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起義(黃岡起義爆發)

黃岡起義

黃岡起義爆發一般指本詞條

潮州黃岡起義,又稱丁未黃岡之役,是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5月22日同盟會在廣東潮州黃岡發動的反清起義。孫中山派同盟會員許雪秋、陳芸生、陳涌波、何子淵等發動黃岡起義,一舉占領了潮州饒平縣黃岡城。清潮州總兵黃金福立即帶兵前往鎮壓,革命黨人被殺害200餘人,其餘起義軍流亡香港,歷時6天的黃岡起義遂告失敗。

基本介紹

起義簡介,起義領導,後世紀念,

起義簡介

1907年5月21日,商民演戲,防兵在台前調戲婦女,捕去出面干涉的黨人2名,並擬搜查泰興雜貨店總機關。負責起義的同盟會員余紀成、陳涌波遂提前行動。22日晚,余紀成聚集700餘人於黃岡城外,誓師起義。陳涌波為前鋒,由北門攻入,圍攻都司衙門。當夜忽降陣雨,義軍多為舊式鳥槍,彈藥盡濕,陳涌波便改用火攻。在熊熊烈焰中,陳涌波血戰一夜,攻克黃岡,生擒都司隆啟等。次日,在舊都司衙門成立軍政府,以陳涌波、余紀成為正副司令,同時,以“大明都督府孫”及“廣東國民軍大都督孫”等名義發布文告,宣稱“為官府苛稅,民甚難堪,專欲除暴安良”,並頒發紀律十餘款。軍政府要地方殷富交銀獻米,“富室均被勒提軍費,為數甚巨”“一廖姓者二次被勒,至有三四千元之多”。
孫中山孫中山
粵督周馥電責潮州鎮總兵黃金福出兵,並派水師提督李準率隊繼進;又促閩浙總督松壽撥隊防堵。25日夜,陳涌波出擊黃金福軍,起義軍所用土炮威力不大,至第二日午,已死傷數十人,向黃岡乞援。余紀成披髮痛哭,義軍大受感動,身帶雙刀,背著濕被棉胎,準備肉搏。清軍援兵趕到,義軍腹背受敵,彈藥告罄,不得不下令退卻。27日晨,陳涌波、余紀成等決定保存實力,解散義軍。余紀成等由海道逃往香港。28日,清軍進入黃岡,搜獲陳余等遺落的黨人名冊,按名逮捕,慘殺200餘人。東灶鄉民困曾為起義軍煮粥,被黃金福用炮轟擊,“慘斃多命”。這年是農曆丁未年,此次起義又稱“丁未黃岡之役”。

起義領導

許雪秋
許雪秋(一作湫),原名有若,又名梅,1875年出生於廣東海陽(現潮安)縣彩塘宏安村,年輕時往新加坡繼承父親一大筆遺產。他從小好練武術,功力過人,又仗義疏財,廣交潮汕一帶“三合會”成員,對會員們經濟上常有資助,被江湖會黨們譽為“小孟嘗”。
何子淵
何子淵(1865——1941),字臨淑,諱東漢,客家人,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的
辛亥革命元老、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辛亥革命元老、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
奠基人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 1903年與丘逢甲蕭惠長等先賢創辦興民學堂,並首任學監;1904年冬,創辦石馬兩等國小堂,任董事會主席;1906年,與蕭惠長等人創辦興寧縣立中學,是中國第一批示範性高中興寧第一中學、粵東名校興民中學和石馬中心國小的創始人,是中國現代教育的奠基人,梅州文化教育界先驅、興寧新學的開拓者。
何子淵是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創立同盟會後,最早入盟的盟員,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黃岡起義領導人之一,曾秘密參與策劃黃花崗、黃岡起義,為推翻滿清腐敗政權積極籌款,在學生中宣揚革命,始終一節。

後世紀念

丁未革命烈士陵園(即塔護村古人公墓),坐落在饒平縣錢東大北山主峰南麓,建於公元1907年4月15日。
黃岡革命黃岡革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