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當歸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綱目》卷十八。主治背疽。
基本介紹
- 名稱:黃柏當歸湯
- 出處:《醫學綱目》卷十八
- 功用:清熱解毒,滋陰瀉火
- 主治:背疽
黃柏當歸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綱目》卷十八。主治背疽。
黃柏當歸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綱目》卷十八。主治背疽。組成黃柏(炒)七錢,黃芩(炒)、當歸身(炒)、甘草(炙)各一兩,黃連(炒)、防風各五錢,澤瀉、山梔、知母、地骨皮各三錢,連翹五分。用法用量上?咀,分作四服。每服加...
黃柏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主治小兒夏日傷暴寒,寒折大熱,熱入胃,下赤白滯如魚腦,壯熱頭痛,身熱手足煩。或以利藥下之,便數去赤汁如爛肉,或下之不愈,後以澀藥斷之,下即不止,倍增壯熱,或是溫病熱盛,復遇暴寒折之,熱如腹中,下血如魚腦。組成 黃柏、黃連、白頭翁(一...
名稱:黃柏湯 組成:黃柏、黃連、白頭翁、升麻、當歸、牡蠣、石榴皮、黃芩、桑寄生、甘草各1.5g,犀角、艾葉各0.3g 用法:為粗末,一次水煎服 主治:小兒下痢膿血,壯熱心煩,及溫病熱甚,復遇暴寒折之,熱人腹中,下血如魚腦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功用:清熱涼營,收澀止血 名稱:黃柏湯 組成:黃柏6g,...
名稱:當歸湯 組成:當歸(切,焙),黃連(去須,銼,炒),黃柏(去粗皮),地骨皮各一兩 用法: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下蜜一合,攪勻,食前溫服 主治:傷寒時氣後,下痢不止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名稱:當歸湯 組成:當歸(切,焙),代赭(研),黃連(去須)各三分...
當歸、黃芩、黃連、黃柏、熟地、生地、黃芪。用量 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各6克,黃芪12克。用法 上藥為粗末,每服15g,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前服,小兒減半服之。現代用法:水煎服。功用 滋陰瀉火,固表止汗。主治 陰虛火旺所致的盜汗。發熱盜汗,面赤心煩,口乾唇燥,大便乾結,小便黃赤,...
名稱:當歸湯 組成:當歸(切,焙),赤芍藥(銼,炒)各一兩半,禹餘糧(淬五七次),麒麟竭,黃柏(微炙,銼),地榆(銼碎,炒)各一兩,生薑,生地黃(焙)一兩(一方用熟乾地黃)用法:上為粗末。每於食前服一錢,粥飲調下,每日三次 主治:婦人經血不止,臍腹疼痛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名稱:當歸湯 組...
名稱:當歸湯 組成:當歸一兩,甘草一兩,赤芍藥一兩,葛根一兩,細辛,黃柏各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苦參一兩,白芷一兩,肉桂一兩,漢椒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用法:上銼細焙乾,分為四度。每度以水五升,煎取三升,溫暖洗瘡,湯冷即住,用熱巾拭,宜用別膏貼之 主治:癰疽發背,先穿破,出...
名稱:當歸湯 組成:當歸(切,焙),赤芍藥(銼,炒)各一兩半,禹餘糧(醋淬五七遍),麒麟竭,黃柏(微炙,銼),地榆(銼碎,炒)各一兩,生乾地黃(焙)二兩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每日三次,不拘時候 主治:婦人經血下不止,臍下虛痛 出處:《中醫方劑大辭典》名稱:...
當歸地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雜病源流犀燭》。具有補氣養血,滋陰斂汗之功效。主治氣血兩虛之盜汗。歌訣 當歸地黃芍白朮,茯苓黃芪炙知母,黃柏陳皮叉黨參,甘草大棗小麥浮。組成 當歸、熟地黃、生地黃、酒白芍、白朮、茯苓、黃芪(蜜炙)各15g,黃柏(蜜炙)、知母(蜜炙)、陳皮各6g,黨參10g,甘草3g,大棗1枚...
當歸黑豆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顧氏醫徑》卷四。具有滋陰清熱,涼血止帶之功效。主治虛熱帶下。組成 當歸6g,黑豆15g,生地、麥冬各9g,黃柏6g,知母4.5g,山梔、黃芩各6g,白薇3g,竹葉4.5g,炙甘草3g 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滋陰清熱,涼血止帶。主治 虛熱帶下。附註 驗案:王XX,56歲,陰道血樣帶下兩月...
