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淵墓志銘

墓志銘高59厘米,寬40厘米,碑文字跡清晰可辨。除標題橫排隸書外,正文均為豎排小楷書,共16行,滿行22字,共321字。經考證,為黃庭堅於宋元祜八年(1093)撰文並書的墓志銘,這是繼發現《王純中墓志銘》、《徐純中墓志銘》之後,修水縣第三次發現黃庭堅撰並書的墓志銘。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銘文內容,相關考證,

基本信息

該墓葬坐西北朝東南,墓室高90厘米,寬98厘米,進深380厘米,兩墓並列,墓室用刻有方格紋青磚砌結而成,為宋磚室卷頂墓。出土的器物有影青瓜棱形執壺1件,高16厘米,口徑6厘米,底徑7.1厘米;鐵壺1件,高20厘米,口徑稍殘,底徑7厘米;三腳鐵爐1件,通高18厘米,殘破。最為重要的是伴隨出土的還有青石質墓志銘一方。
黃文淵墓志銘黃文淵墓志銘

銘文內容

銘文曰:“宋故黃處士墓志銘”,處士諱府,字文淵,豫章分寧人也。高祖元吉,曾祖中雅,父灝,公神鋒俊奕,不修小節,睦於宗族,和於鄉黨。好讀書,善屬文,數不利有司,乃浩然肆志林泉間。不問功名,每與酒自娛。一觴一詠,酣歌起舞,放心自得之場。嘗日:人生行樂耳,何區區利祿耶。公父以文章獨步江南,與範文正友,故公為兒時,常從文正。文正會宴,必置公於左右,酒闌則命公賦詩,公索筆立成,有高致不類群兒語。文正引而詫諸僚屬日:名父之子,吐言可畏,為識者見賞如此。公得年六十有七,卒於元祜辛未正月之四日,葬以癸酉九月之乙酉。其兆曰:溪口。公娶南宮氏,能治家有賢行。生男三人,長日革,先公卒。次日公綬,次日孚,皆應進士舉。女三人,長適建昌進士李君陳,次適邑人進士宋知幾,季適武寧進士葉與。其夫人來乞銘,叔夜,蛭也,知我伯父德義為詳,再拜而銘。銘日:人患不壽,士難處窮,公以貧樂,又以壽終。嗚呼!於處士何悲乎!

相關考證

從墓誌中可得知黃文淵生平,墓主黃府,字文淵,為黃灝之子,從小聰穎,好學善文,並得到範文正(范仲淹)的賞識,多次應試不第,隱居鄉間。墓志銘中所說的高祖元吉,字貞公,為分寧(今修水)黃氏二世祖黃贍長子,贈光祿寺正卿;曾祖中雅,字有文,號莊實,贈大理寺少卿。灝,字茂先,號實之,為黃中雅長子,宋嘉祐丁酉(1057)進士,授太子太傅,刑部尚書。黃灝、黃浞(黃庭堅祖父,字茂謁,號正倫,黃中理三子,授朝散大夫),與侄黃孝寬同榜高中進士,宋英宗賜“聯桂芳”以榮之,時人稱“聯桂芳三及第”。
據《黃氏宗譜》記載,墓主黃文淵在分寧(今修水)雙井黃氏世系第六代中,排行二十一,為黃灝次子,與黃庭堅之父黃庶(字亞夫,1043年(宋慶曆癸未)進士,知康州事,贈中奉大夫)為堂兄弟。儘管黃庭堅在撰書《黃文淵墓志銘》時未署其名,經考證,仍可認定為黃庭堅所撰書。
其一,墓主黃文淵卒於1091年(宋元祜辛未)正月之四日,葬於1093年(癸酉)九月之乙酉。據史料及黃庭堅年譜記載:是年二月一日,黃庭堅葬母於雙井祖域,為母守喪,居故里分寧。這就為黃庭堅撰書《黃文淵墓志銘》提供了前提條件,也就是說墓主黃文淵下葬時,墓志銘可及時勒石,同時置於墓室。
其二,墓主黃文淵與黃庭堅之父黃庶為堂兄弟,為黃庭堅伯父,這在墓志銘中已清楚敘述“其夫人來乞銘,叔夜,蛭也,知我伯父德義為詳,再拜而銘。”黃文淵下葬時,伯母乞銘並委派侄兒叔夜前來,作為侄輩的黃庭堅,豈有推辭不書之理。
其三,墓志銘文敘事清楚,黃氏世系準確無誤。墓志銘碑文為小楷書。字型清勁穩重(見拓片),為典型的黃庭堅小楷書風格。我們將在此之前出土的《王純中墓志銘》、《徐純中墓志銘》放在一塊進行研究、比較,三方墓志銘所呈現的那種結體緊密,撇捺開張,中宮收緊,形貌偏扁的小楷書風格一模一樣,儼然如出一轍。那么,黃庭堅在書寫《王文淵墓志銘》時,為何沒有落款署名呢?探究其緣由,不外乎這么一個客觀事實。眾所周知黃庭堅不僅在詩詞、書法上享有崇高地位,而且還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名列“二十四孝”之中,其伯父黃文淵下葬的同年,黃庭堅剛剛安葬母親和弟弟仲熊,並築館舍於其母墓旁守靈。出於對母親的孝道和對弟弟的思念,在撰書《黃文淵墓志銘》時,才沒有署上自己的名字,這符合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也是人之常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