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達10餘米;枝斜上展,呈狹傘形樹冠;芽、嫩枝、嫩葉和葉柄均被淡黃色的平伏柔毛。
葉薄革質,披針狀卵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長10-20(25)厘米,寬4.5-9厘米,先端長漸尖或近尾狀,基部闊楔形或楔形,下面稍被微柔毛;葉柄長2-4厘米,托葉痕長達葉柄中部以上。
花黃色,極香,花被片15-20片,倒披針形,長3-4厘米,寬4-5毫米;雄蕊的藥隔伸出成長尖頭;雌蕊群具毛;雌蕊群柄長約3毫米。
聚合果長7-15厘米;蓇葖倒卵狀長圓形,長1-1.5厘米,有疣狀凸起;種子2-4枚,有皺紋。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陽性要求陽光充足。喜暖熱濕潤,喜酸性土,不耐鹼土,不耐乾旱,忌過於潮濕,尤忌積水。不耐寒,冬季室內最低溫度應保持在5℃以上。宜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抗煙能力差。易結果,一般2~3年生嫁接苗開花後即可結果。
分布範圍
產於西藏東南部、雲南南部及西南部。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有栽培;長江流域各地盆栽,在溫室越冬。印度、尼泊爾、緬甸、越南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黃桷蘭枝幹挺拔,葉色蒼翠,花朵潔白素雅,香味清幽甜潤,含苞欲放時香味最濃郁;花期長,溫度適宜可花開不絕。有獨特的生長習性。
(一)喜光,不耐陰,但也不可置於烈日下曝曬。
如長期放在蔭蔽處則枝長葉薄,葉片易脫落,花稀香淡,生長瘦弱;而夏季過於乾燥時,應稍遮蔭,並在盆周圍澆水。
(二)喜溫暖、濕潤,不耐乾旱。
黃桷蘭葉大蒸騰快,水分消耗多,夏天往往澆水稍遲,葉緣就會焦萎,甚至灼傷嫩梢。澆水不足,盆土過乾,會出現葉色萎黃焦邊現象。澆水要澆透,以免發生澆根現象。因黃桷蘭為肉質根,盆中水多少均不利於根系的生長,尤其怕積水,易引起根系發黑腐爛,雨季要將盆側倒,注意防澇;發現爛根所致的黃葉或葉子變紅,應嚴格節制澆水,甚至可待葉片發軟掛下時再澆,澆的水要先貯存一下,使與氣溫相適應。
黃桷蘭應在立冬前入室,否則一次寒霜就會損傷白蘭的新梢和嫩葉,可在白天15℃左右,晚間不低於5℃的室溫中越冬,如見葉子發皺、脫落,就表示受寒了;如葉片出現褐點、乾尖、脫落,那就說明越冬室內溫度過高。應該注意,不論葉片是因過冷還是因過熱而脫落,均影響來年開花。還應注意防止煤菸灰塵,並增加樹冠周圍的濕度,經常用清水噴洗枝葉,保持葉面清潔,使枝葉鮮綠蒼翠。
(三)性喜肥。
由於開花次數多,開一次花要消耗大量的營養,故須及時進行補充,否則必然影響開花。宜施腐熟的人糞尿和油枯水,早春施淡液肥,逐步加濃,並摻入適量的硫酸亞鐵,不要在過乾或過濕時施肥,夏季可在下午澆肥,至傍晚澆清水,將肥水沖淡,驅散根部熱氣以免燒根,至9月底或10月初停止施肥。
(四)喜排水性能良好的酸性土壤。
如澆灌用水偏鹼,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葉色萎黃。
(五)要求通風良好,否則易引起紅蜘蛛危害,受害植株葉子發黃脫落。
出現此情況除噴藥殺蟲外,應將盆移至陰涼處,節制澆水,不久可重新生出新葉。
(六)發芽時間的掌握
黃桷蘭一年只在春天及伏天發兩次芽。在發芽其間枝條有一段停止生長的時期,過後才發第二次芽,邊長枝條邊開花,每次萌芽後,可開花五六朵,花期5-9月份。所以在生長期要剪去病枝、枯枝、徒長枝,摘除部分老葉,以控制樹勢生長,以利於促進花蕾的孕育和提高開花質量。摘除老葉時間以第一次生長盛期過後為宜,翌年春季也適當進行。
(七)扦插
扦插不易生根,而且中國栽培的黃桷蘭由於氣候等因素,都不能結果收種。可用紫玉蘭、黃蘭等作砧木,進行嫁接繁殖,砧木可於春季上盆,先栽於盆的一側,以便*接時,砧木較易貼近接穗,並可使*接部位儘量降低。嫁接時間以黃桷蘭生長的旺季最適宜;少量的繁殖,也可用空中壓條法,雖數量太少,但成活的把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