淋洗當歸湯藥物組成是當歸1兩,甘草1兩等,上用水洗,銼細,焙乾,分為4度。。藥物組成 當歸1兩,甘草1兩,赤芍藥1兩,葛根1兩,細辛1兩,黃柏1兩,麻黃1兩(去根節),苦參1兩,白芷1兩,肉桂1兩,漢椒1兩,防風1兩(去蘆頭)。處方來源 《聖惠》卷六十一。 【方劑主治】癰疽發背,破後膿水不住...
組成:當歸(切,焙)赤芍藥(銼,炒)各一兩半,禹餘糧(淬五七次)、麒麟竭、黃柏(微炙,銼)、地榆(銼碎,炒)各一兩,生薑、生地黃(焙)一兩(一方用熟乾地黃)用法:上為粗末。每於食前服一錢,粥飲調下,每日三次 主治:婦人經血不止,臍腹疼痛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四為原書同卷“當歸湯”之異名見...
名稱:當歸地黃湯 組成:當歸、熟地、生地、芍藥、白朮、茯苓、黃芪各0.5g,黃柏、知母、陳皮各2.4g,人參0.5g,甘草1g 用法:上入浮麥、大棗煎服 主治:治盜汗屬氣血兩虛者 出處:《日本歷代名醫秘方》重要文獻摘要 《加減湯頭歌訣白話解》:“當歸地黃湯(《證治準繩》)由四物湯加藁本、防風、白芷、細辛組成...
名稱:當歸散 組成:當歸二兩,黃連二兩,黃柏二兩,乾薑一兩 用法:上為末。每服方寸匕,以烏梅汁調下,一日三次 主治:下腹中絞痛,重下,下赤白 出處:《醫心方》卷十一引《古今錄驗》名稱:當歸散 組成:當歸(末之)小豆大 用法:以乳汁咽之,日夜三四度。若不愈,當歸半兩,小膚卵一具,並切之,...
《醫方類聚》:“治熱病熱毒,痢下赤白,腹中療痛,宜服當歸散方:當歸(銼,炒)二兩,甘草(炙微赤,銼)一兩,黃連(去須,微炒)二兩,黃柏(微炙炒)一兩,乾薑(炮裂,銼)一兩,阿膠(搗碎,炒令黃燥)二兩,醋石榴皮二兩。右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
四味舒筋湯 四味舒筋湯是一道藥膳,有獨活、當歸、蒼朮、黃柏各等分。四味舒筋湯 【方劑主治】外感筋攣,濕熱傷於太陽者;或腿足腫痛,腳筋攣縮。
兼有口渴欲飲,舌紅少苔,脈弦細,面色紅赤,陰虛火旺者,酌加炙黃柏、生地各9克,瀉火堅陰、滋養肝腎;疼痛甚者,加烏梅、元胡各9克,廣三七5克,活血祛瘀鎮痛;兼有風濕、遊走竄痛、痛無定處、頑麻不仁者,酌加威靈仙9克,防風6克,秦艽、羌活各9克。用法 方中鹿角片另包,先煎30分鐘,再與諸藥同煎...
苔黃膩,尿黃赤偏重者,加梔子、黃芩、黃柏、大青葉等清熱解毒;若納呆,嘔惡,苔膩屬濕偏重者,宜加佩蘭、茯苓、車前子、半夏等除濕醒脾;脅痛腹脹,噯氣失眠者屬肝氣鬱結,宜加鬱金、枳殼、川楝子等疏肝理氣;四肢無力,舌體胖嫩有齒痕者屬氣虛,宜佐以大棗、白朮等健脾益氣;伴肝脾腫大,脈弦澀者,宜加當歸...
生地15克 龜版24克 黃柏3克(鹽水炒)知母3克(鹽水炒) 虎脛骨4.5克(炙) 枸杞9克 當歸6克 黨參12克 茯苓6克 白朮3克 金毛脊4.5克 川斷6克 牛膝6克 【來源】《醫醇剩義》卷四。【組成】生地15克 龜版24克 黃柏3克(鹽水炒)知母3克(鹽水炒) 虎脛骨4.5克(炙) 枸杞9克 當歸6克 黨參12克 茯苓...
潤燥泄熱之功效。附註 附方補陰湯 組成 當歸、白芍(酒炒)、生地黃、熟地黃、陳皮、茴香(鹽、酒炒)、故紙(酒炒)、牛膝(去蘆、酒洗)、杜仲(去粗皮,酒炒)、茯苓(去皮)各一錢,人參五分,黃柏(去粗皮、酒炒)、知母(酒炒)各七分,甘草(炙)三分。主治 腎虛腰痛。出處 《回春》卷五 ...
