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櫟(Quercus stewardii Rehder)是殼斗科、櫟屬植物。落葉喬木,高達10米,樹皮灰褐色,縱裂。葉片倒卵形或寬倒卵形,頂端短鈍尖,基部窄圓。殼斗杯形,包著堅果1/2,堅果近球形。分布於中國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喜生於乾旱的沙質土壤。可用作家具、農具、房屋建築及室內裝修等。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產地生境,主要價值,保護現狀,易危原因,保護措施,
植物學史
黃山櫟(Quercus stewardii Rehder)是1925年Alfred Rehder在Journal of the Arnold Arboretum上發表的一個新種,其模式標本是1924年8月由A.N.Steward采自安徽省黃山,海拔2000米(實際為1800米),第1317號,模式標本現存放在南京大學植物標本室。其後,1956年,胡嘉琪和吳玉樹先生首先在《黃山植被概要》一文中,把黃山櫟群落視為矮林類型中的一個組合,並指出這個組合的基本構成分子是大灌木,喬木樹種在其中也具有灌生習性。1960年,李學禹先生在上海植物學會年會論文報告會上,宣讀了一篇題為黃山矮林植被的分類的論文,指出藺叢與矮林在外貌、結構、生活型、植物區系及生境上都有顯著的區別。因此,灌叢不只是矮林的一個組合。1965年,周紀綸先生在《黃山植物的研究》一書中出曾報導過黃山櫟灌叢群落。在1980年出版的《中國植被》中卻沒有專門介紹黃山櫟群落植被類型,僅在分析黃山松林中提到黃山櫟,把它作為黃山松林中喬木層的伴生成員。1983年,鄧懋彬先生在皖西霍山縣白馬尖植物區系和植被一文中,把黃山櫟群落作為山頂矮林加以討論。同年,《安徽植被》對岳西縣多枝尖的黃山櫟群落作了類似的處理。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10米,樹皮灰褐色,縱裂。小枝粗壯,初被疏毛,老時具圓形淡褐色皮孔;冬芽寬卵形,頂芽長5-6毫米,芽鱗多數,被疏毛。葉片倒卵形或寬倒卵形,長11-15厘米,寬7-11厘米,頂端短鈍尖,基部窄圓,葉緣具粗鋸齒或波狀齒,老時葉背中脈兩側有星狀毛,側脈每邊10-16條,支脈明顯;葉柄極短,被長絨毛;托葉線形,長3毫米,宿存。殼斗杯形,包著堅果1/2,直徑1.5-2.2厘米,高約1厘米;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寬約1毫米,紅褐色,被短絨毛。堅果近球形,高、徑1.3-1.8厘米,無毛。花期3-4月,果期9月。
產地生境
產中國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其分布區為間斷的跳躍式分布。在N29°20'-31°40',E115°一119°30'的分布區範圍內,主要集中分布於中國皖西大別山區的天柱山、白馬尖、多枝尖、都支尖、鷂落坪、天堂寨、馬崇嶺、鮑家窩、三省腦;皖南山區的黃山、九華山、牯牛降、清涼蜂;皖浙交界的西天目山,以及湖北東部大別山區的薄刀矛。一般生長在海拔1300-1800米的山頂北坡落葉闊葉混交林中,或以純林分布。在該分布區以外,黃山櫟向南以跳躍式越過武夷山脈分布到福建中部的戴雲山(N25°20',E117°35'),零星分布於山頂北坡的落葉闊葉林中。在黃山海拔1500米以上為組成森林的主要樹種之一。在大別山地區常與青岡、小葉青岡組成混交林。喜生於乾旱的沙質土壤,抗風及抗寒力較強。模式標本采自安徽黃山。
主要價值
黃山櫟是華東地區山頂的水源涵養林。可用作家具、農具、房屋建築及室內裝修等;果殼可提制烤膠;種子富含澱粉,可食用。木材為環孔材,邊材黃色,心材深褐色,氣乾密度0.854克/立方厘米;櫟實含澱粉45.1%,單寧6.2%,蛋白質6.9%,油脂3.1%。較耐腐,材質輕軟,加工容易。
保護現狀
易危原因
黃山櫟倘若遭受人為嚴重砍伐破壞或樵採,在惡劣的生境條件下是很難得到恢復和更新,必然逆向演替為山地灌叢,在迎風坡甚至可演替為山地草甸群落。這種情況在安徽、湖北毗鄰的大別山區時有所見。此外,局部地方的黃山櫟林由於林下耐蔭的華箬竹叢生密集,嚴重地影響其天然更新,也可能演替為華箬竹林,而後由喜光灌木侵入,逐步演替為山地灌叢群落。黃山櫟種群在群落中缺乏幼苗,自然更新困難,在黃山櫟林下沒有發現有黃山櫟的實生幼苗及萌生幼苗,原因可能是林下枯枝落葉層較厚,黃山櫟堅果不能接觸土壤而不能萌發,或者是因為林冠密度大,幼苗見不到陽光而餓死,或者因山頂上齧齒動物較多,把黃山櫟果實全部吃光。
保護措施
黃山櫟被引種到武漢植物園、南京中山植物園進行遷地保護。此外,有必要從細胞學、孢粉學、植物化學、植物解剖學以及植物化石等方面加以研究。