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影視作品《捉烏眉》、《傳人》、《迷途》、《火船》、《南洋往事》等曾獲得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優秀電視紀錄片好作品獎、台灣陳香梅電視劇著作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國際選片會優秀作品獎、福建電視藝術獎紀錄片一等獎等五十餘個獎項。2012年12月,由他執導並拍攝的紀錄片《
浮村 》獲得第四屆
澳門國際電影節 金蓮花最佳紀錄片大獎;2013年11月,紀錄片《他的佛》獲得第六屆俄勒岡電影金像獎評審團特別獎;2016年4月,紀錄片《我們的鷺鳥》獲得第49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短紀錄片最高獎白金雷米獎;2016年12月,紀錄片《孔子的村莊》獲得第14屆摩納哥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
主要作品
編劇 1993年,《情感聖誕》 獲第七屆台灣
陳香梅 電視劇著作獎
1994年,《青春重傷》 獲第一屆福建省優秀電影電視文學劇本獎
電影劇本《南洋往事》 1995年,《火船》 獲第八屆台灣
陳香梅 電視劇著作獎
1998年,《浮華世代》 獲第二屆福建省優秀電影電視文學劇本獎
2013年,《南洋往事》入選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文聯、福建省廣播電影電視局聯合設立的福建省重大文藝創作項目庫
導演 2009年,紀錄片《傳人》 獲第十三屆福建電視藝術獎紀錄片一等獎
紀錄片《浮村》 2010年,系列片《福州記憶》 獲第十四屆福建電視藝術獎紀錄片一等獎
2011年,紀錄片《捉烏眉》 獲中國電視紀錄片優秀作品獎
2012年,紀錄片《
浮村 》 獲三個國際大獎和第四屆
澳門國際電影節 金蓮花最佳紀錄片大獎,2014年獲得由福州市人民政府設立的第二屆福州市文藝作品最高獎“
茉莉花獎 ”一等獎
紀錄片《他的佛》 紀錄片《捉烏眉》 2013年,紀錄片《他的佛》獲第六屆俄勒岡電影金像獎評審團特別獎,2014年,獲第47屆
休斯敦國際電影節 紀錄片銀雷米獎,2015年獲第九屆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紀錄片國際選片會二等獎,印度班加羅爾短片電影節最佳紀錄片評審會大獎
2015年,紀錄片《我們的鷺鳥》獲福建省廣播電視藝術獎一等獎,2016年4月獲第49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短紀錄片最高獎白金雷米獎,2016年11月獲得由福州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第三屆福州市文藝作品最高獎---“茉莉花文藝獎”一等獎,2017年10月獲福建省政府第八屆百花文藝獎二等獎,第三屆HCFF中國(深圳)國際氣候影視大會短紀錄片銅獎,並被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推選為2016年第一批優秀國產紀錄片
《我們的鷺鳥》劇照 2016年,紀錄片《追夢老“玩”童》獲福建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主辦的“中國夢福建故事”短紀錄片評選一等獎,個人獲“優秀創作人才. 編導”獎,入選2017年國家廣電總局中國夢主題紀錄片展播片目
2016年,紀錄片《孔子的村莊》(THE CONFUCIUS VILLAGE)獲得第14屆
摩納哥國際電影節 最佳紀錄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製片人獎和電影節主題大獎---天使和平獎,入選第二屆中國民族志紀錄片學術展、第20屆斯洛伐克Čadca紀錄片國際電影節、第27屆貝爾格勒國際民族電影節,被
中國民族博物館 、
廣西民族博物館 永久收藏
2017年,微電影《最美的樣子》入選2018年度國家廣電總局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共築中國夢”主題原創網路視聽節目推選展播優秀節目作品
2018年,微電影《最美的樣子2》獲2018年
好萊塢音樂傳媒獎 (HMMA)最佳外語片短片音樂提名獎
紀錄片《孔子的村莊》 攝像 2006年,紀錄片《金色冒險號》(
Golden Venture) 導演:
Peter Cohn, 第五屆
紐約翠貝卡電影節 首映
紀錄片《金色冒險號》 2011年,紀錄片《看不見的紅線》(
The Invisible Red Thread) 導演:
Maureen Marovitch , 第三十五屆
蒙特婁國際電影節 首映
紀錄片《看不見的紅線》 紀錄片拍攝現場 2014年,紀錄片《里基的承諾》(Ricki's Promise) 導演:Dr.Changfu ,第23屆聖路易斯國際電影節展映
2016年,紀錄片《孔子的村莊》
(The Confucius Village )導演:
黃建東, 獲得第三屆“
