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波(1916年—1980年),原名黃裕祥,筆名一工,廣東台山人。1933年赴上海,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左翼中國美術家聯盟,並與劉峴組織未名木刻社,在魯迅先生指導下從事新興木刻運動。1936年發起成立上海木刻工作者協會,並參與舉辦第二屆全國木刻流動展覽;出版了第一本木刻作品集《路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新波
- 別名:黃裕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16年
- 逝世日期:1980年
- 職業:作家
- 主要成就:參加中國美術家聯盟
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新興木刻運動 - 代表作品:《路碑》
- 性別:男
解放前,解放後,
解放前
黃新波(1916年—1980年),原名黃裕祥,筆名一工,廣東台山人。1933年赴上海,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國美術家聯盟,並與劉峴組織未名木刻社,在魯迅先生指導下從事新興木刻運動。1936年發起成立上海木刻工作者協會,並參與舉辦第二屆全國木刻流動展覽;出版了第一本木刻作品集《路碑》。1938年參加在武漢成立的中華全國木刻界抗敵協會,當選為理事,1939年轉移到桂林,為該會主持人之一。皖南事變後為紀念殉難烈士,創作了《他並沒有死去》等作品。1943年流寓昆明,這一時期出版了木刻集《心曲》。1946年赴香港,任《華商報》記者,並發起組織人間畫會,這一時期的作品有《賣血後》等。1949年回鄉參加東江游擊隊,後隨軍進駐廣州。作品風格受到美國著名版畫家肯特 (Rockwell Kent 1882年-1971年)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