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夜泊

《黃河夜泊》是明代文學家李流芳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寫作者漂泊他鄉,夜宿時所看到黃河邊淒涼的景象,發出一生漂泊已久的傷感。全詩質樸簡練、淺近率直,耐人咀嚼。這首詩抒發了作者久客異鄉、仕途艱難的惆悵與感傷。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黃河夜泊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檀園集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李流芳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黃河夜泊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台路正長。
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寒沙:寒冷的沙灘。
2、聒:聲音嘈雜,使人厭煩。
3、平野:平坦的曠野。
4、天荒:極言空間無盡或歷時久遠。
5、吳會:吳地的會稽,即作者故鄉。
6、燕台:指燕京,今北京。明朝的京城。

白話譯文

月光下黃河橫躺,月光下戰場似的黃沙漫漫。
轟隆隆的奔流翻騰不息,荒野伸向無盡的遠方。
書信難寄遙遠的會稽,去燕台的路啊還很漫長。
我這樣長年的四處漂泊,竟再也不覺得是客居他鄉。

創作背景

明熹宗天啟二年(1622),詩人離開客游經年的南京,懷著“長路有時到”(《白門七夕》)的自信,北上京師應試。當時明王朝已處在風雨飄搖、內外交困的境地,朝政腐敗,閹黨專權,地方勢力的反叛和農民起義迭起。作者滿懷羈旅愁思和無路報國的憂嘆寫下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一二句以寫意筆法揮灑出一幅幽美壯闊的黃河月夜圖。“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首句應題而起,點明時間地點,用語平淡無奇,如隨口吟出,卻神完氣清,境界渾然,可謂發興高遠。詩人佇立月下,凝神遙望,但見黃河東去,沒入蒼茫夜色之中;沿河兩岸,鋪展著一片沙灘,由於月光映照,沙灘顯得格外空闊綿遠,冷寂淒涼。眼前景象激起詩人沉思遐想,“似戰場”,則表明思之所向。寥寥三字,突兀而來,挾帶著深沉的嘆息,表達出詩人對國事時局的憂慮,隱隱透出一片報國之意。
三四句從視覺與聽覺兩方面渲染水流的氣勢。“奔流”句承上聯“黃河”,奔流”一詞在此有二用:一是以“奔”之“流”指代黃河,從而避免字面重複;二是狀水勢的湍急迅猛,道出黃河的特性。“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其景象已經十分壯觀,再加之聲音動地,就更令人心驚魄動,望河興嘆了。“平野”句承上文“寒沙”,描繪大河兩岸遼闊而蒼涼的景象。平坦如砥的原野向四方延展,廣大荒遠,似與天接,尤其在星月輝映的夜裡,更給人以浩茫無垠的感覺。 這一聯看似純寫景物,其實也融會著深沉的情思。那奔騰不息的河水,震天動地的水聲,像金戈鐵馬,千軍突進,似乎激起詩人心潮的波盪、轟鳴;那連線著遠天的廣漠原野,像一幅巨大的歷史畫卷,閃現著王朝興衰、逐鹿爭戰的情景,牽動著詩人的神經。二句中,有動景有靜景,有物象有心聲,動靜相配,心與物合,極富於神韻。
五六句寫作者面對喧囂的黃河發出的感嘆。劉勰云:“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文心雕龍》)王夫之也說:“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姜齋詩話》)正是由於眼前奔騰喧囂的黃河,似戰場的寒沙平野,刺激著詩人的感官,觸發他對時局和社會人生的思考,才使他慨然發出“吳會書難達,燕台路正長”的感嘆。“燕台路”,指作者進身受任、報國建功之路。“書難達”,見離鄉之遙遠;“路正長”,言前途之渺茫,真切表露詩人對家鄉親朋的思念和憂國傷事之情。有家難歸,有國難投,舉步維艱,詩人的境遇可算是困窘到極點了。此二句直抒胸臆,全是寫情,但透過詩句表層,南國的遼遠,北野的蒼茫和詩人南顧北望、引領長嘆的情態都鮮明可見。這種寓景於情的寫法,豐富了情感的內涵,增強了詩的形象性。
七八句寫作者對自己長期漂泊感到傷感。“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馬戴《灞上秋居》)漂泊已非一日,然而還得飄流下去。難以名狀的悲哀湧上心頭,詩人不禁發出痛苦的呻吟:“男兒久為客,不辨是他鄉!”沉重的語調中。充滿夙志難酬的怨憤和無可奈何的傷感。全詩在哀嘆中結束,留下深厚的餘味讓人品嘗。
全詩由寫景入手,從視覺、聽覺的感受中展示黃河夜景,動靜相映成趣,既襯托出心境的淒清,心潮的激烈,又觸發起對自己處境的聯想。“書難達”、“路正長”語意雙關,悵嘆深重,既透露出懷鄉卻難歸的無奈,也暗示了仕進目的的不易達到。作者還由此宕開一步,用欲擒故縱的手法,以久客異鄉之心竟“麻木”不辨,反襯出鄉情的深摯。詩中運用白描的手法,質樸簡煉的語言,淺近率直的方式抒發遊子的複雜感情,耐人尋味。

名家點評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呂晴飛《中國歷代名詩今譯》:“這首詩是作者會試途中所作,雖寫遊子旅夜的感受,卻不作悲聲,頗為難得。”

作者簡介

李流芳(1575-1629),明代文學家、書畫家。字長蘅,又字茂宰。號泡庵、檀園、慎娛居士、六浮道人。歙縣(今屬安徽)人。僑居嘉定(今屬上海市)。擅山水,工書印,精詩文。萬曆三十四年(1606)舉人。山水師承五代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強調筆墨、書法、文學趣味。又力求創造性,經常在優美的山光水色之中,觀察、領略,址身心浸潤,達於忘我之境。作品峻爽流暢。書法學蘇軾,詩文清新自然.多寫景酬贈之作。傳世作品有《溪山林屋圖》《虎丘圖》《長林豐草圖》《山水圖》等。著有《檀園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