【組成】黃耆5錢,甘草3錢,香白芷2錢5分,藁本2錢,升麻2錢,草豆蔻1錢5分,橘皮1錢5分,麻黃1錢,當歸身1錢,蓮花青皮7分,柴胡6分,黃柏少許。【來源】《蘭室秘藏》卷下。【主治】表虛惡風寒。【用法】上㕮咀。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不拘時服。《聖濟總錄》卷九十 【組成】黃耆(...
組成:生地黃四錢、白芍藥兒、黃芩、梔子(炒)、川黃柏各二錢,牡丹皮、犀角尖、黃連各一錢,甘草五分 用法:清水煎服 主治:胃火盛,吐血,衄血,嗽血,便血,蓄血,如狂,嗽水不欲咽,陽毒發斑等證 出處:《內外科百病驗方大全》功用:涼肺胃,解熱毒,涼血止血 名稱:涼血地黃湯 組成:生地黃、當歸尾...
本證東恆名為寒水翳,為外感風寒、相火內郁所致,故用升麻、柴胡、藁本、葛根、荊芥穗、羌活、防風、細辛、生薑昇陽達表解郁,黃芪補氣,當歸養血活血,知母、黃柏清瀉相火,甘草清熱和中。配伍特點 在益氣補血活血的基礎上佐以苦寒來清命門相火;在大量辛溫解表藥中佐以心涼透表藥,以達到溫而不燥的作用;方...
如實火盛,迫血妄行,口渴,舌黃,便燥,六脈烘滑,加黃柏、黃芩、梔仁之類,或加生地、赤芍、青蒿各6-9g,不應,加黃連。附註 附方1 安榮湯 組成 麥門冬、通草、滑石、當歸、燈心、甘草、人參、細辛各五分。功用 益氣補陰,利尿通淋,活血止痛。主治 治子淋。出處 明·《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五方 附方2 ...
苦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心悟》卷三。具有清濕熱,祛風邪之功效。主治癘風,肌肉生蟲,白屑重迭,瘙癢頑麻,甚則眉毛脫落,鼻柱崩壞。組成 苦參一錢五分,生地二錢,黃柏五分,當歸、秦艽、蒡子、赤芍、白蒺藜、丹參、丹皮、銀花、貝母各一錢,甘菊三錢。用法用量 水煎服。功用 清濕熱,祛風邪。主治 ...
名稱:知柏四物湯 組成:知母、黃柏、當歸、白芍藥、生地、丹皮 主治:肝經血室伏火,而施泄下血 出處:《傷寒大白》卷二 名稱:知柏地黃飲 組成:黃柏、黃芩各二錢,知母三錢,生地五錢,元參三錢,甘草梢、山梔仁各二錢 用法:水煎,溫服 主治:子淋。懷孕數月,小便頻數澀少。有時尿道作痛,尿黃,體瘦...
滋陰活血湯,是一道家中藥方劑,配方原料主要有知母,黃柏,生地黃、熟地黃等。方子1 知母12g,黃柏9g,生地黃、熟地黃(各)12g,女貞子12g,枸杞子12g,山萸肉12g,炙龜板12g(先),炙鱉甲12g(先),赤芍藥、白芍藥(各)15g,丹參15g。服用方法 水煎2次,早晚分服。功效 滋陰降火,補腎活血,化淤通絡。按語 ...
名稱:顧步湯 組成:黃耆、當歸(酒洗)、黃柏(鹽酒炒)、知母(酒炒)、熟地黃、肉桂、乾薑、牛膝、虎脛骨(酥炙)、金銀花 用法:酒煎服 主治:脾腎陰虧,濕熱下流之足疽。起於足大趾,初癢疼痛,趾甲黑,漸而肉黑,上於足跗 出處:《醫林繤要》卷十 功用:大補氣血,滋陰壯陽 各家論述 此方用金銀花...
原方選錄 《醫學心悟》:“五痿湯,治五臟痿,肺氣熱則皮毛先痿而為肺鳴,心氣熱則脈痿筋縱,不任地,肝氣熱則筋痿,口苦而痙攣,脾氣熱則肉痿,肌膚不仁:腎氣熱則骨痿,腰脊不舉方。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炙甘草四分,當歸一錢五分,薏苡仁三錢,麥門冬二錢,炒黃柏、知母各五分。水煎服。” ...
八仙逍遙湯,中醫方劑名。主治跌仆損傷,腫硬疼痛;及一切冷振風濕,筋骨、血肉、肢體酸痛。組成 防鳳、荊芥、川芎、甘草、當歸、黃柏、茅山蒼朮、牡丹皮、川椒、苦參。用量 防風1錢,荊芥1錢,川芎1錢,甘草1錢,當歸(酒洗),黃柏2錢,茅山蒼朮3錢,牡丹皮3錢,川椒3錢,苦參5錢。用法 共合1處,裝白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