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決戰取得勝利是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中國共產黨為了堅持抗戰,反對投降,確定了開闢蘇北,發展華中的戰略任務。陳毅、粟裕奉命率新四軍江南指揮部主力部隊挺進蘇北,在黃橋地區建立了根據地。
基本介紹
- 名稱:黃橋戰役
- 地點:泰興縣黃橋鎮
- 時間:1940年10月4日到6日
- 參戰方:新四軍、國民黨
- 結果:勝利
- 參戰方兵力:7000餘人
- 傷亡情況:國民黨死亡1.1萬餘人
- 主要指揮官:陳毅和粟裕
黃橋決戰取得勝利是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中國共產黨為了堅持抗戰,反對投降,確定了開闢蘇北,發展華中的戰略任務。陳毅、粟裕奉命率新四軍江南指揮部主力部隊挺進蘇北,在黃橋地區建立了根據地。
黃橋決戰取得勝利是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中國共產黨為了堅持抗戰,反對投降,確定了開闢蘇北,發展華中的戰略任務。陳毅、粟裕奉命率新四軍江南指揮部主力部隊挺進...
1940年,陳毅領導的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以七千人的兵力,戰勝了江蘇省主席韓德勤所率政府軍89軍1.5萬,殲滅其一萬一千餘人,取得了黃橋決戰的勝利。 一般認為,黃橋事件...
黃橋決戰戰鬥意義 編輯 通過這次決戰,新四軍與八路軍實現了勝利會師,奠定了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基礎,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同時也創造了以少勝多的光輝範例。陳毅曾...
10月6曰,新四軍全線追擊,7日,攻占海安,10日,在大豐縣境內的白駒鎮與八路軍第五縱隊勝利會師。黃橋決戰,我軍共殲滅頑軍一萬一千多人,繳獲山炮3門、追擊炮59門...
九月卅日,韓德勤又出動主力與我決戰於黃橋。激戰至6月10日,我軍殲滅頑軍1.1萬餘人,取得了黃橋戰役的完全勝利。黃橋戰役的勝利,是以陳毅、粟裕等同志為首的...
黃橋決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後,陳、粟命令二縱隊為先頭部隊,乘勝向北追擊潰逃的韓軍殘部,六團(新六團)但任縱隊前衛。7日到達海安,8日下午進駐東台。9日,六團又...
1940年10月6日,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在取得黃橋決戰勝利後,陳毅令所部揮師北上,開闢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第二縱隊王必成部6日出黃橋、戰營溪,7日克姜堰、占海安,8日...
參與指揮了著名的黃橋決戰,取得了反磨擦鬥爭的重大勝利,保衛了抗日根據地。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後,任重建後的新四軍第一師第三旅政委兼蘇中軍區第四軍分區政委、副...
在取得黃橋決戰勝利後,繼續揮師北上。與此同時,八路軍黃克誠部從淮海地區南下。1940年10月10日,新四軍與八路軍一部在白駒獅子口勝利會師。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
蘇北臨時參政會的召開,促進了蘇北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確定了中國共產黨在蘇北抗日鬥爭中的領導地位,是中共繼黃橋決戰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後,在政治上取得的又一重大勝利...
6日以七千人(真正的戰鬥人員僅五千人)的兵力粉碎蘇北頑軍韓德勤部三萬人(實際參戰僅韓德勤本部之89軍1.5萬)的進攻,殲滅其一萬一千餘人,取得了黃橋決戰的勝利...
在陳毅的指揮下,他勸說李、陳二部與共產黨合作,實現了統一戰線,取得了黃橋決戰的偉大勝利,確立了新四軍在蘇北的領導地位。黃橋大捷後第4天(1940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