,他們秉承守望相助、相互感恩的價值觀念,獲得了內心深處的真正的幸福。

播出信息

首播日期
播出平台
播出時間
重播時間
2018年2月28日
中央電視台老故事頻道
09:05
(當天)17:05(次日)05:05 13:05 21:05

主創觀點

總導演張彥鋒坦言,“我始終要求自己將雙腳深深扎進泥土裡,扎得越深越好,通俗地講就是接地氣,我覺得一部好的作品,如果脫離了生活,也就沒有了煙火氣息,那是沒有生命力的。”

攝製回憶

主創人員回憶,拍葭州古城那一天,早上當地氣溫零下二十多度,攝製組要把設備扛到黃河東岸,山西省臨縣的一座山上,來拍西岸的葭州古城,因為山特別陡,山上沒有通車的公路,大家就肩扛手抬把所有的設備全部搬到山頂,拍黃河邊的懸天香爐寺外景也是一樣,把機器搬到山底下,組裡的年輕小伙子都累得腿發軟,了收工吃飯的時候,小伙子們手抖得連菜都夾不上來。拍掛麵的畫面,因為要搶拍、補拍不同畫面,北京開車到當地1000多公里前後往返至少五次,後期製作引發視力、頸椎和腰椎等諸多病變,有一次最新修改的片子在磁碟陣列里莫名原因打不開,幾乎讓人崩潰。回想這些經歷,張彥鋒說那是一個記錄者的“財富”。支撐這個陝西漢子堅持把這部紀錄片完整呈現出來的,就是他想把自己認識的大陝北介紹給更多的人,把生養自己的土地多看上幾眼,“因為那裡是我的根、也是我的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