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起義遺址在河北省巨鹿縣閻疃鄉黃屯,今尚有東漢時瓷片、磚、瓦等,古井已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巾起義遺址
- 地理位置:河北省巨鹿縣
- 景點級別:遺址類
- 由來: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東漢末年的農民大起義,當時宦官專權,橫徵暴斂,豪族地主又瘋狂兼併土地,農民大量破產逃亡,成為流民。太平道首領張角以行醫為名,秘密進行組織活動,十餘年間,徒眾達數十萬人,遍布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並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各地同時舉行起義,起義軍以黃巾裹頭,故被稱為黃巾軍。他們焚燒官府,捕殺官吏,攻打地主塢壁,旬日之間,天下回響。東漢政府派皇甫嵩、朱仙、盧植等率軍鎮壓,先後在南陽、潁川和河北地區為張角、張曼成、波才等所敗。後來,因起義軍缺乏作戰經驗,在東漢政府軍和豪強地主武裝的聯合鎮壓下,先後在潁川、南陽失敗,同時張角又不幸病死,河北軍也連遭失敗,張角弟張梁、張寶亦戰死。黃巾軍主力共經歷九個月的英勇鬥爭,沉重打擊地主階級,動搖了東漢王朝的統治。失敗後各地分散的黃巾軍和回響起義的農民武裝,仍繼續戰鬥,堅持了2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