亞洲彩虹獎 ”最佳紀錄片攝影獎提名
紀錄片《看不見的紅線》劇照 亞洲彩虹獎頒獎現場 獲獎記錄
澳門國際電影節
亞洲彩虹獎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作品 備註 2016 第3屆亞洲彩虹獎 紀錄片類最佳攝像獎孔子的村莊 提名
摩納哥國際電影節
休斯敦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作品 備註 2016 第49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 短紀錄片白金雷米獎 我們的鷺鳥 獲獎
拍攝花絮 ◆《他的佛》講述的是:福州連江壺江島上一個名叫釋法妙的老人用40多年時間,憑一己之力零敲碎打,居然在山崖上憑空建造起了一座寺院,這個老人被人稱為“福州愚公”。
如果光是記錄老人開岩鑿寺那只是一則新聞片,黃建東想將歷史的、命運的、人性的和獨居老人的種種狀態融進他的片裡。黃建東說,釋法妙師父念的經文和別人不同,那是他自創的經文。即便如此,村里及周邊很多老人仍到廟裡念和他不同的經。壺江村有不少獨居老人,親人出國,這些留守的老人都到這裡“抱團取暖”,一起祝福海外的親人平安、發財。這成了眾多老者的心靈家園。
村裡的老人們感激老師父,但獨獨他的兒女們不能原諒他,當年他拋家棄子,子女們一直無法釋懷。
老人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20多年前,兩個兒子去了義大利,此後很少聯繫,女兒嫁到了福州,將母親也帶去省城。
紀錄片拍攝時遇上釋法妙準備過75歲生日,那天來了很多居士為他慶生,最後女兒也來了。面對黃建東的鏡頭,一向含蓄內斂的女兒突然情感爆發:對去世丈夫、母親的思念,對父親曾經的怨恨、如今的慢慢理解,還有對未來的迷茫……當所有人為師父祝壽時,女兒悄然躲到大堂外,一針一線地為父親縫補一件破損的袈裟。黃建東說,“我想表達的其實是‘困惑’。”
《他的佛》其實是黃建東“福州老頭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此前的兩部紀錄片《傳人》、《捉烏眉》分別獲省里和全國的紀錄片大獎。
《傳人》拍的是福州已故民間評話大師陳寶童和他弟子之間為弘揚更加多元的福州評話所引發的各種矛盾衝突;《捉烏眉》則講述了兩個老人為留住那些散落在記憶和民間的童謠而自費四處收集整理並出版《福州民謠》的故事。
黃建東說,“福州老頭三部曲”希望能呈現出福州老人們對生命和生活的認識與態度。
◆他告訴記者,《孔子的村莊》於2014年元旦開機,歷時三年拍攝製作完成,講述了一個農村基層幹部帶領老百姓尋夢、追夢並渴望夢想成真的故事,其本質還是聚焦中國社會普遍關注的“三農”問題。
“對很多創作者來說,家鄉往往是能給自身帶來地氣及補充氧氣和血液的地方,我也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向我生命的起點表達我的懷想和敬意。經過幾番前期的調研,西崑進入了我的視野。”對於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初衷,黃建東說。在中國,農村題材的紀錄片從來不缺精品佳作,如何突破是個難題。記錄西崑,孔子自然是個很重要的因素,不過就黃建東個人而言,那些經過數代人口口相傳後,帶有濃烈集體創作成分並因此充滿神奇色彩的故事,並不是他想要的,他更關注的是當下,是西崑正在經歷的現實,是西崑人為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所付出的種種努力。
就這樣,《孔子的村莊》藉助一個頗具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和農耕文化以及傳統人際關係特色的村莊,呈現一個正在行進中的“中國夢”,成為了一份難得的具有現實意義的鄉村社會影像記憶,受到摩納哥國際電影節組委會的高度關注,被選定為電影節的開幕影片,於11月28日在蒙特卡洛城藝術劇院舉行了世界首映。
作品評價 一個四面環海的小島,卻與世界上許多已開發國家有著無法割裂的聯繫,在這個不起眼小島上,鮮明地折射出時代的發展與變遷,它是當下中國鄉村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浮村》的英文片名翻譯為“Life is Elsewhere”(生活在別處),體現了一種生命狀態和精神力量,這是一部將全球化視野和本土化思考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有著獨特敘事結構並且充滿了人文情懷的紀錄片作品。(網易娛樂)
紀錄片《他的佛》(My Buddha)通過講述一個老人這一輩子從獨自開鑿“他的佛”到潛心追求“我的佛”到共同營造“大家的佛”的轉變歷程,折射出社會變革對個人命運的影響,塑造了一個在精神世界和凡塵俗世中徘徊遊走的複雜的行者形象,在中國紀錄片人物長廊中十分具有獨特性,為觀眾提供了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的解讀空間。(央廣網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