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東和鄉;1958年,屬南天門公社鹽田大隊;1979年,屬深圳市羅湖區鹽田公社;1983年,屬沙頭角管理區鹽田街道;1990年,屬羅湖區鹽田街道;1998年,屬鹽田區鹽田街道沿港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黃姓、何姓,均從福建遷到廣東惠州;清代從惠州遷到此地。黃必圍的3個地塊分別居住有不同姓的村民,吉麻湖有何、彭2姓,沙崗墟居住著張、鄒、黃、曾、何5姓,黃屋有黃、俞2姓。
2015年末,戶籍人口210人,其中男性120人,女性90人;80歲以上6人,最年長者86歲(女);實際在村人口8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36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20人,分布在英國、荷蘭、澳大利亞等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甘蔗、鳳梨、番薯、花生等。1993年,村民集資成立深圳市鴻泰股份公司,2015年營業收入達1440萬元,人均分紅1.34萬元。目前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商業經營、金融投資、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等。村里至今仍保留重要傳統節日做茶果、年糕、粽子、油餅等客家習俗。村民有編籮筐的手工技藝,所編的蘿筐主要用來裝魚和農作物。隨著社會發展,這一傳統手工藝漸漸失傳。
平鹽鐵路、惠深沿海高速S30線、北山道經過該村。1970年通電、通自來水,現已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通電話、通網際網路等。村內有籃球場、鹽田河棧道、圖書室等。該村歷經三次房屋重建,居住條件大大改善。
現存8座客家民居,位於村落中間位置,建於20世紀30年代,40年代重修。占地面積約1700平方米。民居一字排開,鋪位方闊,尺度合宜。現保存基本完好,仍有人居住。
每年正月初九,村民在家裡拜“天公”。每年中秋節,村民到大水坑嘉園祭拜祖宗。
從前,鹽田河匯入大鵬灣的入海口處有座媽祖廟,遇到雲霧繚繞之時,媽祖廟若隱若現,似海市蜃樓,形成了一道壯觀勝景。漁民在出海前要到媽祖廟拜祭,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後來媽祖廟被拆除。
該村主要人物有何觀生(1928-1950),1943年參加東江縱隊,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時犧牲。
2006年,該村已被列入城市更新規劃,面積約2萬平方米,主要為居民住宅、商業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