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林(廣東省政協委員)

黃成林(廣東省政協委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成林,潮州市榮譽市民,饒平縣潘段村人,現任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永大(集團)進出口運輸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潮汕三市政協委員、饒平縣政協常委、潮州海外聯誼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汕頭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港潮商互助社永遠名譽會長、香港饒平同鄉會會長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成林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饒平縣潘段村
  • 職業:廣東省政協委員
創業經歷,家庭成員,公益活動,

創業經歷

黃成林,與共和國同齡,1949年生於粵東山區饒平縣潘段村,家裡有四兄妹,他排行老二。由於家境困頓,生活的艱苦迫使他只念到國小四年級便無奈地走上祖輩千百年走過的一條老路——種田。那時候,每當看到同齡人背著書包走進學校,黃成林那對知識的渴求期待便愈益強烈,無緣繼續學業成了少年黃成林的一件揮之不去的憾事。也許正因為這段痛苦的經歷,使得黃成林發達之後對家鄉教育事業的支持更加義無反顧。因為,他對失學兒童的體會比誰都清楚。
1979年,黃成林已是而立之年,早已娶妻生子。就在這一年,年僅59歲的母親患病去世。面對家徒四壁、一貧如洗的家,黃成林告訴自己:要改變世代困苦的命運,是得出去拼一拼了!在給母親辦完喪事後,他便背起行囊,前往世人嚮往的淘金之地——香港。
8年奮鬥 歷盡艱辛
1979年,黃成林抵港後,居無定所,生活十分艱辛。幸好後來找到曾執教過他的老師鄭培明(饒平浮山人),在其隔壁一處僅有10平方米的木屋暫住。
說是木屋,其實就是人家堆滿糞土的“土屋”。白天,黃成林到紙箱廠打工;夜裡,他用面盆挑著糞土四處尋找能倒土的地方,先後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將糞土搬完。
有了棲身之處,生活總算安頓下來。黃成林首先想到的是那在家鄉茅屋破舍下的妻兒。第二年,黃成林申請夫人黃惠蘭和3個兒子赴港。當時,大兒子黃天強7歲,二兒子黃百弟4歲,三兒子黃百洲剛出生3個月。一家5口人居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木屋內,一住就是8個秋冬。3年後,黃成林又添了個女兒黃麗麗,生活的擔子又加重了,他不得不還像在山裡耕作那樣,披星戴月不辭辛勞地工作,只要能賺到錢,再苦再累的活他都乾。
就這樣日復一日,黃成林把自己當作工作的機器,三餐粗茶淡飯節衣縮食,艱難地維持著家庭。那時的他,人窮志不窮,他總是想,有朝一日,苦盡甘來,陰雲散去必有太陽出。他不信命運,只相信只要自己艱苦奮鬥,就一定能在香港出人頭地。為了養家餬口,黃成林每天晚上又推著一輛自製的“涼水車”到處賣涼水,並自己規定每天要賣到40元港幣才回家。
8年的艱辛,8年的拼搏使黃成林變得更加堅毅,更加執著,更加頑強。
歷經8年的風雨磨練,黃成林終於擺脫了貧困的生活,雖不能說腰纏萬貫,卻也豐衣足食,稍有積蓄,實現了他到香港的人生初衷,也算是一分耕耘一份收穫。
山區農村生活29載,使黃成林養成了不畏艱難,勤奮拼搏,堅忍不拔的秉性。8年奮鬥,歷盡艱辛,黃成林總算在香港站穩了腳跟。
永大20年 創下堅實基業
“個人的命運是和祖國緊緊聯結在一起的。”作為港胞,黃成林更深刻地體會這一點。香港回歸前,黃成林身在香港,愛國愛港愛鄉的情懷熾熱,堅定不移。他熱愛祖國,眷戀家鄉,急盼香港回歸,總想著為祖國的繁榮和家鄉的建設貢獻力量。
1986年,黃成林在香港創辦了運輸企業並獲得成功。祖國實行改革開放後,黃成林幾經考察,1988年首次以港商身份到福州創建第一個運輸車隊——福港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福港公司從僅有30輛車起步,不到兩年便增加到67輛。
由於黃成林注重信譽,經營有方,業務迅速擴大,僅18個年頭,企業便發展擁有福港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中國明華(香港)運輸公司、廣東永大運輸有限公司、廣東華強運輸有限公司、廣東華海運輸有限公司等12家運輸公司、320台貨櫃運輸等車輛的龐大規模,在香港同業中引人矚目。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香港回歸時,黃成林的車隊,用了3個月時間為駐港部隊運輸物資,出色完成***交給的任務,受到駐港部隊首長的高度讚揚。

家庭成員

黃成林歷盡滄桑,艱苦創業,白手起家,以至成就永大集團的創業神話,正應了一句:“滴汗潤沃土,耕耘成廣林”。黃成林不僅擁有了自己龐大的企業,同時也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長子黃天強是汕頭市政協委員,次子黃百弟是潮州市政協委員,兩個兒子都是父親的得力助手,永大集團的骨幹。夫人黃惠蘭也在香港公司協助工作,而三兒子黃百洲則在澳大利亞攻讀碩士,女兒黃麗麗在日本讀大學,膝下還有孫女和孫子,真是幸福一家,其樂融融。

公益活動

生活的磨難使黃成林對致富思源、回報社會有了更為深層的理解。一次,他回到家鄉,父老鄉親的滿懷熱情深深地打動了他,當他看到家鄉的學校那破舊的校舍、殘舊的桌椅時,他就想起自己想讀書卻沒書讀的少年時代,進而聯想到現在家鄉的孩子還在這樣的危房裡上學,他的眼淚奪眶而出!“我該為家鄉捐建一所學校,現在的孩子可不能再受我當年的苦了,孩子沒有知識不行啊,我們不能再苦了孩子了!”
2003年,總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饒平縣新圩鎮中心學校由黃成林捐資360萬元港幣建成。
十多年來,黃成林一次次地回家鄉,一次次地慷慨解囊,為的是讓更多的孩子能上學、上好學,以後學有所成,回報社會,報效祖國。同時,作為廣東省政協委員,他對家鄉經濟及社會發展情況了解較多,除了辦學之外,改善農村醫療條件等資金缺乏問題常常使他牽腸掛肚。10多年來,他先後捐資1000多萬元辦學校、建醫院、修橋鋪路、襄助社會福利事業。其中,捐資新圩鎮中心國小360萬港元,捐資200萬元設立獎教獎學基金,捐資25萬元興建汕頭市潮南區希望國小,捐資給饒平人民醫院添置醫療設備30多萬元,捐資新圩大道建設50多萬元,捐資10萬元給汕頭孤兒院,捐資設立新圩鎮老人福壽堂,每年提供資金20多萬元基金,對每位已故老人家屬提供700元喪事輔助金,捐資家鄉修路建橋100多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