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黃永砯(1954年—2019年),生於福建,被認為是中國當代藝術中最重要的一員,與森達達、艾未未並稱為中國當代藝術的“三巨頭”。1977年,黃永砯考入浙美
油畫系。1985年,黃永砯採用輪盤來決定色彩選用的次序和圖繪的方式,試驗一種偶發過程,徹底放棄創作者的
主體性,最終得到的是貌似繪畫實為“反繪畫”的所謂《非表達繪畫》,被評論界認為是
當代藝術方法論的重要建樹。1986年,黃永砯創立“
廈門達達”運動。1986年9月,黃永砯發表《廈門達達——一種後現代?》。1987年,黃永砯創作了最具的
代表性的裝置作品——“
中國繪畫史和西方現代藝術簡史在洗衣機洗兩分鐘”,這件作品足以使黃永砯被寫進中國現當代
美術史。黃永砯的作品並不僅為追求視覺上的美感,題材多數涉及到於
中國歷史和神話故事,因此車輪、廊橋、亭台的屋頂、活的蠍子、玻璃製成的魚等等都曾經出他的作品中。1989年5月,黃永砯應邀到巴黎參加《大地魔術師》展覽之後,定居法國。登”2017世界最貴重10件現當代藝術品排行榜”。2019年10月20日,黃永砯因病在法國巴黎逝世,享年65歲。
藝術風格
黃永砯通過空間裝置探討了中西文化之間的關係,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試圖尋找一種可以超越國界以及
意識形態衝突的
表達方式。黃永砯的藝術魅力就在於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來的哲學、文化、政治思考,而不只在於
藝術技巧和手法本身。他用自己的創作挑戰傳統藝術觀念、信仰以及邏輯,將中西方的
文化觀念符號並置,以展現其中的緊張與衝突關係。
個性特點
回顧黃永砅的成長史,反抗、批判精神一直都在。黃永砯本人並不認可與蔡國強、徐冰、谷文達被合稱為所謂“實驗藝術四大金剛”,對於這種稱呼黃永砯本人並不認可。黃永砯研究
周易、道教、禪宗、維根斯坦、波伊斯、
杜尚,看書速度快得驚人,可以一天一本哲學書。他用周易做過很多作品,也給自己和朋友打卦,儘管他對此不願過多談及。《周易》是隨身攜帶的讀物,他曾說其意義猶如“猶太人的聖經”,但這也不妨礙他殺
佛滅祖,在《
占卜者之屋》這件作品中他把《周易》也放進了洗衣機,並把攪爛了的這些書本殘餘物,像臘肉一樣掛在
鉤子上。說到世俗的層面,黃永砯似乎是個超然的形象,他從來不主動去推銷自己,
費大為說他“
姜太公釣魚,鉤是直的”。但他做作品的細緻程度,猶如一個苦心經營的小
雜貨鋪老闆,從來不輕慢到來的機會。在尤倫斯,他一個人奢侈地占了曾是“八五新潮”這么多人的坐席,他一面否認這意味著某種文化權力,“還有更大的空間呢……”他說,一面又面露喜色。
費大為評價黃永砯的厲害之處是,“他一上來就狠狠地抓到最本質的問題,最重要的問題。”比如黃永砯雖然身在“八五新潮”中,但他當年就反對一些濫情的、自我擴張的、洋洋得意的繪畫,並且反對當年派系林立,山頭和山頭PK的情況。1988年,黃山舉行“85新潮”運動中第二場全國代表大會,這時候是“華山論劍”,劍拔弩張,其實就是要比誰最厲害。在這個會議上,各地的英雄都拿出自己最厲害的“武器”。黃永砯代表
廈門達達發言,會議給他安排了一個
幻燈片投影,讓他給大家展示廈門人在做什麼,他給大家拿出的卻是四張西方古代藝術史的幻燈片,大家都愣住了,讓我們看這個乾什麼?結果黃永砯說,我出門以前拿錯幻燈片了,不過好在拿錯了也沒有關係,因為是不是前衛並不重要,是不是自己的作品也並不重要,是不是中國藝術家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放幾張幻燈片而已。“他完全拒絕和任何人競爭,他對於這種派系競爭完全是抱著一種不屑的嘲笑態度。”
費大為說。
藝術淵源
回顧黃永砯的成長史,“造反”的端倪從大學就開始了,
畢業創作他就直接拿著工業噴槍和噴漆而不是畫筆來搞創作。他後來回顧大學生涯,說是4年學的東西,用了10年的時間才嘔吐乾淨。
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
廈門一所中學做老師,在1980年代中期發起了“廈門
達達”藝術團體,這是1980年代美術最極端最叛逆的美術運動群體,最著名的行動是在一次展覽之後把所有的作品一把火燒掉了,黃永砯在焚燒的現場,用石灰在地上寫上口號:“不消滅
藝術生活不得安寧”——當然,黃本人不是這話的徹底實踐者。這一切似乎事出偶然,對黃來說卻難說不是精心籌劃。多年之後談往事,黃永砯提到,當別的藝術家想要在地上畫個太極圖案的時候,他當時並不贊同,認為這樣會改變行動的意義。
對藝術體制的反抗曾經讓美術館成為黃永砯直接“攻擊”的對象,他和幾位其他藝術家曾經被批准在福建省美術館展出一個作品,但到展覽前卻突然改變展覽計畫,他率領參展藝術家把博物館外的各種材料和廢棄物放進展覽空間,因此展覽剛開始一個半小時即被封閉。因此,當1989年黃永砯去
巴黎參加“大地魔術師”的展覽,並選擇留下的時候,也許令福建的一些
美術界人士感到喜悅——一個讓人頭疼的“
搗亂分子”終於離開了。
黃永砯認為
法國給了他一個新的語境,儘管開始語言不通,到語言可能依然是個障礙,但“一切障礙都不影響交流”。
法國生活也給他提供了一個新的官方身份,他不再是中學裡的“黃老師”,而是作為藝術家和一些西方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在一起工作。他製作作品的空間也陡然增大,在製作一個有關“山火”的裝置時,他把整座山都作為作品使用的場地。黃永砯的很多作品繼續挑戰美術館,1992年在
美國卡內基
雙年展上,黃永砯選擇了把美術館圖書館的兩排書架全部放上用藝術雜誌和藝術書籍洗成的紙漿,把洗的紙漿每一格用
有機玻璃密封起來,但是不到一個禮拜,它的臭味就出來了,作品只好被撤。
同年在義大利,他把400公斤的大米煮成飯放在美術館大廳里,這些飯煮了一個星期,後面的還在冒熱氣,前面的已經慢慢霉掉、臭掉,他認為這個東西象徵著美術館作為一個
消化系統,是並沒有能力去消化藝術的。這個展覽被命名為《不可消化之物》。
黃永砯一再強調美術館是墳墓,美術館展出的所有的東西都是殭屍,不可能在美術館裡學到藝術。
美術評論家、策展人
費大為曾經問他,“你為什麼不把你焚燒作品的照片、錄像和文字全燒掉呢?”黃永砯給出了一個不是太有說服力的回答,“如果連照片都沒有了,誰會來相信你呢?”
費大為認為,黃永砯的這種矛盾也可以用禪宗來進行比較,兩者說的就是一個道理——語言是不能被傳達的,語言是沒有用的。但是禪宗,光是《
五燈會元》就有20卷,囉哩囉嗦講的就是一句話“千萬不要相信文字”。
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講座上,費大為對大家說,理解黃永砯的要點就是:“千萬不要相信黃永砯。”黃永砯知道了這話,表現得非常高興。
個人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